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2月收住湖州市中心医院CCU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CCU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SBAR沟通系统进行干预,2组护理时间为14 d,记录2组抑郁评分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抑郁评分均显著改善,各自较前相比(治疗组:6.44±1.67 vs.20.44±1.87;对照组:10.49±1.89 vs.20.33±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44±1.67)较对照组(10.49±1.89)改善更为显著,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期间的再梗死、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 vs.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标准化沟通在C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SBAR沟通模式干预,分析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质量、患者负面情绪变化状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质量全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交接班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患者负面情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施丽娟 《吉林医学》2013,(35):7544-754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8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腔脓肿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粪漏发生率、盲肠壁脓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12%,对照组总满意度62.50%,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84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配合干预,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照分析,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实施护理配合干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采取延伸护理服务对术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延伸护理服务,两组均干预12个月,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依从率,进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调查,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及再住院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72.73%和96.36%、69.09%和89.09%、56.36%和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角色功能、与医生的沟通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角色功能、与医生的沟通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0例(18.18%)心血管不良事件,观察组出现3例(5.45%)心血管不良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对照组再住院5例(9.09%),观察组再住院0例(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采取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术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莹莹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52-1053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相比对照组(25.58%),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9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81.4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6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调节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边反馈沟通干预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BPH术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双边反馈沟通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3%)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PH患者术后应用双边反馈沟通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93.88%)高于对照组(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序贯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性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性责任制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研究SBAR在手足外科疼痛管理医护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手足外伤合并神经、肌腱、血管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取SBAR沟通模式,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占比和满意度分别为85.71%和96.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8%和8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14、17.197,P=0.000、0.000)。结论:SBAR在手足外科疼痛管理医护沟通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心理焦虑与抑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正确用药、合理运动锻炼、规律饮食、监测血糖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12.28%、产后出血发生率1.75%、早产发生率3.51%、巨大儿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登封市中医院内一科住院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12月的8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2017年1—6月的80例患者接受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管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专业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和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8%)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有助于提升护理水平,安全性高,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元护理模式对心血管ICU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血管ICU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和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心血管ICU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ICU住院天数、拔管时间、总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住院天数、拔管时间、总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10%)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县直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8.89%,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院外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强化系统院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再住院、心绞痛及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MS量表症状、不良嗜好、情绪、疾病知识、治疗依从性、急救管理、日常生活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出院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院外遵医行为,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观察中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CCU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急救时间、院内反应时间、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急救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70%低于对照组16.22%,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应用可有效降低CCU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缩短患者急救时间,维持其心率和血压稳定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早期肝性脑病(H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4例HE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HE患者,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张洁 《吉林医学》2014,(21):4801-4802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液小儿共200例。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输液护理干预,做好对家属的接待、输液前准备、常规静脉穿刺方法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护理干预中实施有效的沟通技巧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患儿依从性及家属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儿中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81.0%。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为93.0%;对照组患儿依从率为82.0%,观察组患儿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配合率为97.0%;对照组患儿家属配合率为88.0%;观察组患儿家属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小儿输液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对输液操作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