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目的:比较克班宁(Crebanine,Cre)及其脂质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氯化钡、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比较克班宁(Crebanine,Cre)及Cre脂质体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对氯化钡所致的心律失常,Cre脂质体高、低剂量组(5mg/kg、2.5mg/kg),均能使恢复窦性节律鼠数、维持窦性节律至20min以上鼠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Cre脂质体(5mg/kg)能使乌头碱所致大鼠VP、VT、VF、死亡时间显著延迟,与NS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同剂量Cre溶液相比,Cre脂质体的VF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克班宁脂质体对氯化钡所致的心律失常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毛果芸香碱对动物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乌头碱和氯化钡制造动物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毛果芸香碱(0.2mg/kg)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毛果芸香碱可明显延迟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P<0.05);延长大鼠出现心律失常后的存活时间(P<0.05);毛果芸香碱可明显延迟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双向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P<0.05)、缩短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5)。4-DAMP可完全拮抗毛果芸香碱诱导的心律失常。结论毛果芸香碱通过激动大鼠心肌M3受体而产生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虫草头孢菌粉(Cordyceps Cephalosporium Mycelia,CCM)提取物对氯仿、乌头碱和缺血/再灌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CCM提取物主要化合物分别为:腺苷38.1%、尿苷35%和胸苷13%。采用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静脉注射乌头碱和冠脉结扎法诱导大鼠心律失常,均术前给予CCM提取物,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结果 CCM提取物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发生率,延长乌头碱诱发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降低缺血复灌性心律失常评分。结论改良技术获得的CCM提取物有效部位可对抗氯仿、乌头碱和缺血诱导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碘杂环化合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杂环-64能防治乌头碱、氯化钡和结扎冠状动脉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推迟肾上腺素—氯仿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发作和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期,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剂量,显著降低乙酰胆碱(Ach)—氯化钙诱发小鼠房颤(扑)的发生率。碘杂环-64减慢心率与迷走神经兴奋和β受体阻滞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SSYX)辅助富马酸比索洛尔(BIS)对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导大鼠及豚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实验共分5组,即:对照组、SSYX(25、50、100 mg/kg)辅助BIS(0.5 mg/kg)组及单独应用BIS(0.5 mg/kg)组,预先灌胃给予相应药物3 d,末次给药后,分别给予乌头碱和哇巴因,观察大鼠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心脏停搏(CA)的诱发时间以及豚鼠出现上述症状时哇巴因的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辅助应用SSYX 50、100 mg/kg组均能使给乌头碱后大鼠VP、VT、VF及CA的诱发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辅助应用SSYX 25 mg/kg仅可使给乌头碱后大鼠VT的诱发时间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辅助应用SSYX 50、100 mg/kg组均能使给哇巴因后豚鼠出现VP、VT、VF及CA时哇巴因的用量明显提高(P<0.05或P<0.01),辅助应用SSYX 25 mg/kg仅可使给哇巴因后豚鼠出现VT、VF时哇巴因的用量提高(P<0.05)。结论 SSYX辅助BIS对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作用优于单独使用BIS,提示SSYX与BIS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叶锦鸡儿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BaCl2)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100、50 mg.kg-1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组,分别于舌下静脉给药1次,记录给予乌头碱后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时乌头碱的用量;记录给予BaCl2后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结果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的两个剂量可明显提高乌头碱所致大鼠发生的VP、VT、VF的用量;延长BaCl2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维持时间。结论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MCP有对抗氯化钡诱发大白鼠心律失常的作用;对抗氯仿-肾上腺素诱发家兔的心律失常,能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用量、致室颤量和致死量、但对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无影响,不能改善结扎大白鼠冠状动脉造成的缺血性心律失常。有局部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8.
去葡萄糖竹节参皂苷Ⅳa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去葡萄糖竹节参皂苷Ⅳa(DCⅣa)是否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钡、乌头碱、毒毛花苷G及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或豚鼠心律失常模型,八道生理记录仪观察并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观察DCⅣa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结果DCⅣa能缩短氯化钡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增加恢复正常心律的动物数;增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毒毛花苷G用量;延长冠脉结扎致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潜伏期,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降低室颤发生的百分率。结论DCⅣa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氯化钡 (BaCl2 ) ,氯仿 肾上腺素 ,毒毛花苷G ,乌头碱 ,乙酰胆碱 氯化钙 (ACh CaCl2 ) 5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上观察了 3,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IHC 93)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结果表明IHC 930 .2 5和 0 .50mg·kg- 1均可对抗ACh CaCl2 诱发的小鼠房颤 (扑 ) ;明显缩短BaCl2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对氯仿 肾上腺素诱发家兔的心律失常有预防及缓解作用 ;能提高毒毛花苷G致豚鼠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和心搏停止的用量 ;能提高乌头碱导致室性早搏用量 ,对室性心律失常有部分对抗作用 .  相似文献   

10.
峨嵋唐松草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峨嵋唐松草碱10mg/kg,可以显著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及哇巴因诱发豚鼠致心律失常用量;能明显地预防氯仿所致小鼠心室纤颤的发生;能显著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复灌引起的心律失常。峨嵋唐松草碱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减慢大鼠心率,延长P—R及Q—Tc间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GAD)对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糖尿病的免疫干预作用。方法将3周龄40只体重(10.0±0.9)g雌性NOD小鼠分为4组分别腹腔注射GAD3mU、GAD3mU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50μl混合物、IFA50μl、磷酸缓冲液(PBS)50μl,定期检测血糖,眼内眦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的变化,动态观察各组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28周时,全部处死,取脾、胸腺作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胰腺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GAD3mU+IFA50μl组小鼠无1只发生糖尿病。28周时血糖为(5.0±1.0)mmol/L;胰岛个数最多(7.9±1.2)个/张(P<0.01),胰岛炎评分最低(0.23±0.11)/个(P<0.01);血清中IL-4的水平最高为(99±17)pg/ml(P<0.01),IFN-γ水平最低为(304±31)pg/ml;CD4+/CD8+比值最低(P<0.01),在脾脏中为1.9±0.3,胸腺中为2.33±0.21。结论GAD早期可对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进行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胸腺、脾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并通过淋巴细胞分泌Th1类因子和Th2类因子来调节Th0细胞的转化,从而抑制NOD小鼠胰岛炎,胰岛β细胞破坏减少,最终GAD免疫干预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茉莉根提取物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茉莉根提取物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取茉莉根提取物分别注入由氯仿诱发心室颤动的小鼠、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大鼠、氯化钙诱发心室颤动的大鼠和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的家兔体内,观察其对实验动物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①茉莉根提取物(腹腔注射2.0mg/kg、3.0mg/kg)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颤动有明显的预防作用;②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1.0mg/kg、1.5mg/kg)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③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2.0mg/kg、3.0mg/kg)对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心室颤动具有预防作用,且能明显地降低大鼠的死亡率;④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2.0mg/kg、3.0mg/kg)还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以上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茉莉根提取物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内流、Ca2+内流及与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卡维地洛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CVD)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与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PRO) 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氯仿致小鼠室颤(VF) , 哇巴因、乌头碱致豚鼠、大鼠心律失常,肾上腺素致豚鼠心律失常, 以及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心律失常等5 种模型。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 CVD1 mg·kg-1 显著降低氯仿诱发的小鼠VF 发生率〔18-75 %(3/16) vs81-25% (13/16),P< 0-01〕,此作用与PRO 相似。1 mg·kg-1 CVD 和PRO 均显著提高致室早(VE) , 室速(VT), VF, 心搏停止(CA) 所需哇巴因和乌头碱用量( P<0-01 vs 溶剂对照组) ;CVD 对抗哇巴因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等剂量PRO 显著( P< 0-01 ,CVD vs PRO)。CVD 剂量依赖性地显著缩短iv 肾上腺素40 μg·kg- 1 所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有效减少结扎冠脉诱发的缺血性心律失常VT,VF,CA 的发生率并缩短VT 的持续时间。结论 CVD 具有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该作用在等剂量时至少与PRO 相近,或强于PRO。CVD的这种作用最终将有益于接受其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4.
莲心总碱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莲心总碱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乌头碱、毒毛花苷G、氯化钙、氯仿等4种药物诱发的动物心律失常及电刺激诱发家兔心室颤动(室颤)模型,运用在体心电图记录方法,观察莲心总碱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莲心总碱对药物及电刺激诱发的动物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可提高药物引起动物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动过速、室颤的剂量,降低室颤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莲心总碱有较好的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阻滞Na+、Ca2+内流,阻断折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牛磺酸、普罗帕酮及二者合用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对抗作用及对麻醉大鼠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氯化钡或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 ,以室性双向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发生率及引起室早、室速、室颤的乌头碱剂量为指标 ,观察牛磺酸、普罗帕酮单用及合用对二种模型的影响 ;观察单用及合用对麻醉大鼠心率 (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LV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BaCl2 模型中 ,联合用药组较同剂量单用药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持续时间缩短。乌头碱模型中 ,联合用药组较同剂量单用药组的乌头碱剂量增大。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 ,iv 2mg·kg-1的普罗帕酮对麻醉大鼠心脏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 ,而与iv 5 0mg·kg-1牛磺酸合用时则无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结论 牛磺酸和普罗帕酮对BaCl2 及乌头碱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二者合用作用增强 ;小剂量牛磺酸与普罗帕酮合用可克服普罗帕酮的心功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锦明  谷淑玲 《药学学报》1988,23(11):857-859
山莨菪碱(anisodamine,简称Ani)有阻断M受体和α受体等作用。近年来,有人报道Ani有钙拮抗作用,这可能与茛菪碱类药物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有关。本文采用七种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了Ani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小荷  陈震翼 《齐鲁药事》2012,31(6):321-322,326
目的观察山楂籽黄酮提取物对三氯甲烷及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诱导小鼠心律失常,静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率失常,术前5 d给予山楂籽黄酮提取物,心电图连续示波观察并记录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室性早搏出现时间以及乌头碱累积消耗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楂籽黄酮提取物能明显降低三氯甲烷诱导的小鼠室颤发生率,且可明显增加诱发大鼠发生心律失常的乌头碱消耗量,推迟心率失常出现时间,但对降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无明显作用。结论山楂籽黄酮提取物能明显减轻由三氯甲烷及乌头碱引起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床子素(Ost)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能明显提高兔心室电致颤阈.这些结果均表明Ost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并揭示其对钠、钙通道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