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32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于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13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职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末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9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胸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核病灶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胸腔积液减少或消失患者占64.58%,对照组占42.22%;干预组结核病灶缩小或闭合患者占50.00%,对照组占2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饮食以及运动依从性方面,干预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以及胸腔积液、结核病灶的吸收,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黄玉兰 《北方药学》2015,12(12):48-49
目的:分析同伴支持对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疾病教育和发放资料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同伴支持进行临床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和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对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依从性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健康信念模式组(干预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90例,3个月后门诊复查并比较两组健康信念评分及用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各健康信念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糖尿病治疗益处、必要性两维度差异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用药依从性方面,干预组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并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1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7 d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与依从性量表(Morisky)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给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唐小芬 《中国药业》2013,22(1):49-50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采用胰岛素综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胰岛素综合治疗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胰岛素治疗知识知晓率、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5.9±2.7)d,胰岛素治疗知识知晓率评分为(91.7±11.2)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0±12.2)分;对照组分别为(7.4±3.4)d、(82.4±9.4)分和(84.5±13.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血糖发生率为2.78%;对照组分别为11.11%和8.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率,患者知晓率和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57-15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强化饮食营养管理、健康宣教、密切监测血糖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营养治疗、服药依从性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营养治疗依从性评分(186.5±1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126.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平均(3.6±0.5)分,对照组评分(2.8±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621.62±122.76)分发显著高于对照组(484.95±21.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及服药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本社区范围内随机抽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结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经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进行组内比较后发现,治疗到12个月时,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要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时(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而且对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综合护理模式.方法:将本中心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30d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日血糖波动以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8例,随机分为2组,健康教育组117例,对照组9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77.8%,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54.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2.9,P〈0.01);健康教育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1.8%,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4.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5.9,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率,从而提高血压正常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王方红  薛斌 《上海医药》2013,(24):50-52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在职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在职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干预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重点采用护理干预方式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社区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0.7%,对照组为4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在职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1-8月在我院艾滋病科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增加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依从性98%,对照组依从性80%,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95.7%,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78.7%,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T2MD)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98例老年T2MD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社区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持续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糖尿病知识问卷(DKT)量表对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后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干预后饮食方案、病情监测、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等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T2MD患者应用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140-143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同伴支持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并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FPG、2h PBG和Hb A1C分别为(7.42±1.46)mmol/L、(9.43±1.52)mmol/L和(7.31±1.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5±1.69)mmol/L、(11.24±2.08)mmol/L和(8.52±1.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25±2.12)分和(96.54±12.7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78±2.38)分和(82.37±11.6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行为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患者180例随机分干预组与常规组各90例,常规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干预。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及血糖基线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一年后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为(6.19±1.0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平均(8.12±1.27)mmol/L低与常规组的(7.34±1.12)mmol/L、(9.02±1.40)mmol/L;干预组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好77.78%高与常规组的50.00%(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7,(8):623-62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10 d后的糖化血糖蛋白(HbAl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输入量、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HbAl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输入量、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