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2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末次出血24小时以内进行紧急胃镜检查,发现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264例,镜下对出血病灶局部采用8mg%去甲肾上腺素,5%孟氏液,10%孟氏液喷洒,止血有效率分别为66.3%、82.2%,91.2%;局部注射无水酒精、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有效率分别为100%,95.2%,局部微波烧灼止血后喷洒10%孟氏液15例,全部有效。  相似文献   

2.
对9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用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紧急止血治疗的护理体会青海省交通医院内二科史燕霞8mg%的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可使胃粘膜血管收缩,降低门静脉压,故对胃粘膜出血和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胃底静脉曲张合并出血均有效。自1988年以来我们先后...  相似文献   

3.
经内镜注射复方消痔灵、无水酒精、高渗盐水。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64例,即刻止血率99.62%,仅1例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止血,无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经内镜局部注射止血,操作简便,药源充足,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报道我院自1989年11月~1990年5月对3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在内镜直视下用利多卡因、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混合液(下简称 L-HS-E)进行了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关航 《海南医学》2010,21(4):61-61,56
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5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急诊内镜下行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止血效果。结果即时止血率达100%,1例在72h内再次出血,近期再出血率为1.7%(1/58),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诊断为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3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止血有效率为90.1%,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或凝血酶或孟氏液喷洒治疗止血有效率为79.9%,注射和喷洒联合治疗止血有效率为95.7%,结论内镜下喷洒或注射药物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有效方法,两者联合治疗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经内镜局部注射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混合液,治疗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方法以及止血机理。治疗13例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认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人,12例取得及时止血的效果,11例避免了急诊手术。该方法止血的成功率高,操作简便,药源充足,价格低廉,更适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16例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和内镜下药物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16例均在发病后24h内行内镜检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和出血情况,均采用不同的药物局部喷洒或局部注射治疗。结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62例,占53.4%。恶性肿瘤18例,占15.5%。胃炎和急性胃黏膜病变16例,占13.8%。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5例,占12.9%。喷门撕裂症4例,占3.4%。食道溃疡1例。1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中,采用喷洒孟氏液或凝血酶95例,出血停止94例。注射止血7例,出血停止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5例,行硬化剂治疗14例全部止血。结论: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而重要的治疗措施。急诊内镜诊断迅速明确,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患者完全可以耐受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减少溃疡出血手术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现将 84例病人治疗前后胃镜下变化进行分析 ,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选择对消化性溃疡急性大出血最恰当的止血方法及治疗。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95年 8月~ 1999年 12月共治疗观察了84例消化性溃疡急性大出血病人 ,基础止血药物包括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 2 0ml(10 0ml液体中含去甲肾上腺素 8mg) ,静滴止血敏、立止血等 ,简称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中随机分组 ,加用奥…  相似文献   

10.
孙健  殷蕾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1):64-64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有活动出血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联合奥林巴斯HX-610—090(E)型金属钛夹治疗有活动出血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53例。结果:53例患者即时止血率100%,再出血率1.9%(1/53)。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有活动出血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注射立止血在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立止血在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电子胃镜下对出血病灶周边注射立止血.结果48例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39例一次注射止血成功,5例经第一次注射止血后再发出血,第2次注射止血成功,3例因溃疡出血灶位于十二指肠上角处和胃体中段小弯缘处注射困难或注射效果不佳,给立止血2支加去甲肾上腺素1支作局部喷洒止血成功,1例经注射止血后再发出血而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胃镜下注射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对组织创伤小,无穿孔并发症,尤其适用于中、晚期癌性溃疡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胃镜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疗效。方法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56例,分为2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急诊胃镜下行病灶处肾上腺素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胃镜下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止血治疗,观察2组治疗方法 48 h止血成功率和再出血率急诊手术率差异。结果观察组28例48 h成功止血26例,成功率92.8%;对照组28例止血成功20例,成功率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是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方法,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更有效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配制一种新型硬化剂,其成分为1.5%孟氏液70ml、20%利多卡因20ml、红霉素0.5g及注射用水10ml,将这种硬化剂注射到兔耳的血管内,还应用于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并设对照组。结果:新型硬化剂局部止血比5%鱼肝油酸钠和消痔灵的效果好,临床止血效果与1%乙氧硬化醇相同,且对动物肝、肾无损害。结论:新型硬化剂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而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7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明确诊断为7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镜下局部注射高张盐水肾上腺素治疗组与内镜下药物喷洒治疗组在首次止血率和再出血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内镜检查对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重要意义,内科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郑东  欧凤昌  刘继容 《四川医学》2001,22(12):1116-1116
我院 1994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收治 13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经急诊胃镜检查 (出血 2 4小时内 )明确出血部位后 ,在胃镜直视下应用 L - HS- E液局部注射止血 ,结果发现对肿块型病灶出血、吻合口出血、胃溃疡型病变出血及炎性糜烂出血有满意的止血效果 ,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止血效果不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年龄 19~ 78岁 ,男 83例 ,女 4 9例。病变部位 :食管出血5例 ,食管贲门连接处及贲门出血 8例 ,胃底部出血 2 6例 ,胃体出血 32例 ,胃窦部…  相似文献   

16.
周杰  罗显克 《微创医学》2011,6(2):140-142
目的观察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6例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后,于胃镜下行止血治疗,按出血情况分别给予肾上腺素喷洒止血或黏膜下注射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胃镜下出血病因确诊率93.5%。采用局部喷药28例,黏膜下注射止血18例,45例止血,1例3 d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97.8%。结论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病因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16-1217
目的:探讨胃镜下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胃镜下钛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即时止血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下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优于单纯钛夹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谋荣  王莉 《河北医学》2014,(10):1616-1618
目的:探究分析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有活动出血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至2013年5月收治的有活动出血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及再出血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95.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5.0%),且其穿孔、发热、感染、周围循环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5%、17.5%、10.0%、2.5%)也明显较对照组偏低(27.5%、35.0%、37.5%、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有活动出血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止血效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具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研究组,给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另选取38例作对照组,仅给予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自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2.63%、18.4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及时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止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且再出血率低,属于理想的止血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6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治后,出血立即停止63例,即时止血率为96.9%,2例即时止血失败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72h均未出现再出血、消化道穿孔以及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也未见再出血病例。结论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