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要求从未来发展的高度出发,切实提高素质。本文着重从心理素质进行探讨。1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本文所说的素质是指政治、业务、心理、身体等方面素质的条件、状况、特征的总和。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气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性格(道德、情绪和意志等性格品质、自我意识品质和性格类型)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三项特征:①有客观合理的个性倾向性,各方面的目标划去实际,使自己有充分的安…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考试认知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对考试的认知评价是指主体对引起个人情绪反应的考试相关刺激的知觉、判断和评估状况.以往的研究对考试与人格倾向的关系分析较多[2,3],而对学生考试认知评价的调查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较少[4].因此,本研究调查了西安地区中学生群体考试认知评价的总体情况,并对其与考试焦虑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对待时间的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格特征[1]。成就动机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而希望达到某种预期目标,进而追求成功的一种需要或者驱力,其主要内涵是行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坚持性[2]。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格,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多数学者都认为,人格是指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个人气质、能力、性格和兴趣等心理特性的稳定表现,一个人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才能适应社会并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适应是指个体在学校背景下的学习、行为、情感和人际等方面的综合适应能力[1]。作为衡量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适应不仅影响着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其毕业后的社会适应[2]。研究发现,大学生学校适应既与个体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等内在因素有关,也与个体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等外在因素有关[3]。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遭遇逆境或重大困难时,有助于维持其良好适应的重要保护因素[4]。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人,能够更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基层公务员心理素质量表,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编制题项。在河北省保定市进行两次取样,用初测样本(n=275)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正式施测样本(n=221)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基层公务员心理素质量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性格品质素质和心理能力素质3个分量表。其中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包括焦虑性和忧郁性两个维度;性格品质素质分量表包括责任性、利他性和自律性3个维度;心理能力素质分量表包括灵活应变、人际交往和承压能力3个维度。3个分量表经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模型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83和0.89。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基层公务员心理素质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用于测量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素质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的妨碍其社会适应的异常行为~([1])。一般压力理论认为,个体面对压力时会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会降低人们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尤其当个体具有低控制人格特征时,往往会表现出较多问题行为~([2])。研究发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承受比较多的压力~([3]),积极人格品质对个体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4-5]。为此,本研究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问题行为与消极情绪、积极人格品质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入组标准  相似文献   

8.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首先出现在人力资源领域,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1].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回忆和再现他童年早期依恋经验,以及当前对儿童时期依恋经验的评价[2].它会影响到成年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成年早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心理问题日趋...  相似文献   

9.
手机依赖在科技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使用手机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不论男女老少,似乎手机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专属。根据心理健康的适应标准,使用手机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的表现,是正常的心理行为[1]。但是,我们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自己把握一个度,俗话说“过犹不及”。手机的使用也是如此,使用过度就变成了手机依赖或者叫手机成瘾。唐玉,许婷婷对此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在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手机依赖这种现象[2]。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如下的现象:①总是习惯性的把手机摸出来,打开看一下,但其实啥也没干,也没人给他发消息;②总是习惯吃饭、走路、上课,都玩手机,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③大部分学生熬夜,也是因为耍手机,比如打游戏,看小说,刷短视频等等。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成瘾”,成瘾行为可能不涉及具体的物质,但由于反复从事这些活动明显影响个体的生活[3]。  相似文献   

10.
一切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非理性认知引起的负性情绪。这种非理性认知要么是指向他人的,要么是指向自己的。但是无论指向他人还是指向自己,都是对人的行为认识的歪曲导致了不良隋绪的发生。这种负性情绪长期停留在心中得不到释放,就会形成郁结,并以心理病症的形式表现出来,困扰人的心灵,干扰人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遵从他人指令对高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和低热情低能力个体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方法:实验1采用网络掷球范式操纵遵从排斥,测量遵从者付出的心理代价;实验2采用想象范式操纵遵从排斥,测量遵从者对被排斥者做出的补偿行为。结果:实验1发现,相较于低热情低能力个体,遵从者排斥高热情高能力个体付出的心理代价更大,且付出的心理代价受被排斥者热情特质的影响。实验2发现,相较于低热情低能力个体,遵从者对高热情高能力个体排斥后的补偿行为更多,且做出的补偿行为受被排斥者热情和能力双重特质的影响。结论:被排斥者的热情和能力会影响遵从排斥者的心理代价和补偿行为,且与社交导向情境相关的心理代价会增强热情优先效应;而与工作导向情境相关的补偿行为会削弱热情优先效应。  相似文献   

12.
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孤独感(loneliness)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的情绪状态,是由于社会交往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态。在孤独状态下往往缺乏自信,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会对儿童产生即时的和长期的负面影响。父母教养方式(Parental rearing style)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它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起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阶段,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能力素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心理素质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形成,但由于地区的教育程度、家庭条件、学习环境、个人性格以及主观努力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客观上的能力差异,伴随着能力素质的心理素质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师,有责任、有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孤独、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自心理控制源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控制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变量 ,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首先 ,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与信念 ,在价观层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其次 ,控制源作为个人性格行为和事件结果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 ,在行为的层面对人产生影响 ;其三 ,控制源不仅是人对活动与结果的归因倾向 ,它还是人格特征的重要成份 ,所以它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长期发挥作用的一种心理力量。本研究试图探讨控制源与孤独、抑郁和焦虑三种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 ;以控制源来判断患者的三种情绪障碍的效力1 对…  相似文献   

15.
PTSD及其危机干预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PTSD)是指个体经历威胁生命事件之后出现的一组有特征性和持续存在的症状群 ,并且导致一定社会功能的丧失。本文复习有关PTSD的人群终生患病率、共病问题、以及危机干预及其影响因素。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PTSD )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1] ,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 ,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2 ] 。简而言之 ,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  相似文献   

16.
陈林  韩立 《校园心理》2013,(6):386-387
心理韧性(resilience),又称心理弹性、压弹、复原力或抗逆力等,指心理功能未受到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的损伤性影响,甚至愈挫弥坚的心理发展现象[1]。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至80年代,是心理学界研究心理发展和个体成长的新动向[2]。心理韧性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压力/逆境的传统认识,强调以积极的角度认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是一项教育能力指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1]。  相似文献   

18.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指个体面临困难或处于逆境时成功应对并适应良好的能力,又称"复原力"、"抗逆力"、"心理韧性"等[1] .目前已存在一些测量心理弹性的量表[2-4],其中Conno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因能有效地评估多个被试群体的心理弹性而受到研究者们较多的关注[2,5-6].本研究将CD-RISC中文版用于640名军校大学生,来验证其信效度.  相似文献   

19.
王海军 《校园心理》2011,9(4):253-254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是一项教育能力指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1]。  相似文献   

20.
黄小琴 《校园心理》2010,8(1):27-29
<正>心理危机主要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1]。它是由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是指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也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