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60例(60眼),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结膜移盖及药物治疗组;对比观察其疗效2年。结果结膜移盖及药物治疗组炎症控制以及角膜的透明性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结膜移盖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85-286
目的观察结膜移盖联合角膜基质注射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氟康唑治疗,治疗组予结膜移盖及氟康唑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视力及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膜移盖联合角膜基质注射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明确,治愈率高,可缩短治愈时间,提高视力,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
结膜移盖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1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结膜移盖联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提高,治愈率:治疗组91.4%;对照组65.5%。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结膜移盖手术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结膜移盖术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结膜移盖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单纯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平均视力、平均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平均视力、平均愈合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结膜移盖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明显缩短了患者的愈合时间,促进了视力的尽快恢复,明显优于单用大扶康眼膏涂抹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单宏  曾伟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27-228
目的研究探讨结膜移盖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两院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120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结膜移盖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愈合时间与平均视力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膜移盖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视力,缩短愈合的时间,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垒 《淮海医药》2014,(5):498-499
目的观察碘伏结膜囊冲洗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过角膜刮片、活检,临床确诊的2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1—2周的稀释碘伏结膜囊冲洗,局部点用氟康唑眼药水,严重病例全身静滴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治愈22例,占78.6%;好转5例,占17.9%;无效1例,占3.6%。结论碘伏结膜囊冲洗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两性霉素B运用三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某院确诊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角膜基质内注射的方法,B组患者采用前房内注射方法,C组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滴眼液滴眼;比较3组患者给药后角膜和房水中药物质量浓度。结果:A组患者给药后1h、6h、24h、4d、7d角膜内药物质量浓度均高于B、C两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B组患者给药后1h,6h,24h,4d,7d房水内药物浓度均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角膜基质内注射给药的方法可明显提高角膜内药物浓度,应用前房内注射给药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前房内药物浓度,故可用角膜基质注射给药和前房内注射给药治疗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聚维酮碘外用联合抗真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真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膜囊治疗,1次/d,连续治疗2~4周,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聚维酮碘外用联合抗真菌药物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9例。A组应用0.5%氟康唑滴眼液,B组应用0.3%二性霉素B溶液滴眼,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19例,治愈15例(79.0%),好转3例(15.8%),无效1例(5.26%),有效率94.7%,疗程(15.2±4.5)d;B组19例,治愈11例(57.9%),好转4例(21.05%),无效4例(21.05%),有效率79.0%,疗程(20.6±6.3)d。A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B组,疗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滴眼液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较为有效的药物,疗效优于二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药物治疗临床经过,以探讨最佳治疗效果.方法:本组47例47眼全部行角膜刮片查见真菌菌丝、孢子确诊.对轻、中症病例行角膜病灶清创,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 mL,频点0.2%氟康唑眼液和0.25%二性霉素B眼液抗真菌,全程散瞳治疗.重症患者配合每日静滴0.2%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结果:47例经药物治疗,治愈38例,无效9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治愈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孙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521-522
目的观察和分析贝复舒(全称为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椅子BFGF)滴眼液对各种因素引起的角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10月到我院治疗的各种角膜病患者118例,随机将118例患者分为观察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例,在118例患者中细菌性角膜炎16例,观察组12例,真菌性角膜炎28例,观察组1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32例,观察组19例,表面点状角膜病变22例,观察组10例,角膜外伤术后愈合情况不佳者12例,观察组7例,其他各种角膜病8例,观察组2例。对照组只是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性药物,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用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则每1-2h用贝复舒滴眼液滴烟1次,一次1-2滴,病情较轻的患者每天滴眼液3-4次,角膜上皮擦伤的患者则应该单独使用贝复舒。结果观察治疗组68例患者治愈56例,好转8例,无效4例,贝复舒治疗总有效率94.12%平均治愈的天数为(7.2±2.1)d;对照组50例,治愈23例,好转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平均治愈的天数为(11.3±2.4)d。结论贝复舒在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在治疗角膜病上有确切的疗效,对各种角膜病都有一定的效果,是临床上治疗角膜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药。贝复舒滴眼液在临床上应用也十分方便,可以提高角膜病的治愈率,缩短疗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氟康唑和角膜清创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真菌性角膜炎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0.5%氟康唑与角膜清创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0.5%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7%,角膜溃疡、前房积脓、视力等症状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与角膜清创术联合应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眼部病症明显改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王远 《河南医药信息》2010,(19):142-143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5月-2009年10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73例。结果角膜刮片镜检发现菌丝59例占80.8%,真菌培养有茵丝生长48例占65.7%,药物治愈28例,手术治愈40例,2例复发,转上经医院治疗3例。结论在基层医院早期正确地诊断,联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适时地行角膜病灶板层剖切结膜瓣遮盖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0.2%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角膜病灶局部清创后碘酊烧灼及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6例。结果26例(26眼)治愈23例,好转3例,无效0例,平均治愈日数18.5d。结论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明显优于以往采用二性霉素B联合碘酊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取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病情不同程度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93.1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5.86%。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重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能够有效提升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缩短了症状缓解的时间,尤其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角膜刮片或结膜囊涂片证实为真菌性角膜炎并常规治疗2周无效的患者19例(19眼)。于病灶区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50μg/0.1m L)。术后继续使用局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角膜情况及前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9例进行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注射液,术后联合抗真菌滴眼液及全身药物治疗。3例患者(15.8%)角膜基质单次注药后好转,8例患者(42.1%)重复注药后好转。9例患者(47.4%)角膜基质注药后出院时视力明显提高,17例患者(89.5%)出院时角膜浸润面积减少,10例患者(83.3%)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2例患者(66.7%)角膜内皮斑显著减少。术后随访6月,未发现继发性眼内炎和青光眼等。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安全有效,短期内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40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患眼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 28例28眼1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6例6眼1次手术,1周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继续用药10 d~2个月角膜溃疡治愈;4例4眼1次手术,1周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经2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2例2眼1次手术,1周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治疗过程中角膜溃疡穿孔,眼内容物脱出,而行眼内容物剜出术。40例40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总治愈38例38眼,治愈率95%。结论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可以尽可能挽救眼球,保留残存视力,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8.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 角膜炎患者首诊,怀疑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常规涂片检查菌丝阳性的患者22例用0.2%氟康唑点眼1 h/次,较重者结膜下注射0.2 ml,1次/d,对伴有前房积脓者,加用静脉滴注0.2%氟康唑100 ml,1次/d.结果 本组患者22例,治愈14例,治愈率63.7%,好转5例,好转率22.7%,无效3例,无效率13.6%.结论 氟康唑局部频繁点眼及结膜下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角膜板层切除加结膜瓣覆盖术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3眼角膜炎采取病灶区角膜板层切除,取上方桥状或蒂状球结膜瓣覆盖病灶区并缝合固定,瓣下涂入氟康唑药粉,并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1月后在表面麻醉下剪断结膜蒂,并拆线。结果该组23眼角膜炎全部控制,拆线时角结膜完全愈合。随访4个月至2年,视力数指-0.1者18眼,0.2-0.5者5眼。所有移植的结膜瓣均为半透明愈合,血管萎缩,大部分角膜表面凹陷明显变浅。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采用角膜板层切除加结膜瓣覆盖术联合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真菌性角膜炎患者6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两性霉素B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