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快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继以0.5—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观察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均被有效控制。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8例,给予胺碘酮150 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 mL中10 min静脉注射完毕,然后以1~2 mg/min静脉维持滴注,转为窦性心律后,胺碘酮减量至0.5~1.0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24 h。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6%。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1月~2009年7月间我科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45例,常规治疗或电复律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患者的是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1.1%,3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低血压,2例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肯定,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及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8例患者,将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9例):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20mL或5%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10min以上注射完毕;对照组(89例):心律平70mg+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0min以上注射完毕。观察2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计量胺碘酮为450mg,心律平为210mg。观察组复律成功者继续口服胺碘酮0.2g,1次/d维持,对照组复律成功者继续接受心律平治疗,150mg,每8h1次口服维持。结果:①转复成功率:胺碘酮组76.41%,心律平组34.8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胺碘酮组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心律平组,且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较心律平对阵发性快速房颤或房扑的转复率高,胺碘酮复律后窦律维持率高于心律平,胺碘酮对转复心房颤动及房扑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胺碘酮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快速静滴,无好转者再次使用,观察患者用药24小时内的心律纠正情况。结果:有效1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1.1%。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可靠,临床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快速心律失常的急救首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并首剂静脉注射J50Tng,继以1mg/min静脉泵入,维持6h。观察PAF转复情况,心率、QT间期变化及副作用。结果:152例患者中,25例10分钟复律,占16.45%;110例5小时后转复,占72.37%;2例10小时后转复,占1.32%。复律成功137例,占90.13%。未转律者154例,占9.87%。用药期间,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衰加重及QT间期延长等,1例心率57次/min,占0.66%,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PA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可重复给药1~2次.改用静脉滴注维持并逐渐减量,同时可口服胺碘酮片0.2g,每天3次。结果:36例患者中33例有效(91.7%),3例无效(8.3%),其中1例发展为心室颤动,电转复失败死亡,死亡率为2.8%。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8例,给予胺碘酮150 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 mL中10 min静脉注射完毕,然后以1~2 mg/min静脉维持滴注,转为窦性心律后,胺碘酮减量至0.5~1.0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24 h。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6%。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加用炙甘草汤加减组方水煎口服,1剂/d,2次/d;对照组加用胺碘酮20mg/(kg·d),连用7d后,改为100mg/d。均3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80.00%。两组对心律失常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组方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和胺碘酮组效果相当,不良作用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过程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结果74例患者中,6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显效率为86.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加强心理及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开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方法]将8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抗感染药物,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照组42例鱼腥草注射液10mL+30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3次/d。治疗组42例清开灵(冻干粉)400mg+20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3次/d。观测临床症状、咽部形态学病理改变。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实施简便。  相似文献   

12.
曲美他嗪联合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心内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抗凝、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降血压和抗血小板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 3次/d,辛伐他汀(舒降之)10 mg晚间顿服,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39例(81%),有效4例(8%),无效5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显效15例(32%),有效17例(36%),无效15例(32%),总有效率为68%。2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2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联合治疗是一种更安全、有效和完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口服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口服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服用达美康、卡博平(阿卡波糖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口服液,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7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71,P<0.05)。结论六味地黄口服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孙智霞 《中医杂志》2012,53(14):1210-1212,1239
目的 观察五参复脉汤对病毒性心肌炎后室性早搏的疗效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普罗帕酮片每次150mg,每日3次,有效后减为每次100mg;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五参复脉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30天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查治疗前后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室性早搏次数及QTd、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QTd、QTc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Td、QTcd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室性早搏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参复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频发室性早搏有效,其能缩短QTd、QTcd,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一效散及膏外敷治疗晚期肿瘤并发褥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效散及膏外敷治疗晚期肿瘤并发褥疮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9例晚期肿瘤并发褥疮患者的临床分期、辨证分型、分期护理、治疗效果及其与褥疮发生后生存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一效散及膏外敷治疗痊愈3例占10%,有效16例占55%,无效10例占34%,总有效率66%。褥疮发生后生存期超过30 d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褥疮发生后生存期在30 d以内(包括30 d)患者。结论运用一效散及膏外敷治疗晚期肿瘤并发褥疮患者有一定疗效,褥疮治疗效果可能作为生存预后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西药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胰腺炎方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23例以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23例在前者基础上加用自拟胰腺炎方治疗,7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种方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60例采用宁动颗粒联合氟哌啶醇治疗,B组60例采用宁动颗粒治疗;C组30例采用氟哌啶醇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0.5 a后随访评价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A组显效36例,总有效率95%;B组显效32例,总有效率83%;C组显效9例,总有效率73%,A组、B组显效率优于C组(P<0.01或0.05),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C组(P<0.05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脑病康复治疗仪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针刺组患者行针刺配合脑病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针刺主穴取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太冲,配合辨证配穴,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针刺治疗结束后,在患者头部连接脑病康复治疗仪,选模式B,虚证患者选择弱刺激,实证选择强刺激,每次治疗2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脑病康复治疗仪治疗,方法及疗程同针刺组。结果:120例失眠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针刺组治愈24例,占40%;显效16例,占26.7%;有效17例,占28.3%;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6例,占10%;显效7例,占11.6%;有效19例,占31.7%;无效28例,占46.7%;总有效率53.3%。组间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脑病康复治疗仪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治疗组55例复方丹参滴丸,270mg/次,3次/d。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7.2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玉 《山西中医》2010,26(8):14-16
目的:评价复方莪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头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复方莪辛汤,每次150mL,每日3次,每次1袋温服,采用卯、午、酉时服药;对照组60例用镇脑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20天。结果:疾病临床积分疗效,治疗组恢复21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95%CI=83.50%~99.36%);对照组恢复15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95%CI=68.28%~88.4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1934,P=0.028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证候疗效,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95%CI=83.50%-99.36%;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8列,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3%(95%CI=62.14%~84.5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6563,P=0.009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复方莪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积分疗效优于镇脑宁胶囊,其收益为OR=0.23(95%CI=0.07~0.76),NNT=6(95%CI=3.4~25.8);其证候收益为OR=0.20(95%CI=0.06—0.63),NNT=5(95%CI=3.0~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