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育春  陈岚  李慎秋  刘继红  陈兴平 《医药导报》2007,26(12):1512-1514
[摘要]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由马西平所致药疹住院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用药原因、潜伏期、皮肤和黏膜损害特点、系统损害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等。结果8例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13.9±5.9) d;重症多形性红斑(SEM)、重症多形性红斑并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SEM/ TEN)各3例,轻症多形性红斑(MEM)、大疱性表皮松解症(TEN)各1例;成人重症药疹易出现肝肾等内脏损害;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的重症药疹患者并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较理想; 在7例重症药疹患者中有5例糖皮质激素的有效剂量等效于泼尼松平均为1.5 mg·kg-1·d-1。 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阻止患者向TEN或SEM/ TEN发展的关键;等效的泼尼松1.2~2.0 mg·kg-1·d-1的激素用量或并用较大剂量IVIG疗效较好, 且在4周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药疹的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7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引起重型药疹的致敏药物有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物及抗癫痫药物,易造成患者皮肤损害、黏膜损害、肝肾损害等。结论对重型药疹患者治疗时,应尽早停用致敏药,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控制住病情,同时做好全面的抗感染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病人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2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全理的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治疗重症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赵文  郭书萍 《安徽医药》2020,24(7):1480-1484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014年 12月至 2018年 4月间收治的 32例重症药疹( Severe Drug Eruption,SDE)病人相关资料。结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是最常见重症药疹类型,共 20例( 62.50%)。潜伏期最长的重症药疹类型是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为( 22.44±13.97)d。最常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发热及黏膜损害发生率最高。激素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病人在皮损控制时间( 6.38±1.71)d、素的最大用量( 1.06±0.37)mg·kg-1·d-1、皮损控制时激素累积剂量( 6.62±3.32)mg/kg、激素总累积剂量( 8.40±3.39)mg/kg等方面激均较单用激素组低( P<0.05)。结论各型重症药疹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且易对黏膜、肝肾等造成伤害,威胁到病人生命,临床医师应该谨慎使用易致敏药物,如卡马西平、中药 /中成药、青霉素等;首选治疗方案仍然是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早期联合丙种球蛋白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儿童重症药疹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院近4年住院重症药疹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热镇痛药所致重症药疹在我院占第1位,有19例患儿有发热,累及粘膜16例,肝脏受累16例。由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药疹致敏期长,常伴有发热和内脏损害。结论:早期诊断和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大剂量静注高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能缩短疗程,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重症药疹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卡马西平重症药疹的危险因素,以减少药疹的发生。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服用卡马西平出现药疹的住院患者55例的资料,其中非重症药疹28例,重症药疹27例。统计分析药疹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药物初始剂量、药疹潜伏期的关系,并对2组患者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药疹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无关(P〉0.05),与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和药疹潜伏期有关。而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的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及药疹潜伏期有差异,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分别为(155.74±81.130)mg/d和(124.11±44.867)mg/d(P〈0.05),药疹潜伏期分别为(11.81±7.45)d和(6.14±5.30)d(P〈0.01)。重症药疹的肝损害较非重症者显著增多(P〈0.01),且早期均有发热表现,病情也较重。结论: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犬及药疹潜伏期长可能增加药疹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等,病情重,变化快,常伴口、眼、外阴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损害,甚至累及各实质脏器,可因继发败血症而死亡[1].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药疹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重症药疹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18~72岁.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15例.平均住院14.2 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人因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以"卡马西平and药疹and临床分析"为关键词,对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有关卡马西平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11项临床分析中的239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130例,女109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9.13岁。男女比例接近。卡马西平药疹重症型的发生率达59.18%,皮损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SJS、ED、TEN。潜伏期平均为11.91d,平均住院时间为28.70d。卡马西平重症药疹患者出现发热的比例为100%,血白细胞数目异常者占51.46%,有肝功能损害的占66.02%,肾功能损害的占31.07%。其他常见的还有高血糖、尿血及尿蛋白等异常。卡马西平药疹的治愈率为94.57%,无明确死亡病例报道。结论我国卡马西平药疹的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潜伏期长,发生重症的比例比普通药疹高,常伴多系统损害,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尹涛  钟连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63-164
目的 分析64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64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是解热镇痛药,其次是抗生素和抗癫痫类.最常见的重症药疹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重症药疹的预后与药疹类型、是否并发内脏损害有很大关系.结论 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重症药疹治疗成功的关键,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联合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是最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5岁以下者占81.2%,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在病程第2~4d,经过治疗,发热3~5d体温正常,4~7d皮疹干燥结痂并消退,神经系统症状,56例治疗5d症状减轻,7~10d症状消失,10~14d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且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早发现、早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重症迹象,给予规范治疗可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重症病例的发生,从而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人因别嘌呤醇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以"别嘌呤醇and药疹and临床分析"为关键词,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有关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15项临床研究中的31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236例,女7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8.65岁,平均潜伏期为29.70d。别嘌呤醇药疹中,重症药疹的发生率为52.61%,以剥脱性皮炎型发生率为最高。临床表现中发热发生率为81.52%,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占51.81%,肝功能损害占57.38%,肾功能损害占47.13%。别嘌呤醇药疹的治愈率为84.42%,病死率为6.52%。最常见的死因是肾功能衰竭,占47.83%;其次是各种感染,占34.78%。平均住院时间为32.61d。结论我国别嘌呤醇药疹的发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潜伏期长,重症比例大,病程及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导致重症药疹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的VIP、CNKI、WanFang Data和PubMed数据库,筛选后获得来氟米特致重症药疹病例报道相关文献。对纳入病例的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剂量、发病时间、药疹类型、累及脏器、治疗与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0篇文献27例重症药疹患者,其中女20例,男7例;平均年龄(40.33±16.60)岁。药疹类型包括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7例,多形红斑6例,剥脱性皮炎4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ESS)综合征3例,其他7例。重症药疹发病中位时间21 d。22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3例出现腹泻和肝功能损害最终死亡,死亡率达11.1%,1例失访,1例因点状结膜炎失明。结论:来氟米特导致重症药疹是较为严重的罕见不良反应,腹泻伴发肝功能损害是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3.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剥脱性皮炎型(ED)、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TEN)、重症多形红斑型(SJS)统称为重症药疹.重症药疹患者病情重,多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广泛而严重的黏膜损害,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5-2009年中收治的6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神经内科使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1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潜伏期为3~19 d,平均潜伏期12.6 d,3 d的1例,7 d的3例,11 d的1例,14 d的6例,15 d的2例,19 d的2例,24 d的2例。17例患者中15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皮肤愈合后留下不规则色素沉着、瘢痕,无一例死亡,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7~30 d,平均治疗20 d。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与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无明显相关性,是不可预测的;但与起始剂量和潜伏期有关。结论 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应尽量预防,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尽早治疗,控制病情,缩短病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药疹(drug 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内服、注射、吸入或塞入等)引起的皮肤或黏膜反应,是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种并发症。其中皮损广泛、黏膜损害明显、可导致严重内脏损害、致死率高者我们称之为重症药疹(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SCADR)重症药疹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方法,分为重症多形红斑型(Steven-Johson syndrome 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泛发性大疱性固定  相似文献   

16.
临床常见的重症药疹包括重症斯-约综合症(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toxicepidermal necrolysis,TEN)、全身剥脱性皮炎等。许多药物与这些重症药疹有关,常见的有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别嘌醇、磺胺类和其他抗菌药物。临床表现常为全身皮疹,可有水疱、糜烂、渗液、水肿、黏膜损害(包括口腔、支气管、胃肠道、眼结膜等水肿、糜烂或溃疡)。常伴有发热、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文献,查阅到相关文献49篇,共计55例患者。对患者因素和用药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重症药疹患者47例,重症药疹发生率达85.45%;药疹合并症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中,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为45例次,占总例次数(137例次)的32.8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24 d,24 h内停药治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合并多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者可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特征,做到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因药疹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5例患者中有62.8%(91/145)可明确为一种致敏药物。由抗生素类引起的药疹共有58例,其中青霉素类27例,其次是解热镇痛类药9例。重症药疹16例,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分别占66%(2/3)及80%(4/5),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多为泼尼松80~120mg/d。病程较长。结论抗生素类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重症药疹患者共发生26例口腔念珠菌感染,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感染14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感染7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感染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感染2例。发生口腔黏膜糜烂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高于对应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用量≥60 mg/d的患者高于用量低于60 mg/d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糜烂、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应用广谱抗生素是重症药疹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181例药疹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1995~2005年间收治的181例药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药疹患者中非重症药疹124例,重症药疹57例。16例符合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HS)的诊断标准,占8.84%。102例由抗生素所致,40例由解热镇痛药所致,9例由别嘌呤醇所致,7例由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其住院天数、平均最高皮质类固醇用量、疗程等方面与非重症药疹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11年来住院药疹及重症药疹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及疹型亦有变化。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较多,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