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现代用经方的临床经验总结与报道已很多,尤其近20多年来,从医案的报道开始到系统阐述运用经方的著述都越来越多.笔者不揣浅陋,在此通过复习活用经方的临床经验,分别从什么是基本临床思维、活用经方的基本临床思维以及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用经方的基本思路等三方面探讨临床思维问题.最终给我们的启发是学习时用心领悟,讲求悟性,多思才能出悟性,才能思求经旨,演其所知,实践中重在创新,而不是"始终顺旧",所以创新才是应用经方的基本临床思维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6,(4):359-360
当代中医界对经方的新用、活用已经成为时尚,无论经方的使用数量还是临床疗效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当代学习运用经方往往过于注重经方的疗效,对于经方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披露较少。只有充分正视经方的不良反应与失败教训,才能在临床应用中少走弯路,将经方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3.
金伟伟  赵映前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55-56,F0003
后世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剂为经方.尽管仲景原著中无直接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条文,但根据辨证论治、方证相对的原则,可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方却不少.近年来,经方治疗乙肝备受关注,而且其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价值也被学者们所公认,现结合当今医家运用经方的经验,就其在辨治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从6个方面介绍经方临床运用的体会,包括经方治病的着眼点、张仲景的用方思路、经方的加减原则、经方的误治、经方的不良反应、经文中"差"的理解等临床中医师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解读经方治法指导临证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及临床运用经方,认识到临床中尽管有诸多病证,但临证组方用药只要能审证求机,并能严格遵守经方配伍用药的三项基本治法以指导临床组方,都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又,研究与应用经方的核心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运用经方治病的关键是临证组方在经方用药理论指导下以变应变,而不是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只有从经方配伍用药中寻找、发掘与提炼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才能达到学用经方配伍用药以指导临床合理组方.只有如此,才能将学用经方组方的理论性与临床治疗的实践性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运用经方配伍用药指导临床组方的三项基本原则与治法,浅述于次,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经方配伍精当,常获显著疗效。笔者从方证相对、随证(症)加减、病机论治、审因论治、效法创新等方面阐述了经方的具体运用方法,并列举病案以加深对经方的理解,为临床运用经方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5,4(1):31-33
学经方是为了掌握、运用经方的组方配伍思路、方法与用药要点,用经方是将张仲景治病的经验总结用来指导临床科学组方.在临床中欲提高治疗效果,必须从学经方固定性(即药与量组成的固定性)到用经方变化性(即随证变化而加减用药)转变,才能真正将学习有限的经方应用到无限的病证中去.  相似文献   

8.
经方为群方之冠 ,是方剂的鼻祖。临床运用经方要掌握几个关键问题 :1.辨识病机 ,不拘病名 ;2 .突出主症 ,参合佐症 ;3.确定病位 ,落实脏腑 ;4 .伤寒治法 ,有常有变 ;5 .深究方规 ,抓住主方 ;6 .化裁经方 ,扩大运用。要真正探讨经方的奥秘 ,还应当深入读好《伤寒论》,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  相似文献   

9.
秦国政 《国医论坛》1993,8(4):13-15
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且获效良多.现录验案4则,谈谈自己运用经方的粗浅体会.1 当归四逆汤治寒疝当归四逆汤在《伤寒论》中主治血虚寒厥证.寒疝由正虚寒滞厥阴所致,治当养血补虚,温散厥阴寒邪.临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2009,(9):21-21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学科系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4年建立临床基地以来,突出经典与经方的临床运用,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从1994年始,先后成功举办了七期全国经方运用高级研修班,获学员们普遍好评,并成为响誉海内外的继续教育品牌项目。为进一步拓宽经方运用思维途径,发掘经方治病潜力,分享名师临证心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经方临床运用与研究”高级研修班(项目编号:290101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