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卫生检验是卫生行政许可的基础工作 ,开展消毒、灭菌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活动 ,作为一项技术培训的手段 ,有助于提高各参加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水平 ,有助于及时发现参加实验室检验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为提高全省消毒产品检验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 0 0 2年 6月 - 9月 ,对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 (以下筒称防病机构 )、Ⅲ级医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生产厂家进行了消毒、灭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落计数和初始污染菌盲样制备 芽胞悬液制备…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并作评价。[方法](1)应用估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污染滤纸片,卫生纸,纱布和棉花等4类物品,作为菌落计数和初始污染菌检测盲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等6株菌制备混合菌种管,混合菌种管为3株菌,按大肠埃希菌为98.5%-99.0%,其他菌1.0%-0.5%的比例混合,采用两种营养琼脂配方制备干燥培养基盲样。(2)盲样随机组合排列,每个实验室承担3-4项盲样检测。(3)根据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综合考核评分。[结果]微生物实验室盲样报告综合评分,按时报告分值除外,质量检测单位平均为75.41分,医疗单位64.80分。医疗用品企业56.26分。36家实验室盲样检测结果表明;菌落计数符合允许误差范围有16家(44.4%),初始污染菌符合允许误差范围为14家(38.9%)。26份微生物菌落数高于国家标准的盲样检测,有9份(34.6%)样品被错判为合格产品,混合菌种管鉴定合格率为85.7%。[结论]只有建立或完善规范的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2015年福建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工作经验,为加强我省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方案,制备、发放、回收考核样品,对检测结果、资料完整性、数据规范性和不确定度评定进行考核.结果 完成2015年我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评,9支代表队实验室盲样检测结果综合偏差均小于40%,数据规范性评分均未获得满分.结论 通过个人剂量盲样考核,可检验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和职业病防治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及时发现日常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我省个人剂量监测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参加区域性微生物实验室质控盲样考核,探讨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及水平的方法。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病原微生物学》、《菌种鉴定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对质控盲样36A及36B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依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反应结果等综合判定,质控盲样考核得出结果分别为溶藻弧菌及创伤弧菌,将检测结果上报扬州、南通、徐州、镇江、泰州疾控系统实验室能力建设联合工作网,证明结果符合。结论通过质控盲样考核,可以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水准,保障数据的科学、准确、公正。  相似文献   

5.
韩莉峰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46-1546
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促进实验室规范管理,我所近几年连续四次参加了铁道部铁科院环控劳卫所全路疾控所实验室安全质量控制考核.今年共进行了五株盲样的考核,其中一株我们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现将此菌的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7年双塔区肠道致病菌质控盲样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各实验室间的微生物检验质量,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准确性,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水平,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对其下属的各县级疾控中心发放盲样未知菌,进行质控考核.现将2007年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朝阳市双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菌株鉴定质控考核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安全化防护管理是近年来受关注的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与具有生物危害的病患接触,是疾病感染高危人群,而且危害其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防止各损伤因素侵害检验人员并保护操作者和其他服务人员.1加强实验室防护目前检验科的房屋设置包括通风、标本及人的流向均较合理,有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等标志.(1)实验室入口须张贴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电话;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手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2)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3)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菌,如高压灭活的物品必须在专用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4)有条件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预防接种,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血清做检测,如有问题及时处理.(5)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保管.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6)实验室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8.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内检测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细菌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是用来检验实验室检测准确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微生物实验室问比对试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混合菌种盲样的鉴定.现把近期参加的一次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活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参加室间质控考核,提高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收到盲样后,按照GB/T 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检测。[结果]G007的盲样中检出鸡沙门菌和蜡样芽孢杆菌,G109的盲样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上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得满意结果。[结论]通过参加室间质控考核,可使实验室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有助于增加客户对实验室的信任,提高实验室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细菌质量控制是确定实验室能力的一种手段,经常参加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技术能力。在承担日常各项检验工作的同时,我们定期参加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接受盲样的分离鉴定工作,不断地提高实际处理各种样品的能力和水平。现将2002、2003年接受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巢湖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探索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方法 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1998~2003年各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总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 01);市、县两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80. 38%、76. 0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 05 )。各类监测样本中以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最高( 93.10% ),空气中细菌含量合格率最低(38. 49%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医院消毒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昆明市医疗美容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现状,为指导和管理此类机构的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2016—2019年共监测医疗美容机构110家次。结果共采样730件,消毒与灭菌效果总合格率是95.07%。4年的合格率依次为94.06%、92.79%、96.93%和9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6,P<0.05)。不同级别机构中,美容医院的合格率比美容诊所的合格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6,P<0.05)。不同监测对象中,合格率总体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57,P<0.05),其中医护人员手和无菌器材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0.98%和84.21%。结论昆明市医疗美容机构消毒与灭菌效果总体质量较好,各年合格率呈平稳水平;不同级别美容机构消毒效果存在差异;手卫生和无菌器械值得关注,应继续做好消毒管理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医院环境质量,指导医院相关科室正确、合理的开展消毒、灭菌工作,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潜山县一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妇幼保健院、民营医院等22家单位环境质量及消毒效果开展抽样检测分析。结果检测各类样品403份,总合格率为94.3%,其中空气合格率77.3%,物体表面合格率95.9%,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5.1%,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0%,高压蒸汽灭菌合格率95.8%,无菌物品合格率94.2%,透析液合格率100.0%。民营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与公立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5)。结论 22家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比较高。3家民营医院消毒效果欠佳,应重点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玉林市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病区的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全市16家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病区消毒与灭菌质量采用随机抽样检测。结果总共抽检281件,合格237件,总合格率为84.34%,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病区的消毒质量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及以下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项目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100%,物体表面合格率最低仅为74.44%,医护人员手、空气、灭菌物品合格率分别为79.76%、87.50%、95.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林市产科、新生儿病区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保障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医院常用消毒灭菌设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灭菌设备使用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对4种医院常用消毒设备原理、使用方法和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质量控制强化了设备的正确使用。结论:科学使用消毒灭菌设备、系统地进行质量控制是提高医院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20名,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常规质控管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比实施常规质控管理后及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消毒灭菌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抽检手术器械270件,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检验手术器械270次,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生物监测、 B-D试验合格率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结论精细化质控管理能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唐小兰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36-2237
目的了解广西自治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自治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05-2009年连续5年共监测样品6 759份,合格6 263份,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2.7%。各年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3.3%、92.5%、89.5%、94.4%、94.3%,呈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内镜、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透析用水、灭菌物品、灭菌器、紫外线灯的合格率依次为89.3%、96.1%、96.5%、82.3%、99.0%、90.0%、98.1%、99.2%和94.2%;以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最高,为99.2%;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2.3%。结论广西区直医疗机构消毒整体质量较好,但部分医院医护人员手和室内空气合格率偏低,仍需加强消毒重点环节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并评价2003--2008年株洲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及变化趋势,促进该市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工作。方法每年度对该市4级医疗机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个体诊所)分层抽样,对抽样单位的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医院污水、无菌医疗器械5类样品分类随机采集。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一级、二级医院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组排序。结果2003--2008年该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总合格率为91.79%,并逐年上升(X^2:66.45,P=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总合格率存在差异(X^2=60.14,P=0.00),以个体诊所较低;使用中消毒液、输注器材、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均〉90.00%。对评价对象排序分为中下、中、中上、上4个等级,一级与二级医院各等级均有分布,但均只有一家医院为上等,除此外随等级提高,二级医院构成比增大,而一级医院减少。结论该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逐年提高,但仍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个体诊所的消毒灭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巢湖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为消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监测。结果市、县、厂矿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90.60%,81.60%,70.5.%,市级与县级、厂矿医疗机构总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类监测样本中空气中细菌含量合格率最低(33.33%)。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和厂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管理,重点为空气消毒和压力蒸汽灭菌。  相似文献   

20.
徐华英  顾怡勤  黄伟栋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510-1511
目的掌握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现状,加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对上海市闵行区10家医疗机构的9个重点科室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督抽检。结果共抽检样品230件,合格206件(89.57%)。戊二醛消毒剂含量的抽检合格率低于其他样品,2家新设立医疗机构样品合格率明显低于非新设立医疗机构。结论闵行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发展不平衡,需要对重点医疗机构和重点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医疗机构自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