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影响因素。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甲状腺切除患者中抽取6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其术后有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现象分组,即减退组(n=32)、未减退组(n=32),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并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甲状腺切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影响因素。结果:①减退组患者的应用甲状腺全切术者、自体甲状旁腺移植者、Vi区淋巴结清扫者比率均高未减退组(P0.05或P0.01);②手术方式、Vi区淋巴结清扫均为甲状腺切除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切除患者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受多个独立危险因素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其甲状旁腺减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3例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42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措施。结果 103例甲状腺全切患者中,共发现上甲状旁腺197枚,下甲状旁腺223枚,低钙血症发生8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142例,共发现上甲状旁腺279枚,下甲状旁腺281枚,低钙血症发生10例。结论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是防止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键,医生需根据患者甲状旁腺血供等对其进行判断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采用选择性的次全切除法、不暴露喉返神经、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包膜内结扎其分支、采用综合性的保护神经和甲状旁腺措施的手术方法治疗甲亢131 例。结果:全组术后无声音低哑。发生呛咳1 例,1 周后恢复正常。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 例,3d 后消失。随访1 ~3 年,仅1 例出现轻度甲亢症,无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时采用本方法能减少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囊肿的超声诊断临床特点,以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5月3例甲状旁腺囊肿误诊病例的超声诊断图像资料。[结果]3例患者病灶均位于左侧甲状腺下极背侧,均经手术、病理学证实。超声声像图共同表现: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壁薄且光滑。甲状旁腺囊肿与甲状腺两者包膜表现为锐角。[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时,甲状旁腺区域的病变,尤其是甲状腺下部,均要考虑与甲状旁腺来源的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中显露甲状旁腺的方法,并分析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的措施。方法:以医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采取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方法,并观察术后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结果:在135例患者中,上甲状旁腺及下甲状旁腺在术中单侧显露38例,甲状旁腺在术中双侧显露97例。术后,135例患者中,发生低钙血症14例,发生率为10.4%。结论:甲状腺手术中,通过显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功能,可避免甲状旁腺功能在术后发生减退,进而保护甲状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Focus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方法.方法 对98例应用超声刀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术中直视下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 98例患者应用超声刀完成甲状腺手术,术后9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结论 甲状腺术中应用超声刀完全可以直视下显露和保护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和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观察。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0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素的变化以及效果进行全面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这些研究现象来总结出实用的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方法和技巧。结果:进行过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手术后,其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速度较快,绝大多数患者大约在五周内都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很好的保障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时甲状旁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高频超声观察分析35例临床确诊的尿毒症SHPT患者增生的甲状旁腺,进行术前定位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共检出123枚增大的甲状旁腺,超声检出率为87.9%(123/140),超声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5.3%(123/129),其中68枚位于甲状腺中下段背侧,占55.3% (68/123);42枚位于甲状腺中上段背侧,占34.1%(42/123);9枚位于甲状腺下极前方与颈总动脉旁,占7.3%(9/123);4枚位于锁骨上,占3.3%(4/123).增大的甲状旁腺内呈均质或不均质低回声,其周围及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对尿毒症SHPT时的甲状旁腺增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高频超声是SHPT术前定位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PTH值在预测各种甲状腺术式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所在医疗小组的甲状腺手术患者475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 d测定PTH值,并按手术范围大小分为5组,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PTH变化,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预测不同术式下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术前PTH临界值。结果各种甲状腺术式后PTH的均值较术前均有下降(P0.01)。随着手术范围的逐步扩大,预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术前PTH值水平逐步增高,甲状腺全切术伴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前PTH如40.70 pg/ml,该患者容易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2.3%。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均对甲状旁腺功能有影响,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为避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需要术前有较高的PTH水平,术前PTH水平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手术致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为0.5%~1%[1],甲状旁腺损伤后出现手足搐搦难以根治.钙剂或二氢速固醇的治疗是终生的.无血供之甲状旁腺移植存活时间有限,一般在半年后移植之甲状旁腺被吸收[2],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及普及,我院自1983年至今共应用带血管同种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治疗甲状腺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收到良好效果,解决了病人终生用药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旁腺次全切除术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例甲状腺旁腺患者行次全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20甲状旁腺功能正常,6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旁腺次全切除术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防止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甲状腺动脉分支结扎对减少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1983-2009年487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其中352例囊内结扎甲状腺动脉分支,135例行甲状腺动脉主干结扎,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术后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囊内甲状腺动脉分支结扎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42%(5/352),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0.56%(2/352);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2.27%(8/352)。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0.56%(2/352);甲状腺动脉主干结扎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6.67%(9/135),永久性损伤4.44%(6/13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8.14%(11/135),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2.22%(3/135)。甲状腺动脉分支结扎与主干结扎的喉返神经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甲状旁腺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行囊内分离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结扎术可减少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几率。  相似文献   

13.
1870年Sandstrom第一个发现甲状旁腺组织,此后不久Gley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切除甲状旁腺的机体会发生一系列严重的低钙综合征,称之为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简称甲旁减)。近一百多年来虽然一再强调保留甲状旁腺的重要性,但对其误伤的病例仍时有发生。Sawyers报告25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者,永久性甲旁减的发生率为1.9%。Chamberlin报告一组全甲状腺切除的病例,永久性甲旁减的发生率为4.4%。林言箴等统计了1959~1979年间上海瑞金医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探讨内镜辅助下微创切除病变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37例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行微创手术,切除病变甲状腺腺瘤时则同时行腺叶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前经超声和核素扫描定位,术后严格执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措施。结果 3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声嘶、呛咳、出血,大多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无复发,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甲状旁腺腺瘤有引起甲亢和恶变的可能,原则上应早期切除,一般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如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判定有无恶变。  相似文献   

15.
胡先生广州胡先生近一年总感觉腰腿痛,在多家医院诊治为骨质疏松症或腰肌,劳损。但腰腿痛始终影响他的生活,怎么治疗好呢?谭主任发现胡先生一直觉得腰腿痛的真实病因是甲状旁腺肿瘤。甲状旁腺是紧密附于甲状腺左右二叶背面很小的腺体,数目不定,一般为4枚,呈卵圆形或扁平型,外观呈黄、红或棕红色,平均重量每枚35~40毫克。其重量小但功能强大,分泌的甲状旁腺激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现在进行甲状腺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治疗方法.以前的研究者发现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甲状旁腺的误切和损伤有相关性.本文跟踪研究了5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低血钙症,并对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避免和低血钙症的治疗措施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手术后一种发生率较高且严重的并发症是甲状旁腺功能低下(hypoparathyroidism,HP),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该并发症,一直是甲状腺外科临床面临的难题.现就近年来甲状腺手术中Ⅰ期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甲状旁腺数目一般人有四个,约黄豆大小,扁平,黄褐色,质软,附着在甲状腺左右两叶的背面,就是肿大也很难摸到它。甲状旁腺分泌一种甲状旁腺激素,其作用一方面通过骨组织,另方面通过肾脏,调节人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使其经常维持血中钙含量在正常水平。如果正常的甲状旁腺长了腺瘤或增生肥大或发生腺癌(少见),则它所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就大为增多,功能加强,一般叫做“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因甲状旁腺激素增多,钙就从骨中动员出来跑到血循环中,血清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避免甲状旁腺损伤的意义.方法 分析1996年5月至2007年6月124例行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探查组)术中行甲状旁腺探查显露原位保护法,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第三级血管,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61例(传统组)按传统方法切除甲状腺,不探查辨认甲状旁腺.结果 探查组中有2例(3%)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2例(19%)血钙水平明显降低但无症状;20例(32%)术后3 d内血钙水平较术前一过性降低;29例(46%)术后血钙水平正常.而传统组中分别为9例(15%)、22例(36%)、21例(34%)、9例(15%).除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以外,其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 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术后对血钙水平明显降低者适量应用扩血管药物及补充钙剂,可有效防止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中应用甲状旁腺保护性操作对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保护组和常规组,各60例,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受损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保护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离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第3 d、术后第7 d、术后1个月,保护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离子水平高于常规组;术后1个月,保护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中应用甲状旁腺保护性操作可减少对甲状旁腺的损害,降低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