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FoxP3(Forkhead Box P3)基因在小鼠T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对小鼠CD4^+CD25^-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FoxP3 mRNA表达情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FoxP3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转染CD4^+CD25^-T细胞,通过细胞增殖试验观察转染CD4^+CD25^-T细胞功能变化。结果:CD4^+CD25^-T细胞较CD4^+CD25^-T相比高水平表达FoxP3基因mRNA,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转染后的CD4^+CD25^-T细胞对CD3单抗的刺激呈低反应性,并且能抑制新鲜分离CD4^+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FoxP3基因转染的CD4^+CD25^-T细胞在体外具有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用于骨缺损、脊柱融合的体内、外研究。方法以含有全长cDNA的pCMVβ/Cbfa1为模板,PCR扩增Cbfa1,T-A克隆,酶切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在BJ5183细菌内和pAdEasy-1同源重组,筛选阳性克隆,酶切、PCR及测序鉴定,线性化后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进行包装、扩增,利用报告基因GFP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CsCl梯度离心纯化病毒。AdEasy1/Cbfa1感染NIH3T3细胞后Western-blotting检测Chfa1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酶切及PCR证实Cbfa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AdEasy1/Cbfa1感染NIH3T3细胞后Western-blotting检测到Cbfa1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小鼠Cbfa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基因治疗骨缺损、脊柱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在真核细胞中表达Epstein Barr(EB)病毒潜伏膜蛋白 2 (Latentmembraneprotein 2 ,LMP2 )的有效途径 ,研究LMP2蛋白功能及深入探讨其在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将EB病毒LMP2蛋白的基因重组至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上 ,通过脂质体将重组质粒导入PT6 7细胞 ,G418筛选抗性克隆 ,收集含重组病毒的上清 ,将其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 3T3 ,测定病毒滴度 ,提取转染细胞DNA进行PCR鉴定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源基因在感染病毒的NIH 3T3中的表达。结果 培养上清的病毒滴度为 5 .8× 10 5 PFU ml,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果证实 ,转染细胞的DNA中含有目的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免疫荧光结果表明EBV LMP2基因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重组逆转录病毒成功地将EB病毒LMP2基因整合到细胞中并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原癌基因Pim-1的重组腺相关病毒2载体(rAAV2-Pim-1),检测其体内感染大鼠视网膜的细胞类型及目的基因Pim-1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 p AOV-CAGMINI-EGFP-2A-MCS-3FLAG载体及Pim-1基因PCR产物用Nhel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回收载体及目的基因DNA并连接转化,鉴定质粒阳性克隆及测序。rAAV2-Pim-1表达质粒p AOV-CAGMINI-EGFP-2A-Pim-1-3FLAG及包装质粒p AAV-RC和辅助质粒p Helper,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293细胞,纯化获得高滴度的rAAV2-Pim-1。大鼠玻璃体注射rAAV2-Pim-1,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其感染视网膜的细胞类型;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im-1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rAAV2-Pim-1质粒构建成功并且核苷酸序列比对正确;质粒转染293细胞后出现绿色荧光;包装出的病毒浓缩滴度为5.7×1015vg/L。rAAV2-Pim-1组体内感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达71%,并感染少量无长突细胞,几乎不感染星形胶质细胞;Pim-1 mRNA和蛋白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约为rAAV2-EGFP组的6.61倍和2.29倍。结论成功构建rAAV2-Pim-1病毒载体,并在感染后的大鼠视网膜RGCs中过表达Pim-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包装和纯化携带Aβ单链抗体基因的腺相关病毒,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治疗创造条件。 方法 用Lipofectamine 2000将pSNAV2.0-Abeta-scFv质粒转染BHK-21细胞并用G418筛选稳定细胞系。培养稳定细胞系用辅助病毒HSV1-rc/ UL2感染包装携带Aβ单链抗体基因的腺相关病毒。用氯仿-PEG/NaCl-氯仿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重组腺相关病毒,SDS-PAGE和PCR方法检测纯化的病毒。用地高辛标记探针测定重组腺相关病毒的物理滴度。利用水迷宫测试重组病毒对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 带Aβ单链抗体基因的腺相关病毒的纯度为98%,物理滴度为1×1012vg/ml。经过治疗的小鼠模型潜伏期明显缩短。 结论 利用HSV1系统成功包装和纯化了携带Aβ单链抗体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动物实验表明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NAV- GAD -Ig[GAD- Ig融合基因是由小鼠GAD(glutamicaciddecarboxylase)基因插入到小鼠IgG3重链(Ig)基因的N端而成的 ], 制备含GAD- Ig融合基因cDNA的重组缺陷型腺相关病毒 -2 (rAAV2- GAD -Ig), 并探讨rAAV2所介导的GAD- Ig是否能诱导I型糖尿病(IDDM)动物模型 NOD(nonobesediabetic)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方法: 从含GAD- Ig融合基因的中介载体BSSK(BSSK- GAD- Ig)中, 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NAV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NAV- GAD Ig。以脂质体法将pSNAV GAD -Ig转染到rAAV2包装细胞BHK -21中, 产生rAAV2 -GAD- Ig。采用R-T PCR、Westernblot和ELISA法, 检测rAAV2- GAD -Ig感染的BHK- 21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应用GAD抗原体外诱导特异性T细胞的二次应答, 来检测rAAV2所介导的GAD -Ig是否能诱导NOD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结果: GAD- Ig目的基因已整合到靶细胞的基因组中, 并能以分泌形式表达目的蛋白GAD- Ig。将rAAV2 GAD- Ig肌注后, NOD小鼠能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结论: 获得了可用于NOD小鼠治疗研究的rAAV2 GAD- Ig。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转录获得小鼠黏蛋白1(MUC1) mRNA并在NIH/3T3细胞中表达。方法通过反转录PCR从小鼠4T1细胞中扩增MUC1基因,然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 DNA3. 1(+)-MUC1。双酶切鉴定正确后,以该质粒为模板,下游引物中引入血凝素标签(HA TAG)序列,PCR扩增MUC1-HA TAG融合基因片段,然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c DNA3. 1(+),重组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后作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含T7启动子和MUC1-HA TAG融合基因片段的PCR产物作为体外转录模板,通过体外转录、加尾、纯化最终获得修饰的MUC1 mRNA。通过多种转染试剂将体外转录MUC1-HA TAG mRNA转入NIH/3T3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MUC1-HA TAG的表达。结果反转录PCR扩增的MUC1基因长度约为1900 bp,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MUC1-HA TAG融合基因已成功插入pc DNA3. 1(+)质粒。插入序列与Gen Bank中小鼠的MUC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HA TAG正确插入MUC1下游,读框正确。Western blot法分析证实体外转录修饰的MUC1-HA TAG mRNA能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结论体外转录修饰的小鼠MUC1-HA TAG mRNA能在哺乳动物NIH/3T3细胞中翻译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共表达的分泌型荧光素酶Gluc(gaussia princeps luciferase)和非分泌型荧光素酶Fluc(firefly luciferase)研究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type 8,rAAV8)介导的转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特点.方法 制备携带双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rAAV8-Gluc/Fluc,体外感染HEK293细胞并检测上清和胞内Gluc和Fluc活性;将不同剂量的rAAV8-Gluc/Fluc尾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至BALB/c小鼠,通过尾静脉采血检测Gluc活性,通过活体成像和裂解组织检测Fluc活性.结果 成功制备了rAAV8-Gluc/Fluc,可以有效感染HEK293细胞,同时分泌表达Gluc和胞内表达Fluc;尾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rAAV8-Gluc/Fluc至小鼠后,外周血Gluc活性均在注射后10 ~20 d达到高峰并稳定持续120 d以上,Gluc活性随注射剂量增加而增高;静脉注射rAAV8-Gluc/Fluc时Fluc主要在肝脏表达,在骨骼肌和心肌有少量表达,而肌内注射时Fluc既在肌内注射局部表达同时也在肝脏中表达.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携带双荧光素酶基因rAAV8-Gluc/Fluc,研究了其介导的转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特点,为rAAV8的临床前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管政  张军  沈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10):872-877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molecule transactivator,CⅡTA)突变体基因的腺病毒,并观察腺病毒介导该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表达产物的体外功能.方法: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从IFN-γ诱导后的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获得Ⅳ型CIITAcDNA;利用重叠延伸PCR法构建CIITA突变体基因,并克隆入表达载体pIRES;采用pAdEasy-1系统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携带CIITA突变体基因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IITAm)和空载对照病毒(Ad-GFP),并经大量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将Ad-CⅡTAm和Ad-GFP分别感染HeLa细胞和Raji细胞,流式细胞术观察对诱导型和组成型HLA-DR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小鼠CⅡTA突变体基因,并构建了携带小鼠CⅡTA突变体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ⅡTAm;经流式细胞术证实感染Ad-CⅡTAm的Hela和Raji细胞较感染Ad-GFP的细胞,其表面HLA-DR分子的表达均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本实验证实了重组腺病毒介导表达的小鼠CⅡTA突变体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小鼠Fox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DC2.4,制备Foxp3+DC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调节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Foxp3基因克隆到慢病毒pGC-FU载体,通过PCR和测序鉴定获得连接正确的克隆。将鉴定后的重组表达质粒pGC-FU-Foxp3与pHelper1.0质粒和pHelper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携带Foxp3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Foxp3。Lentivirus-Foxp3感染体外培养的DC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感染后的DC细胞Foxp3表达。结果:构建的慢病毒载体pGC-FU-Foxp3经PCR鉴定和测序正确,包装慢病毒Lentivirus-Foxp3滴度为2×108TU/mL。慢病毒Lentivirus-Foxp3感染DC2.4细胞后Foxp3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Foxp3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慢病毒Lentivirus-Foxp3能有效感染DC细胞。  相似文献   

11.
小鼠N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构建小鼠 β N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稳定转染的NIH 3T3细胞系中NGF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小鼠 β NGF的成熟cDNA序列及其前导序列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中 ,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体。利用脂质体FuGENETM6方法 ,转染NIH 3T3细胞。转染后 72h ,用G4 18筛选阳性克隆并培养至 2 0d。对阳性克隆培养上清中NGF的表达用Westernblot分析并观察该上清中NGF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结果 :β NGF基因在NIH 3T3细胞中获得表达。阳性克隆培养上清能促进PC12细胞突起生长。结论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NGF构建成功 ,NGF蛋白在NIH 3T3细胞中表达 ,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为进一步开展NGF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含有大鼠源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的重组病毒rAAV2-IRES-EGFP/Mn-SOD,检测其在大鼠耳血管纹边缘细胞和耳蜗组织内的表达。方法将大鼠心肌组织来源的SOD基因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中,再以限制性酶切方法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NAV2.0-IRES-EGFP中,最后将其包装为rAAV2-IRES-EGFP/MnSOD病毒颗粒,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MnSOD基因的表达。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nSOD和pSNAV2.0-IRES-EGFP/MnSOD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均检测到MnSOD基因的完整序列,被rAAV2-EGFP/MnSOD感染的耳边缘细胞和内耳组织中MnSOD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耳。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源性MnSOD基因的重组病毒rAAV2-IRES-EGFP/MnSOD,并使其在大鼠耳边缘细胞和大鼠耳蜗组织中成功表达,为抗氧化基因治疗内耳疾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alllastin)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并研究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片段导入质粒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以pcDNA3.1-amastin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RT-PCR分别鉴定pcDNA3.1-amastin的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结果:在细胞膜和细胞内均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表明pcDNA3.1-amastin成功地转入NIH3T3细胞,并在细胞膜和细胞内获得短暂表达。稳定转染的NIH3T3细胞的总RNA经反转录后,用PCR扩增出无鞭毛体蛋白基因,表明获得了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且该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hCAP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提取工具细胞CV-1的m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hCAP基因的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pEGFP-C1表达载体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工具细胞COS-7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最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EGFP-hCAP在NIH3T3成纤维细胞内的定位。结果:hCAP基因cDNA全长克隆到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酶切鉴定片段为3 879 bp,测序证实成功。Western blot检测GFP-hCAP融合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69 000。pEG-FP-hCAP在NIH3T3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周边。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hCAP,融合蛋白在NIH3T3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周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构建携带人NK4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将其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明确转染后NK4表达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从HGFcDNA文库中克隆NK4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NK4,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所获慢病毒(Lenti-NK4)转染hBMSCs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NK4表达。结果显示,所获NK4基因测序后与GeneBank报到序列完全一致,收集、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2×108TU/ml。Lenti-NK4转染hBMSCs后胞膜及胞浆有荧光分布,培养上清中NK4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提示携带NK4的慢病毒能安全、有效地转染hBMSCs,持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6.
背景:腺病毒的表达时间有限,会限制目的基因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量,不利于实验的持续进行,故文章选择慢病毒作为载体,与目的基因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片段进行基因重组。 目的:探讨构建含有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方法。 方法:根据GenBank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序列(NM 145681.1),设计出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Trail-AgeⅠ-F和Trail-AgeⅠ-R,用PCR法从大鼠cDNA文库中扩增出目的基因,AgeⅠ酶切将该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GV218中,产生目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 Lipofeetamine 2000包裹构建的重组质粒和辅助包装载体,3个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产生含有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蛋白的慢病毒颗粒,收集病毒进行滴度鉴定,收集细胞提取蛋白进行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 结果与结论:筛选出的克隆阳性菌测序获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全长861 bp,与GenBank中发表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包装后的病毒LV-mTrail在转染2 d后收集病毒液,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从基因和蛋白的层面均证实携带有目的基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孔稀释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滴度测定法测定结果为2×109 TU/mL。提示大肠杆菌同源重组法能有效和方便地构建出含有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的慢病毒载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免疫毒素DT390-mIP10(白喉杆菌毒素390-小鼠γ干扰素诱导性蛋白1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mIP10基因,并插入到含有DT390基因片段的真核质粒SRα中,构建重组质粒.以PolyFect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重组免疫毒素质粒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了DT390-mIP10的真核表达载体SRα-DT390-mIP10,并在NIH3T3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的DT390-mIP10在体外能有效地杀伤活化的T细胞.结论:免疫毒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DT390-mIP10的构建成功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其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