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方加减,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治疗4周,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另静滴复方甘草酸苷20mLqd,共4周。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52%,有效率为65.21%;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2.50%,有效率为40.00%。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的综合治疗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并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潘南金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潘南金治疗,治疗组(48例)给予地西泮联合潘南金治疗,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P〈0.05);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潘南金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合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半随机法将符合标准的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采用川芎茶调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枸橼酸喷托维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44.74%,愈显率为78.95%,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痊愈率为22.50%,愈显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2.50%。2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痊愈率和愈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茶调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可明显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功能,达到与扶他林相类似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和治疗后21d,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判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别N65.00%、5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和3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脑梗塞致偏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中的疏经调脏法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脑梗塞致偏瘫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疏经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疏经调脏法治疗,对两组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残障率(5.00%)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3.33%)、残障率(3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致偏瘫的患者应用针具治疗中采用疏经调脏法进行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治疗后的残障率,值得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酮通络胶囊治疗中风(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88.88%,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能有效地治疗脑梗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08%,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5%,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4%,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两组的安全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增高,该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心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为50.00,治疗组平均秩次为73.3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88.33%,对照组有效率70.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心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厚朴麻黄汤辨证加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20%(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医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9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治疗,对照组则选择西医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5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来说,选择中医进行保守治疗,其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小,复发率低,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与穴位贴敷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100.0%和63.3%;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96.7%和40.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15),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以显著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显效时间与总有效率两方面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32.6%,对照组复发31例,复发率为72.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较西医治疗更能缩短病程且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添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的西药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经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通过中药能帮助胰岛素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安全性高,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补肺益肾疗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滋阴清热、补肺益肾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观察组总有效率88.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与常规西医方法相比,滋阴清热、补肺益肾中医疗法疗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保障母婴安全,本文就中西医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5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行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先兆流产临床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加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髓芯减压植骨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辨证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辨证治疗和髓芯减压植骨术,比单行髓芯减压植骨术的疗效更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纽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胃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胃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口服阿维A胶囊,外用复方氟米松乳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外涂激素前先外用自拟中药煎剂熏泡手足部,治疗1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8.1%,高于对照组的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3个月后复发率对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