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远航人员干眼症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对干眼症患者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的治疗效果,为我军今后进行远航训练和护航任务期间防治干眼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以参加“和谐使命-2010”任务的远航人员中确诊的干眼症患者84人作为研究对象,经知情同意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42人.依托866医院船诊治平台进行干预和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干预前,干预后7、14、28 d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结果,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以及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间的差异.结果 干预7d后干眼症状明显改善,干预前后及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的BUT、ST和FL评分分别为(5.62±1.61)s、(6.00±1.61 )mm、(3.43 ±0.86)分,干预后第7天分别为(6.12±1.53)s、(6.64±1.19)mm、(3.77±0.66)分.结论 对远航人员中的干眼症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对保证远航人员的眼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烧伤患者的全面干预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常常是意外发生,导致患者机体不同程度的生理损伤,同时也会使患者处于程度不一的心理应激状态,同时烧伤也会给患者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恢复工作等各方面留下诸多后患。因此,对烧伤患者不仅要积极治疗躯体疾患,还要对其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加强康复训练和建立咨询指导支持系统。为提高病人康复期护理能力,有效降低烧伤后遗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我们对2002年至2005年3年间烧伤科收治的192例烧伤病人,采取了全面干预护理策略,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监护人参与的饮食和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体质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中学肥胖初中学生92人及其家庭监护人,进行膳食教育讲座,由家庭监护人协助完成肥胖学生每日的膳食摄入,观察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和各营养素摄入状况,同时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3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的身体形态、血液生化和身体素质等指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肥胖初中生的早餐和午餐的热量摄入比例有所增加(P>0.05);晚餐的热量和总热量摄入明显降低(P<0.01);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明显增加(P<0.01),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肥胖学生的体重、BMI、腰围和臀围均下降(P<0.05、P<0.01);肺活量有所升高,但仅男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和收缩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有所提高(P<0.05);速度和爆发力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监护人参与的饮食和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肥胖初中学生体重,改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胡燕红 《人民军医》2007,50(12):736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2009年9月,我们对心血管病141例进行社区干预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护士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血压,心率及围术期患者配合程度,术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心率和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无一例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致患者不满足。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脂、血压、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脑卒中的发病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危险因素控制率等。结果:干预后患者血脂、血压、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健康知识知晓率、危险因素控制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治疗慢性病效果满意,应在社区推广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社区干预和健康教育方法治疗某社区糖尿病15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选择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50例中,男74例,女76例;年龄43~82岁。大学本科以上60例,大专50例,高中及中专20例,初中以下20例。1.2方法选配2名主治医师、2名护士和1名病案管理员作为固定的管理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徐江 《西南军医》2008,10(4):142-143
癌症患者在晚期往往受癌痛折磨,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情危重,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分析患者的负性心理并针对性地予以护理,有利于稳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情绪,提高生存质量,维护患者自尊。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尤其对癌症患者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的改善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晚期癌症住院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的变化和急诊率、住院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以及患者风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均有显著改善;急诊率、住院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控制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糖尿病的社区干预效果满意,应在社区广泛推广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肠梗阻患者中展开系统性干预技术的价值及对机体心理负担的缓解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并对照70例因肠梗阻相关症状、于入院患者其中35例Ⅰ组展开一般干预,35例Ⅱ组联合展开系统性干预,给予两组疗效及其心理负担改善质量展开对比.结果 35例Ⅰ组总有效率77.14% (27/35),35例Ⅱ组是97.14%(34/35),(P<0.05);给予两组病例SAS计分(焦虑自评表)、SDS计分(抑郁自评表)展开客观比较,(P<0.05).结论 临床对肠梗阻患者展开专业护理时,通过施以系统性干预,可对机体心理负担充分缓解,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干涸时间、结痂时间和VAS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干涸时间和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皮肤愈合情况,并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不同止凝血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的临床干预率和干预有效性。方法 对2022年01月至07月中旬临床实验室的报告情况和临床针对危急值患者的对症干预情况及干预有效性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本实验室目前应用的凝血危急值项目ATPP、PT、D-二聚体和FIB危急值判断界限,对2022年01月至07月中旬每个危急值项目的通报率、通报及时率、临床确认率、干预率和干预有效性五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评估不同危急值在同一界限下不同科室的干预率和干预有效性。结果 凝血四个危急值项目在现有危急值界限下,01至07月中旬危急值平均通报率99.8%、平均通报及时率90.9%。凝血危急值在不同临床科室的临床确认率16.9%~100%、临床干预率24.2%~100%、临床干预有效率28.5%~100%。结论  相似文献   

15.
熊芸 《航空航天医药》2007,18(1):F0003-F0003
精神疾病是指在理化、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下,导致大脑机能紊乱,产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1],典型特征是:社会能力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贪乏和意志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个体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重大负担.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全球位于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证实,超过35%癌症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疲劳等。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心理症状及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基层门诊血脂异常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血脂异常发病呈强势上升。如何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早期的积极干预,在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79例中年机关干部进行了连续5年的血脂监测,旨在对血脂异常患者如何实施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门诊药师核发药品时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干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门诊药房2013年12月收集的65份不合理处方干预登记进行分析。结果用法用量不适宜34份(占52.31%),适应症不适宜17份(占26.15%),处方类别选用错误4份(占6.15%),超说明书用药4份(占6.15%),重复用药3份(占4.62%),医生操作失误2份(占3.08%),溶媒选用不适宜1份(占1.54%)。结论门诊药师进行发药前不合理处方干预,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补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随着免疫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作用的研究,大量证据表明,补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某些以补体为靶点的治疗已进入心血管病防治的初步临床试验,作为一种新的疗法,其效果有待深入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