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方法:通过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别获得与新型冠状病毒及新冠肺炎主题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再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6.R5及VOSviewer对所获得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中文文献4 568篇,英文文献10 048篇,时间跨度为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中文作者间主要为散在合作关系,仅有个别小型合作团体形成;英文作者间有合作团体形成,但团体间合作并不密切。中文文献热点关键词主要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等,英文文献热点关键词主要有"COVID-19 "、" coronavirus "、" SARS-CoV-2 "、" SARS "、" pneumonia"等。结论:疫情防控问题始终是重点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可能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加权TOPSIS法对血必净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中药临床药师科学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应用合理性建立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参考血必净注射液说明书、《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制定血必净注射液合理应用评价细则,并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某院2020年1-12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266份归档病历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266份评价病历中评价得分最低的为"联合用药"(4.51%),评价得分最高的为"配伍禁忌"(100%)、"不良反应及处理"(100%);相对接近度大于90%的有3例(1.13%),介于80%~90%的有183例(68.79%),介于70%~80%的有60例(22.56%),介于60%~70%的有8例(3.01%),小于60%的有12例(4.51%)。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建立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方法糅合了多个评价指标,操作性较强,评价结果科学、直观,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质控水平与用药前置审核规则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血必净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某院隔离病房2020年1月21日-2月24日收治的44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2组同时接受常规抗病毒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50 mL血必净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bi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炎症指标变化,核酸转阴及肺CT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CT病灶吸收有效率及治疗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WBC、L、L%、CRP、铁蛋白)恢复水平及核酸转阴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必净治疗COVID-19普通型可以促进肺部感染病灶吸收并提高疗效,安全性良好,但对炎症指标及核酸转阴率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血必净对应的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选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获取血必净注射液与COVID-19的共同作用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运用Cytoscape软件对网络图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取关键靶点;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GO (gene ontology)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血必净注射液"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采用AutoDock Tools对血必净注射液核心成分与SARS-CoV-2 3CL水解酶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 (ACE2)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筛选出血必净注射液中5种药材对应的270个对应靶点,与COVID-19有52个共表达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60个生物过程,KEGG分析得到112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血必净注射液中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为degree较高的活性成分,与3CL水解酶和ACE2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等成分调节IL6、CCL2、TNF、PTGS2等核心基因参与COVID-19的治疗,同时也说明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显辉  孙晓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21):2236-2239,2243
目的:回顾分析我国药学服务研究的历程,为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机构及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关键词时区可视化和突发性探测。结果:相关机构尚未形成研究集群,学者跨机构合作不强,主要围绕临床药师进行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显著的细分领域,并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研究前沿主要有用药教育、门诊药学服务、药物治疗管理、儿童用药、癌症疼痛等方面。结论:研究机构和学者合作需要加强,研究内容及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热点和前沿需要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及CiteSpace软件探索国内外药物经济学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国内外文献检索平台,检索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国家或地区、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时间演化分析,绘制并比较国内外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国内外文献1 509篇和 1 556篇。国内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的数量远低于国外,缺乏对外学术合作,国际影响力不足。国内发展趋势与国外基本一致,研究热点集中于成本效用分析、模型、健康效用值、质量调整生命年、安全性、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等。热点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为主。结论:虽然国内药物经济学评价起步较晚,但紧随国际发展趋势,各类评价方法、模型及热点疾病逐渐爆发并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综合药学照护方法,搜集、分析COVID-19病例临床特征,为建立分级药学监护及重点药学监护对象提供支持。结果: 根据研究标准,最终纳入10篇文献及40例死亡病例研究。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合并疾病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重症患者多于非重者患者(P<0.001)。死亡病例中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占35%。以此提出分级药学监护标准、主要监护项目和具体实施细则。并对使用降压药、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肿瘤用药的患者进行重点药学监护分析。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药学监护是一项专业性强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潜在靶点及分子机制,为揭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网络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获取血必净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通过ETCM、TCMSP及Targetnet在线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CTD及OMIM数据库获取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靶点;整合分析获取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采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的互作关系;通过Enrichr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及作用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最后采用iGEMDOCK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血必净注射液中活性成分30个,可作用于222个靶点,进一步分析其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17个核心成分与18个核心靶点,主要作用于甲型流感,NF-κB、HIF-1及VEGF等信号通路。发现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羟基红花黄色素A、绿原酸及丹酚酸B等。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为其治疗COVID-19潜在网络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芬太尼类药物与相关咳嗽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进一步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发表的所有有关芬太尼类药物与咳嗽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9年9月1日。运用BICOMB-2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统计,得到高频主题词的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利用gCLUTO 1.0进行聚类分析,利用NetDraw 2.089绘制社会网络图,并利用UCINET 6.212进行中心度分析。结果: 共纳入261篇文献,刊载在100种期刊上,其中美国、英国发文最多;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作者中,有两位来自中国。得到了相关研究领域的5个研究热点:1.芬太尼类药物与通气道的建立与去除;2.呛咳反应与相关因素分析;3.剂量控制与不良反应。4.芬太尼类药物与术后镇痛;5.复合麻醉与临床应用。结论: 芬太尼类药物与相关咳嗽的研究在近十年发文量呈直线上升,我国在作者发文量排名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可借鉴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进一步研究该领域,最终促进临床安全规范化应用芬太尼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上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从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依据及用药监护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了合理的用药及监护建议。结论:利巴韦林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临床应用中注意加强药学监护即可,但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其最佳使用剂量、疗程以及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国内外互联网药学服务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进一步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发表的有关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的文献,采用BICOMB 2.02软件对纳入的中英文文献分别进行提取和统计,并生成高频关键词的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利用NetDraw 2.089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绘制社会网络图,并利用Ucinet 6.212软件对网络进行中心度分析;利用gCLUTO 1.0软件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关于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的中文文献159篇,互联网药学概念最早出现于2000年;英文文献纳入62篇,相关研究最早发表于1999年;发文量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国药房》和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确定了当前关于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的6个主题:互联网药学服务在社区慢病患者中工作模式的研究、移动互联网平台在药学咨询服务中的研究、云药房(网上药店)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研究、互联网药学实践在药师或临床药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发展对药师的影响研究。结论 该研究全面深入分析了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催化加速了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发展,在疫情防控新形势和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伴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互联网药学服务也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香连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PubChem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及SwissTarget Prediction平台查询香连片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基因;根据大于2倍中位数的节点度值(degree)为条件,筛选香连片关键活性成分,并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绘制关键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及PHARMGKB疾病数据库,以"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及"SARS-CoV-2"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疾病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进行交集,得到共同靶点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STRING网站对共同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位(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利用CB-Dock网站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及抗病毒化药和SARS-CoV-2 3CL水解酶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香连片共得到41个活性成分,其中16个关键活性成分,并与疾病靶点相交得到24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及其所参与的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别为125条、16条及24条;KEGG富集得到94条通路,其通路多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有关,主要有PI3K-Akt、Ras、HIF-1、MAPK、NF-kB以及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得出黄柏酮、氧化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豆甾醇等多种成分与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的对接亲和力均强于2种临床化学药物(阿比多尔及利巴韦林)。结论:香连片多是通过作用于MAPK家族、IL1B、NFKB1、CASP3、CCL5、TNF等靶点因子来调节PI3K-Akt、MAPK、NF-kB及TNF等炎症免疫通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COVID-19的多种生理过程,从而对COVID-19有一定治疗作用;在中药成分上,黄柏酮、氧化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豆甾醇、吴茱萸酰胺类成分等可以很好作用于COVID-19治疗中涉及到的2种关键酶(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故这几种中药单体成分有作为治疗COVID-19的新药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梳理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外药学服务领域文献,对比国内外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药学服务”“新冠肺炎”为主题词,检索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外药学服务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国内纳入547篇文献,国际纳入407篇文献。美国、沙特阿拉伯、中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国内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外发文最多的机构是Marmara University。(2)国内排名前3的聚类类别为:安全性、互联网、诊疗方案,国际排名前3的关键词聚类类别分别为:药剂师、社区药房、心理健康。(3)国内排名前3的突现词为:互联网、门诊药房以及药学门诊,国际的突现词有:医院药房服务、药学服务及社区药房。结论:国内外共同的研究方向是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性、药物供应,国内更侧重患者的诊疗方案,国际以药房管理、服务与社区药剂师为主。国内药学服务多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薤白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上检索和筛选薤白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OMIM数据库和CTD数据库搜集疾病靶点;找出薤白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共有交集靶点,分子对接软件SYBYL验证薤白活性成分与交集靶点结合活性。然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薤白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筛选获得薤白活性成分10个,治疗疾病作用靶点19个。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17个靶点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IL6、TNF、NOS3、CCL2、VEGFA、SOD1、CAT与10个及以上蛋白存在互作关系。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上述靶点主要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过氧化物酶体、HIF-1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IL-17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23条信号通路有关。结论:薤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控流体剪切应力、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热毒宁与血必净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生物学意义,探讨其“同病异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热毒宁与血必净的成分和靶点。采用GeneCards筛选COVID-19相关的蛋白,利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分别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Cytoscape的ClueGo工具和分子对接先后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和验证。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两方共有成分包括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植物甾醇等,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对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主要蛋白酶(3CLpro)有一定的结合能力;血必净中含有65个特有成分,热毒宁中含有24个特有成分。这些成分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胱天蛋白酶3(CASP3)、白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8等关键蛋白,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结论:热毒宁与血必净由于组方差异,在抗COVID-19靶点方面既有相同也有不同。本研究通过对其靶点和通路的分析,初步阐明了两方对COVID-19“同病异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并探讨近10年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 (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检索所有关于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文献。以“中药熏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为检索词,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借助Microsoft Excel、IBM SPSS Statistics 23.0、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处方进行用药频数分析、四气五味分析、聚类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王荣教授临床经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共检出文章108篇,符合纳入标准文献42篇,涉及中药90味,6味高频中药依次为黄柏、苦参、蒲公英、金银花、甘草、大黄,以清热药为主,性味归经以苦寒、归肝经药物居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高频药物可分为7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为黄柏-苦参为常用药对。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以“清热祛湿,排脓解毒,活血止痛”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