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服中药。两组分别治疗三周后,比对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疔组96.1%,对照组80.4%,(P〈0.05)皮疹消退时间及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显著疗效,病程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14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3.8%,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6.8%,总有效率为84.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敬爱  张瑛 《山西中医》1999,15(1):27-28
采用中药辨证分型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4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38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7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84%。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复发率低,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治愈率46.0%,总有效率80.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好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而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5.
王建玲  罗国兴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55-2656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化瘀汤结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毒化瘀汤,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较之单纯西医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洪涛 《河南中医》2010,30(11):1113-11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疏风益肾汤,日1剂,水煎2次分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5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孙艳淑 《四川中医》2013,(11):90-91
目的:观察中药银翘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银翘地黄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在皮疹、关节肿痛、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银翘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分为五型辨证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主为71.9%,有效率90.7%;对照组治愈率为51.6%,有效率为64.5%,两组治愈率、有效率经x^2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青紫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25例单用西药,治疗组123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青紫汤治疗,两组均1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药联合青紫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并外用西药雾化吸入,对照组单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56例有效率91.0%,对照组52例,有效率71.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纯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慢阻肺(COPD)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156例接受住院治疗的慢阻肺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性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痰液净化及液体疗法,必要时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清金汤150ml/次,每日3次,温服,10d 1疗程。结果:1疗程后,治疗组在血常规、血黏度、胸片、肺功能及主要症状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Х^2=7.93,P〈0.005)。结论:补肺清金汤有扶正增免作用,能有效阻断炎症瀑布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细胞的免疫损伤、加强抗生素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对于改善慢阻肺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人远期预后,增强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联合用药状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提取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诊断用药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联合用药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643例冠心病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心绞痛308例(占47.90%)、心力衰竭238例(占37.01%)、急性心肌梗死97例(占15.09%)。年龄29~91岁,平均(64.39±12.44)岁;男性417例(64.85%),女性226例(35.15%)。患者住院天数1~48 d,平均住院(12.15±5.82)d。主要并存疾病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4~6种疾病共存为多见。共计应用西药2~33类,77种,平均(7.54±3.83)类,(16.38±7.31)种。513例(79.78%)患者使用了中成药,总计79种,单个患者使用3~18种,平均使用(10.68±4.21)种。376例(58.48%)患者服用了中药汤剂,中药汤剂药味4~50味,平均(16.18±6.37)味;联合用药(包括中药、中成药、西药)数2~60种,平均用药(18.49±9.24)种,77%以上的患者使用了5~26种药物。结论:冠心病常多种疾病并存,联合用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策略,药物联合应用的交互作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对上消化道出血(UGIH)的作用。方法:将10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内镜直视下喷洒凝血酶治疗,观察组50例加用中药复方石榴皮五倍子诃子液。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38.00%、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和治疗组治疗后第1d继续出血人数分别为15例、18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d继续出血人数分别为9例、15例,第3d为4例、10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治疗组止血时间分别为(31.45±4.32)h、(50.25±6.68)h;住院时间分别为(7.02±0.53)d、(9.86±2.14)d;输血量分别为(15.20±3.16)U、(28.78±4.54)U。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患者均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内镜直视下喷洒中药复方石榴皮五倍子诃予液可明显缩短UGIH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继续出血率和输血量,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伟  董洪珍  肖曼  谢慧文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63-1764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对后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抗结核药物+胸腔穿刺抽液术),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酌情治疗1~3周.之后治疗组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活血化瘀中成药,对照组只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酌情治疗7~9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发热,咳嗽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胸胁痛、气促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VC、VC均显著提高(P< 0.05),FEV1/FVC%下降(P<0.05);治疗组VC、FEV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的中药能显著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医证候,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均采用阿糖腺苷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辨证加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0%、99.0%,对照组分别为61.2%、96.9%,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4.90±1.11)d和(5.34±1.6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 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54例和对照组 52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颗粒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24h尿蛋白(24hUT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4hUPE、BUN、Scr水平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 24hUPE、BUN、Scr水平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有效率为 71.2%,治疗组有效率为 8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24,P<005);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1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且能减少蛋白尿,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毕保洪  李伟  李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813-1815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方法 将ABP患者123例,采用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急诊内镜治疗,治疗组在内镜治疗基础上联合分期辨证中药口服、腹部外敷及穴位针刺和穴位药物注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采集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的时间,白细胞、血尿淀粉酶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为79.03%;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的改善、血液常规生化检查指标的恢复及患者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联合内镜治疗ABP疗效可靠,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150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4天的治疗,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44例为对照组。疗程30d。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20例,改善30例,基本无效6例,有效率89.3%;对照组显效10例,改善20例,无效14例,有效率68.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21例,改善17例,无改变18例,有效率67.9%;对照组显效10例,改善12例,无改变22例,有效率50.0%。两组疗效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RA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布洛芬及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独活寄生丸治疗,30 d为1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