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绝经,它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随着人们寿命的提高,女性约有30年的时间是在绝经以后度过,也就是说,一生的1/3的时间是在绝经后。在人口大国的中国,目前已有1.6亿的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因此女性朋友要了解这一时期,正确对待和重视更年期及绝经期的保健和科学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更年期妇女提供良好的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服务,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平稳度过更年期。方法上海市某区妇婴保健院于2016年3-5月,分别在该区3个街道举办更年期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由居委动员社区更年期妇女参加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3份,回收率86.5%。调查对象在讲座结束后对更年期保健的态度较讲座前有一定的改善,并且活动结束后调查对象的保健知识正确率较活动前均有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很高,易骨折及身材变矮"、"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正确使用激素疗法有利于缓解更年期各种症状"、"更年期是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及卵巢癌的高发年龄"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更年期妇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改善其态度、认知状况,树立健康观念,对提高妇女老年生活质量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的一个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在更年期,妇女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数妇女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数人由于更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扰,影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刘永庆   《家庭医学》2005,(16):60-61
健康的体质、细腻柔嫩的皮肤,靓丽的容貌,有规律的月经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志。然而,现在妇女性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在更年期后度过。因此专家强调,更年期的变化,以及更年期的身体保健议题,的确值得大家多一份关心。  相似文献   

5.
妇女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将在绝经(更年期最突出的表现)后度过。因此,必须重视和做好更年期不同时期的预防和保健措施。据专家介绍,更年期保健应当注意以下10点:  相似文献   

6.
女性更年期的医学名称叫“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潮热、激动、心烦意乱、紧张、抑郁等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不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还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更年期妇女都会发生“更年期综合征”。通过合理饮食、心理、运动等生活调养,可以减轻更年期的不适症状,顺利度过这个人生中的“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7.
更年期(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个时期,是妇女从成年期步入老年期必须经历的阶段。1976年,在第一届国际绝经学术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更年期综合征的定义。1994年6月4日在日内瓦召开的有关20世纪90年代绝经研究进展工作会议,建议停用“更年期”一词,改为“围绝经期”。由于多数学者习惯用更年期,因此“更年期”一词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心理疗法在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更年期是妇女一生中很苦恼的一个阶段,需要他人同情、帮助和理解,使其安全、平稳地度过此期。笔者在多年的妇女医疗护理工作中,通过与更年期妇女的接触和交谈,深刻体会到妇女更年期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单靠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如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治疗和护理,则会使大多数妇女顺利地度过更年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9.
更年期是女性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雌激素下降引起一系症状.咸宁市妇幼保健院于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城乡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就其症状采用三种不同性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女性从出生到进入老年,生理上要经过几个阶段——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医学上的围绝经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更年期,这一阶段是女性从生殖功能旺盛状态向老年衰萎过渡,卵巢功能由成熟走向衰退直至终止的时期。据统计,我国妇女绝经年龄平均为49岁,40岁以前绝经称为早绝经,也就是卵巢早衰。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及绝经后数年。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首先表现为月经开始不规律,多数表现为月经错后,经量减少,然后逐渐过度至绝经。绝经在医学上是一个回顾性的概念,指月经已经停止一年以上,最后的一次月经被称为绝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的健康及保健情况。方法选择该市2012—2014年40岁及以上的更年期女性600例,使用自制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表,对其更年期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该组女性更年期进行定期体检的占83.48%,知晓女性更年期的占69.77%,对更年期进行心理调节的占59.22%,进行饮食调节的占47.45%,针对更年期进行保健的占60.28%。结论对女性开展更年期健康教育,使其做好自我调适,顺利地度过更年期,对其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是指生命从成熟期向衰老期过度的时期,从某个角度来说,更年期是性腺功能从开始衰退以至逐渐消失的时期。更年期不分性别,男女都有,不过男性发生时间要比女性晚些,大多数男性都能安稳度过更年期而毫无自觉症状,相对而言,女性更年期症状比较明显,因此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金玲桂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35-1637
女性一生中约有1/3,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在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度过的。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造成雌激素不足,绝经后的妇女会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激素补充治疗对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与负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该文肯定了激素补充治疗(HRT)对绝经期妇女的益处多于不良作用,强调每年评估利与弊,不断总结应用HRT的特点,扬长避短,为绝经期保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婚育与健康》2014,(4):10-10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的一段时间一更年期综合征多好发于40~50岁之间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烘热、出汗、胸闷气短、心悸、眩晕、血压忽高忽低、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容易激动等症状。本刊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白文佩做客微访谈,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关怀更年期女性健康。本期选录微访谈的部分精彩内容与更多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5.
妇女更年期水肿与体内激素变化的关系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更年期不明原因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为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 ,我们分别测定了更年期水肿妇女、更年期无水肿妇女及同龄正常月经周期卵泡期妇女血泌乳素 (PRL)、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皮质醇、T3、T4 浓度 ,并对有水肿妇女予以溴隐停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更年期妇女均绝经在 1年以上 ,其中更年期水肿妇女 2 6例 ,平均年龄 (45 4± 1 2 )岁 (41~ 4 8岁 ) ,更年期无水肿妇女 30例 ,平均年龄 (44 6± 1 7)岁(40~ 4 8岁 ) ,及正常月经周期卵泡期妇女 (对照组 ) 30例 …  相似文献   

16.
更年期又称为绝经期,是指女性由中年进入老年的过渡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中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3.7岁。更年期是指女性45—60岁这个年龄段。这段时期,由于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会引起各器官系统出现一些综合症候群,也叫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包括潮红、出汗、头痛等血管舒缩症状;因骨量丢失出现的腰酸背痛、小腿抽搐等。  相似文献   

17.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原因调查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一般绝经期年龄在45—55岁之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情绪不稳定、阵发性潮热、头晕、火眠、心悸、抑郁、暂时性血压升高等。约75%的更年期妇女出现轻度不适症状,不需治疗,约5%-20%的人症状较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关心更年期妇女的心身健康,了解和掌握其症状发生的原因,及时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使她们顺利度过更年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激素替代治疗(HRT)是针对更年期妇女体内低雌激素环境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言的,国外自50年代以来的研究认识到HRT非但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效,且对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有防治作用。HRT的目的在于将绝经前后,尤其是绝经后的潜在的不健康状况减低到最低程度,以提高生活质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一过40岁,往往由于卵巢激素泌异常,而导致绝经前后的更年期生理功能紊乱及绝经后的高血脂、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症的发病率增加。为预防和控制中、老年妇女易患病,本文就激素替代疗法、营养管理、生活指导及运动疗法等防治对策与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多年来对更年期综合征防治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健康教育是延缓和对抗老化、减轻更年期综合征的最好方法大部分妇女绝经后的时光已占全部寿命的1/3。因此,对抗生命老化,延缓更年期的到来,预防和减轻更年期综合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已成为妇女保健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