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春艳  贺亚丽 《当代护士》2021,28(10):119-122
目的 探讨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某院收治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在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根据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出院时患肢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规范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肢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规范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能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有效性及满意度,促进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180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于术后24h进行渐进式患肢锻炼,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及自我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肢功能的障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陆瑶  徐寅  周峥  杜萍  刘莉 《中国康复》2018,33(2):122-125
目的: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工作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的患肢功能锻炼手册。通过护理手册在临床的应用研究来探讨护理手册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乳腺外科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由责任护士在床边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利用《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0d、1个月,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能规范康复锻炼的步骤及方法,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同时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手册的设计和临床应用可以作为乳腺外科开展术后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的指引,促进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76例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理活动、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能力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自理活动、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能力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能力,从而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充分调动乳腺癌术后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改善肩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16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徒手锻炼的方法进行锻炼,观察组术后根据徒手锻炼的原则,采用自制患肢功能锻炼带,协助患肢分阶段练习。观察2组患者在锻炼的主动性、术后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等方面有无差异,进行r检验。结果术后观察组在指腕肘关节功能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2个月生活自理情况、患肢肿胀麻木、患肢抬高受限、患肢不能外展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防止瘢痕挛缩,最大限度地恢复患侧上肢功能、缩短康复时间;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清洗.为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充分调动乳腺癌术后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改善肩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将216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徒手锻炼的 方法 进行锻炼,观察组术后根据徒手锻炼的原则,采用自制患肢功能锻炼带,协助患肢分阶段练习.观察2组患者在锻炼的主动性、术后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等方面有无差异,进行χ2检验. 结果 术后观察组在指腕肘关节功能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2个月生活自理情况、患肢肿胀麻木、患肢抬高受限、患肢不能外展方而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自制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防止瘢痕挛缩,最大限度地恢复患侧上肢功能、缩短康复时间;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清洗,为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的锻炼(康复组)及88例未曾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减轻患侧上肢的水肿情况,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手术是乳腺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易引起患肢肌肉力量下降及抬举、外展、环绕等功能受到限制,严重时可导致肌肉失用性萎缩、肩部僵硬、关节强直、上肢肿胀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手术后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科学、规范的功能锻炼对患肢功能康复至关重要。2008年3月,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特点,制订了乳腺癌患者康复期间的功能锻炼路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措施。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康复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肢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苟晓梅 《上海护理》2011,11(6):35-37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量化功能锻炼和常规功能锻炼的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按照量化功能锻炼,对照组按照常规功能锻炼方法进行锻炼。于术后12周评价两组患者患肢肩关节活动功能和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肢肩关节活动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通过量化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患肢肩关节活动度和减轻患肢水肿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分为3个阶段,卧床期、下床活动期和术后第二周至出院前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中,患肢功能锻炼效果:优47例(90.4%),良3例(5.8%),差2例(3.8%),未1例出现疤痕挛缩。结论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活动不宜过早,避免患侧过度劳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肢量化功能锻炼和常规功能锻炼的差异。方法 将50例乳腺癌患者按方便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按照量化功能锻炼,对照组按照常规功能锻炼方法进行锻炼。于术后12周评价两组患者患肢肩关节活动功能和水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肢肩关节活动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通过量化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患肢肩关节活动度和减轻患肢水肿情况。  相似文献   

13.
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进行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报告对4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根据病情特点及个人状况采取2种锻炼形式,即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用非参数法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锻炼15天,30天,与锻炼前比较,患者在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等方面均有明显好转.认为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加速患肢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自行研制的手爬墙工具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规范该器械的制作规格、应用流程,推广该器械的使用,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护士应用自制的手爬墙工具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通过与传统的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的对比,记录应用新的手爬墙工具后,患者在患肢功能和肌力的恢复情况、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度等指标上改善是否存在优势。结果经统计发现,应用手爬墙工具辅助患肢功能锻炼后,患者患肢功能和肌力的恢复情况、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度等指标均较应用传统锻炼方法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的乳腺癌术后手爬墙工具不失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所必需的专业器具。该技术使用方法简便易掌握,锻炼效果直观,从而让护士在术后康复护理中有章可循,能动态掌握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2种三角枕的叠放、脚踏点的画制及新脚圈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由厂家提供成品三角枕,再将其进行改进,在三角枕上画制脚踏点并按功能位的不同,采用不同角度进行摆放,确保患肢外展中立位的放置,维持了踝关节屈曲的有效角度;将脚圈改进为患者自己用手牵拉脚圈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的结构,患者自行掌控患肢功能锻炼的速度和时间,增加功能锻炼的趣味性,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避免了足后跟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避免了功能锻炼时床褥垫子和气垫床向后滑移,节省了护理劳动力,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自我手拉足部多功能锻练器”的研制与应用。方法 将228例骨科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14例。观察组使用“患者自我手拉足部多功能锻炼器”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使用绷带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2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患肢膝关节屈伸功能、患肢踝关节与足趾功能、患肢髋关节活动)、患肢肿胀及患肢疼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的病例高于对照组、患肢肿胀与患肢疼痛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骨科卧床患者使用“患者自我手拉足部多功能锻炼器”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既能愉悦心情,又能达到休闲、治病一体化,充分体现患者的自身价值,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患者痛苦,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通过社区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家庭访视,对出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行持续24周的干预,并针对患者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具体指导。结果:实施家庭访视后,有93.33%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好,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明显好于未进行干预的患者。结论: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干预,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程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萍  赵娜 《天津护理》2011,19(3):133-134
目的:了解系统化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患肢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系统化功能锻炼的综合护理,对此功能锻炼前、后患肢疼痛、麻术,以及肌肉麻痹的效果的变化。结果:系统化功能锻炼可明显减轻患肢疼痛、麻木,改善肌肉麻痹(P〈0.01)。结论:系统化功能锻炼对临床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患肢恢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抬高患肢70-80°及量化功能锻炼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的影响。方法将87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抬高患肢20-30°或平心脏水平,关节屈伸功能活动;实验组患肢抬高70-80°并进行量化功能锻炼和患肢按摩。比较两组患肢肿胀情况。结果术后第1d两组患者患肢示指、中指、环指第2节指围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d两组患肢示指、中指、环指第2节指围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抬高患肢70-80°和进行量化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根治术因切除患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切除范围较广,术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肢的功能障碍,早期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对于提高患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效率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