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宏  李琳 《天津医药》1989,17(7):397-400
本文应用直接酶标法,在120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穿组织中发现13例 HDV 抗原阳性,进一步证实我市有 HDV 感染。本组病例也显示在慢性 HBsAg 携带者中如有重叠 HDV 感染,是造成重症乙型肝炎的原因之一,也是发展成慢性肝炎的一个条件。为此,必须加强对慢性HBsAg 携带者的防治,以阻止 HDV 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丁型肝炎病毒(HDV)重叠感染后血清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和肝功能变化。方法对312例HBsAg携带者,用ELISA法检测HBV和HDV免疫血清标志物(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DVM:HDAg和抗-HD),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312例HBsAg携带者血清HD-VM检出率为9.94%,其中男性HDV感染率为10.38%,女性HDV感染率为9.30%,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复制活跃组HDVM检出率为3.76%,较HBV复制缓慢组HDVM检出率19.05%明显低(P<0.001)。HBV重叠感染HDV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83.7±81.9)U和(64.6±66.5)U,均明显比未重叠感染HDV患者ALT(27.7±13.5)U和AST(25.3±14.2)U高(P<0.001)。结论HBV重叠感染HDV后,HDV复制会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促使HBeAg阴转,使肝脏功能明显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3.
1979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在我省普查6738人,查出HBsAg阳性者989人,阳性率14.68%,故我省属乙肝高发区。为了观察HBsAg携带者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的远期动态变化及其转归规律,我们于1983年底开始对HBsAg无症状携带者及HBsAg阴性健康者进行4年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有散在性和地方性感染两种形式.现在研究认为,HDV是缺陷病毒,其衣壳为HBSAg,从而决定了HDV只能感染HBSAg阳性者,而我国众多的HBsAg携带者,都是HDV的攻击目标。为了解丁型肝炎病毒(HDV)在我地的感染状况与乙型肝炎的关系.我们对1000名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被检标本均来自佳市传染医院1991-01~1999-06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其中男750例,女25O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6个月~72岁。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5.
高仕卿  沈启明 《河北医药》1991,13(5):314-315
在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混合或重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简称HDV)所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丁型肝炎(HD),日趋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丁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本组实验对唐山市区及县区1989年以来就诊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300例和HBsAg阳性的  相似文献   

6.
1979年,我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现HBsAg阳性率达7.65%(R PHA),据此估计全省约有二百万左右HBsAg无症状携带者。为了解HBsAg携带者的动态变化及造成的长期危害,进一步为乙肝的预防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在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题委员会的统一布署下,于1983年9—11月对我省1979年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中查出的HBsAg携带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观察内容: (一)对1979年我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时,7个调查点(贵阳市、遵义市、毕节、独山、玉屏、天柱、道真县)发现的380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动态变化,包括转阴、持续携带以及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 HBsAg 携带者没有症状,但是对其接触者的健康有明显的威胁。此外,HBsAg 携带者有发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危险,目前认为,尚无确切的方法治疗或消除 HBsAg 携带状态。1982年问世的乙型肝炎疫苗给 HBsAg 携带状态的消除带来了希望。从 HBV携带者血浆提纯的 HBsAg 疫苗,没有完整的感染病毒,试验证明,这种疫苗高度有效。有相当数量接受疫苗者在开始接种疫苗时就是 HBsAg 携带者。令人惊奇的  相似文献   

8.
1.HBsAg在初感染的乙型肝炎病人血中最早出现,因此对早期诊断极为有利;同时它在乙肝病程中持续时间较长(至少3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因此容易检出。可是HBsAg携带者亦可感染其他病毒(甲肝病毒、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而引起了急性肝炎,就难以鉴别。2.确有一部份乙型肝炎病人测不出HBsAg,怎么办?例如急性乙型肝炎处于窗户  相似文献   

9.
丁型肝炎病毒(Delta agent 或δ—因子)的发现使我们对慢性HBV感染以及发展成为严重的肝损害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HDV是一种可传染的、有缺陷的、嗜肝的独特RNA病毒。它的出现和复制主要依靠HBV的复制。HDV外层有HBsAg,核心有δ-因子。因此,δ-病毒感染只能发生在具有HBV感染的患者,既可与急性HBV感染同时存在(并存感染),也可在慢性感染后再感染(重复感染)。血清中高滴度δ-抗体或肝标本内出现δ-抗原,即可作出慢性δ-感染诊断。慢性乙肝重复感染δ-病毒时常可并发急性肝炎,同时可使肝组织恶  相似文献   

10.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继甲、乙及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以后发现的新型,我省是否存在HDV感染过去并不知道。为了进一步规划肝炎的防治,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我们首次发现在贵州省人群中确实存在有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初步加以报道。以后又进一步加以调查,现将我们对484份HBsAg阳性血清进行抗—HD检测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孕妇豳生期感染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临床类型HBsAg阳性母亲,其临床表现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母亲在孕期后3个月患急性乙肝,尤其是怀孕晚期发病,其婴儿HBsAg阳性率可高达60%;二是母亲为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丁肝病毒(HDV)感染与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的关系,探讨HBV与HDV在重叠感染时的相互作用。方法:对抗HDV-IgM阳性的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乙肝二对半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HDV阳性患者中,HBV复制活跃的感染模式为63.7%,HBV复制缓慢的感染模式为26.5%,HBV五项均阴性的感染模式为8.9%。结论:HDV的致病机理复杂,HBV复制活跃者比HBV复制缓慢者更易感染HDV病毒,且HDV感染不影响HBV复制。  相似文献   

13.
<正> Blumberg等发现HBsAg以来,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了进一步了解,现就HBV的感染标志的临床意义加以介绍。一、HBsAg检查:HBsAg系HBV感染的标志,在体内保存的时间可从几周到数年。血中检出HBsAg见于:肝炎的急性期;慢迁肝、慢活肝;肝炎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HBsAg携带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①乙型肝炎感染潜伏期HBsAg携带者;②慢性HBsAg携带者(HBsAg持续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出情况。方法对3243例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HBV-DNA。结果 3243例孕妇中,血清HBsAg阳性241例,HBsAg阳性的孕妇血清中LHBs阳性率高于HBeAg。135例HBV-DNA阳性孕妇血清中,LHBs(OD值)与HBV-DNA拷贝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1例HBeAg阳性标本中,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1.5%、93.0%,170例阴性标本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0%、40.6%。24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LHBs与HBV-DNA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4.7%。结论 LHBs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LHBs较HBV-DNA更能敏感反映HBV的感染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15.
1979年8月~1980年2月在本省病毒性肝炎调查中对1093例HBsAg 阳性者进行了e 系统检测。e 抗原检出率为31.93%,e抗体为16.4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章对我省人群中乙型肝炎e 系统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首先应对滴度≥1∶256的HBsAg 携带者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HBsAg),HBsAg持续阳性者又叫病毒携带者。在社会人群中大量慢性持续病毒携带者,大部分来自HBV阳性的母亲;对出生的婴儿多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转为HBsAg阳性。70~90%成为HBV慢性携带者。所以应重视母婴的乙肝传染。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最好的方法为联合免疫法:即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两种联合应用。免疫对象主要是HBsAg阳性孕产妇的婴儿,特别是e抗原阳性的孕  相似文献   

17.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约有60%的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有10%以上的人群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也就是说我国约有HBsAg阳性携带者1.5亿,每年有200多万例的急性肝炎发生,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数约35万,每年用于乙肝治疗的费用高达300~500亿元[1,2].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无症状HBsAg携带者家庭成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62.10%,而健康对照家庭成员HBV感染率为45.94%,两者有明显差异,说明无症状携带者在家庭内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此外,还对携带者血液HBsAg滴度与HBV家庭成员感染间的关系及唾液HBsAg阳性者在HBV感染中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西藏民族学院藏、汉族学生进行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检测。依据各项判断指标,藏族青壮年HBsAg阳性率20.4%,汉族,7.3%,藏族HBV感染显著高于汉族。但现患率接近,藏族5.1%,汉族5.2%。藏族男性HBsAg阳性率21.4%,女性16.9%,P>0.05,无明显性别差异。初步探讨其原因。血清学检测还证实了HDV的存在,与国内报告相符。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其中HBV感染的流行最为猖獗。世界上估计有2亿人患有慢性HBV感染,其中25%最后死于HBV感染有关的疾病。HBV和HDV感染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HCV的疫苗至今还没有研制成功。消除病毒对控制慢性病毒性肝炎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