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12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周内的疼痛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疼痛发生率为13.2%、3个月后成功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12.8%、94.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36、2.48,P>0.05).结论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相似,一次法根管治疗为慢性根尖周炎提供了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H—plus糊剂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172例,共186颗患牙,随机分成实验组(AH-plus糊剂组)93颗牙和对照组(碘仿氢氧化钙糊剂组)93颗牙,观察两组病例术后1周及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早期疼痛发生较少,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H-plus充填后1年的有效率为96.70%,优于对照组的82.22%。结论AH-Plus糊剂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其临床疗效优于碘仿氢氧化钙糊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染性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芜湖市中医医院2009年2月到2010年6月之间收治的43例采取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牙髓坏死和慢/急性根尖周炎患者(75颗患牙)和同期的47例采取感染根管二次性根管治疗的牙髓坏死和慢/急性根尖周炎患者(83颗患牙)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率与对照组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临床中采取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牙髓病及无瘘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有牙髓病及无瘘型根尖周炎需要作根管治疗的前牙400颗,随机分成两组:一次法组和多次法组,每组200颗.一次法组为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多次法组为采用根管治疗术多次法.比较治疗3个月及半年的疗效.结果:根管治疗一次法在术后3~5d内出现剧烈疼痛15例,轻微不适10例,根管治疗多次法术后1周无剧烈疼痛,出现轻微不适10例,3个月复查,根管治疗一次法成功193例,根管治疗多次法成功196例.结论: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0.05).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是治疗前牙牙髓病较无瘘型根尖周病省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镍钛机用根管预备器械一次法和两次法根管治疗术后反应和短期疗效,评价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前景。方法用镍钛机用根管预备器械将临床诊断为牙髓炎的患牙分别在一次疗程内完成根管治疗和充填,与两次疗程完成的类似患牙效果比较。临床观察主要指标有术后回访患者自评、临床检查、术后X线片。结果患者术后2周和术后3个月一次组与两次组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镍钛器械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然  李风和  高瑛  翟秀英 《河北医药》2011,33(4):545-546
目的评价微波技术用于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患有牙髓炎、尖周炎、牙髓坏死等患牙249例,分成试验组126例,对照组123例,2组均在初诊时即用常规ProTaper手用镍钛手动锉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全工作长度,试验组预备后根管内应用微波消毒后直接使用碧兰糊剂根管充填,对照组根管预备后封氢氧化钙糊剂10d后复诊,再使用碧兰糊剂充填,比较2组治疗后初期72h、1周患者疼痛反应情况及术后1、3、6个月疗效观察。结果 2组术后72h中、重度疼痛,牙髓炎与牙髓坏死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尖周炎患者2组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2组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1~3个月)疗效观察,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远期(6个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可有效预防根管治疗过程的期间痛,一次性根管治疗,简便易行,减少复诊次数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对300例患有牙周病及牙髓病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多次根管治疗,1年后回访。结果: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疗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情况下,一次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感染根管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急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20颗,随机分成实验组(64颗)与对照组(56颗)。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牙的治愈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根管治疗术后,两组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8%(60/64),对照组有效率为94.6%(53/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取得与传统根管治疗同等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一次与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及外伤漏髓患牙的疗效,以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可靠性。方法选140例急性牙髓炎及外伤漏髓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于就诊当天用热牙胶充填法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根管治疗术分次(2次或2次以上)完成根管治疗,术后2 d、7 d进行复诊检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疼痛情况,6个月随访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比较其成功率。结果多次根管治疗组术后2 d疼痛发生的例数少于一次法治疗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远期治疗效果与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术相当,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可以避免治疗后疼痛,且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牙髓炎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术。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成功率为95.0%,对照组成功率为80.0%,治疗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发生不良反应15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髓病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红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82-183,188
目的研究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7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测压法填充根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疼痛消失状况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O.05)。实验组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P〈0.05)。结论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测压法填充根管相比,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管-塑化联合治疗中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36例中老年人患有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牙内吸收和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358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行常规根管治疗,对实验组则根据每个牙齿各根管的不同情况,采用根管-塑化联合治疗,观察2年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0.0%,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1.4%,对照组和实验组治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塑化联合应用是治疗中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TF镍钛锉(下称TF锉)在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老年人磨牙146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颗牙,分别采用TF锉和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在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填充效果和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平均时间:试验组4 min 5 s,明显少于对照组10min 40s(P<0.05);试验组无根管偏移及台阶形成,更好地保持根管的解剖初形,对照组有4例台阶形成;术后疼痛发生率试验组10.9%,明显低于对照组32.8% (P<0.05);根管适充率试验组93.2%明显高于对照组80.8%.结论 应用TF锉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能更好地保持根管解剖初形,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发生,省时、省力、安全高效,提高了根充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采用单盲法评价GuttaFlow充填系统进行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情况。方法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2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43例。分别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加牙胶尖(试验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对照组)进行根管充填,观察术后2d和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可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长期疗效,评价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磨牙228颗为研究对象.120颗患牙在一次治疗内完成去除腐质、清理髓腔、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为Ⅰ组;108颗患牙经3次治疗后完成根管充填(第一次去除腐质,髓腔清理后封CP一周,第二次根管预备后封氢氧化钙1周,第三次完成根管充填),设为Ⅱ组.两组均采用冠向下技术预备根管,3%的次氯酸钠和17%的EDTA冲洗根管,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术后2年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根管治疗的成功率88.79% (95/120);Ⅱ组根管治疗的成功率92.08%(93/108).x 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 2=0.649,P>0.05).结论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采用一次法或多次法完成,其长期疗效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应用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口腔内科收治的200例牙髓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治疗A组(根管治疗组)100例和治疗B组(干髓术治疗组)100例。结果治疗B组和治疗A组牙髓炎患者临床治疗1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应根据牙髓炎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C形根管的解剖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因牙髓病或根尖周病初次就诊、需做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二磨牙100例,通过拍摄术前X线片和术中根管探查,按照Melton标准诊断C形根管;记录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最后以手用ProTaper镍钛锉预备根管。结果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现率为28.57%(32/112),81%的C形根管患牙X线片表现为锥形融合牙根,19%表现为近远中独立牙根:所有患牙均无根管内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理想。结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主要存在于融合牙根.根管探查结合X线片可诊断C形根管:EDTA配合ProTaper手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次氯酸钠冲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232例,所有患者均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6例。观察组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1%,对照组为8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远期疗效:随访2年,观察组中治疗成功112例,占96.55%,对照组治疗成功96例,占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中,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并评价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治疗磨牙牙髓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208个患牙分为2组,分别用干髓术、根管治疗术治疗,记录治疗所需时间、复诊次数,术后随访2年,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根管治疗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66min,干髓术组平均操作时间为86min;根管治疗组复诊2~3次完成治疗,干髓术组复诊一次完成治疗;1年后,干髓术组与根管治疗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后根管治疗有效率高于干髓治疗(P〈0.05)。结论磨牙根管治疗是较理想的磨牙牙髓炎治疗方法,近远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干髓术具有高效、省时、经济的优点,治疗牙髓炎有一定中、短期疗效,但远期疗效较差,应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