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以29例I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为NACT观察组,予PBV方案或TP方案化疗1~2个疗程,随后行根治性手术;以28例同期同条件患者直接行根治性手术为手术对照组.比较NACT观察组化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两组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两组术后宫颈深间质层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及评价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结果 NACT观察组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4例,进展1例,临床有效率为79.31%;NACT观察组化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比较显著性缩小,P<0.05;NACT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6.46±30.29)min和(287.56±49.43)min,P<0.05;NACT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79.96±217.45)mL和(829.62±237.16)mL,P<0.05;NACT观察组与手术对照组的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分别为51.72%、64.28%,P>0.05;脉管癌栓发生率分别为27.59%、25.00%,P>0.0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07%、35.14%,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治疗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1年入院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86例,术前给予紫杉醇+顺铂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NACT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P<0.01),化疗有效率83.7%,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切缘未见肿瘤浸润。结论:术前NACT可提高巨块型宫颈癌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芙霞 《医学综述》2011,17(14):2117-2120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优势。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癌NACT联合手术或放疗的治疗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经验。但NAC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仍未明确,且对其化疗方案选择目前无统一认识。现对NACT多种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在分子学水平更准确地评价NACT疗效及预测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TC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2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紫杉醇与卡铂联合静脉化疗,观察化疗前后局部肿瘤体积变化、手术切除率、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变化.结果 紫杉醇联合卡铂术前化疗使肿瘤体积缩小,化疗有效率为80.0%,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紫杉醇联合卡铂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宫颈癌(ⅠB~ⅡA)患者中,25例术前给予PT方案(紫杉醇+卡铂)的新辅助静脉化疗,另25例为单纯手术对照组.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化疗结束2周后观察局部肿瘤消退情况及化疗不良反应,按UICC疗效标准评价化疗疗效,并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NACT 组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明显缩小(P<0.05),总有效率为76.00%,近期不良反应轻;NACT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术后高危病理因素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PT方案化疗可明显缩小原发灶体积,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hemotherapy,NACT)是指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或放疗前先进行全身化疗,这种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及在局部治疗前先应用化疗的方法也称先期化疗。对于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Ib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中、晚期患者,NACT能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从而使原来无法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进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了NACT前后宫颈癌细胞标志物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这些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其表达水平可以用来较好地预测宫颈癌对NACT的敏感性和NACT的疗效。目前研究较多的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环氧化酶-2(COX-2)、有丝分裂指数(MI)、Ki-67核抗原指数、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指数(AI)、凋亡相关基因Bax以及抑癌基因p53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于根治术前给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NAC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化疗总有效率(CR+PR)86.7%,27例肿瘤完全消退,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手术成功率,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和检测Ki-67抗原、Survivin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前后的表达及变化,旨在探讨Ki-67抗原和Survivin的表达及变化与NACT敏感性、疗效及临床病理因素等的相关性.使NACT个体化,以防止因化疗疗效不佳或无效化疗而延误手术和放疗.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寻找一种新的预测化疗敏感性和评价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方案(TC方案)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病理确诊的30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紫杉醇联合卡铂进行静脉化疗并对比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手术切除率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病理变化。结果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方案进行术前化疗可使肿瘤体积变小,化疗有效率达83.3%,手术切除率达93.3%。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显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成功机会。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化疗宫颈癌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用DDP为基础的NACT后再手术或放疗,分析NACT的疗效。结果:NACT组的完全缓解率为41.3%,总有效率90.2%,5a生存率82.6%,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NACT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途径,尤其是IB2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在缩小肿癌体积提高生存率上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和检测Ki-67抗原、Survivin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前后的表达及变化,旨在探讨Ki-67抗原和Survivin的表达及变化与NACT敏感性、疗效及临床病理因素等的相关性.使NACT个体化,以防止因化疗疗效不佳或无效化疗而延误手术和放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的关系。方法2005年3月~2008年3月期间,52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根据NACT近期临床疗效分为NACT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验证NACT前后Bcl-2,Bax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TUNEL法测定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AI,观察两组NACT前后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NACT后Bax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降。NACT后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NACT前,而有效组NACT前后的AI均高于无效组,有效组NACT后AI升高多于无效组,两者有显著差异,多因素结果表明,NACT前AI与NACT疗效有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水平可作为评价和预测宫颈癌NACT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3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化疗方案为PVB或81P,化疗后2周进行手术根治.结果 NACT化疗总有效率为79.2%,无效20.8%,其中CR 29.2%(14/48),PR 50.0%(24/48),SD 16.7%(8/48),PD4.1%(2/48).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常规进行巩固化疗,并进行随访.结论 NACT作为宫颈癌患者术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术前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予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4周根据评估结果行手术治疗+放疗;对照组19例直接手术+放疗;比较两组癌块消退情况、术后病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行NACT有效率为88.89%(16/18);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和宫旁累及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NACT可缩小局部晚期宫颈癌癌块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降低淋巴结阳性率,从而减少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周湘黔 《吉林医学》2012,33(23):4978-497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45例宫颈癌局部病灶特别大的Ⅰb期、Ⅱ期和Ⅱb期以上晚期患者,术前予静脉化疗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1~3个疗程,其中28例行静脉化疗,17例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结果:NACT总有效率达82.2%(37/45),完全恢复占11.1%(5/45)。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与静脉用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减少患者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的改善和手术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与静脉化疗相比,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有利于患者手术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30例1b-Ⅱb期、局部肿块≥4cm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加顺铂(TP)方案行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全部患者均行广泛全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本组30例巨块型宫颈癌应用NACT治疗,有效率CR+PR+MR)90%,手术切除率100%。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降低了临床分期、缩小了局部病灶、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及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新辅助化疗(neoadjnvant chemother—vapy NACT)是指实体瘤局部治疗前的化疗,即术前化疗。NACT它是肿瘤综合治疗策略的一个新进展。我院对可手术的乳癌按如下三步治疗方案进行:首先术前化疗即NACT;改良式乳癌根治术(实体瘤局部治疗);辅助化疗即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NACT)是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对宫颈癌NACT前后细胞标志物水平变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结果显示其水平高低确与宫颈癌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其表达差异可以用来预测宫颈癌对NACT的敏感性,为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surgery,NACT+RS)与单纯手术(radi-cal surgery,RS)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1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  相似文献   

20.
雷华江  岳军  孙红兵 《西部医学》2011,23(5):820-821,824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NACT)的临床疗效以及NACT前后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宫颈鳞癌组织NACT前后CD34的表达。结果 29例宫颈癌患者接受NACT后,临床完全缓解(CR)4例(13.8%),部分缓解(PR)21例(72.4%),总有效率(CR+PR)86.2%;在所有接受NACT的29例宫颈癌组织中,MVD水平在NACT后(13.57±5.60)较NACT前(20.65±7.17)亦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有效组MVD计数在NACT后(14.27±5.49)较NACT前(22.17±6.55)显著下降(P〈0.05),临床无效组MVD计数在NACT后(19.02±5.70)较NACT前(24.98±9.42)亦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NACT对宫颈癌有效;NACT后MVD表达下降。NACT发挥效应的机制之一可能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