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癔病性失语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刺治疗癔病性失语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诊断 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3天.其中,男性患者1例因酒后失语,另1例因从高处坠下而致病;女性患者中2例因与人吵架致病,另1例为丧子悲伤致病.5例患者就诊时均表现为急切间不能言而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者,临床诊断为癔病性失语.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3大类疾病之一,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见主要有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等.可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三偏征),失语等.多在静态发病,症状经数小时至24~48 h内达高峰阶段[1-3].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它可以是脑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郁芬 《中药材》2003,26(3):232-232
患者女,68岁,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乏力33天于2001年11月16日入院,查体:T36.5℃,P76次·min~(1),R19次·min~(-1),BP 150/90 mmHg,发育正常,心肺腹部未见阳性体征。神经系统:神志清,智力正常,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眼裂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肌张力增高,左侧正常,全身感觉正常,右侧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s征阳性,左侧阴性,双侧Kernigs征阴性。辅助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头颅CT示:左侧额叶脑梗塞。入院诊断:脑血栓形成。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静滴,第1天静滴结束后,患  相似文献   

5.
脑挫伤后失语,是较为难治之证候,多由伤及语言中枢所致。作者在门诊遇到脑挫伤后失语1例,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半月即获痊愈,现报道如下: 贾××,男,40岁,农民,郑州市沟赵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流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闭塞,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     
<正> 处方:白薇15克,泽兰9克,穿山甲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连服至临床症状消失。病例:谢××,男,71岁。1961年2月6日上午饮盈月洒,席间自椅上跌下,昏迷3日,不省人事,遗尿,左侧半身不遂,失语,口角向右歪斜,  相似文献   

8.
经脉是以神经为主的“络”的感应重心的连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仰光 《光明中医》2002,17(6):14-15
经络学说中的一些概念颇为杂乱模糊 ,经络的物质基础离不开神经系统、血管等网络状组织 ,经脉实际上就是神经等网络状组织局部感应重心的连线 ,现作一具体阐述。1 关于经络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经络为“经”与“络”的总称 ,“经”为主干 ,“络”为其它的分支网络。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组织器官的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来实现的 ,从经络的“网络”、“通路”等概念 ,就极易使人联想到神经、血管等。《灵枢·本胜》曰 :“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曰 :“经脉者 ,内属于脏腑 ,…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成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  相似文献   

10.
失语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等神经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药、针灸疗法将醒脑开窍、行气化痰、疏通经络、补益肝肾等治疗大法运用其中,针灸疗法中体针、舌针、头针、刺络放血和一些特殊疗法,效果显著。现将近3年来中医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概况详加综述。  相似文献   

11.
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8例临床观察主要临床表现见渐进性偏瘫、失语及其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意失清楚或少数障碍,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或CT扫描显示血管梗塞部位的低密度区。药用:生黄芪120g,当归、川芎、桃仁、地龙、赤芍、红花各15g...  相似文献   

12.
<正>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损害,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脑室引流是指在头颅额部钻孔或锥孔,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脑室额角,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性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入颅速度快、定位准确、不受年龄限制及预后好的特点[1]。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脑室引流各种管道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3.
针刺开音穴治疗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针刺开音穴治疗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10 2例患者分成针刺开音穴组 (A组 ) ,传统针刺取穴组 (B组 ) ,中西药物对照组 (C组 ) ,治疗 3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 :临床疗效 ,显效率A组优于B组 (P <0 0 5 ) ,有效率A组优于C组 (P <0 0 1) ,治疗前后大脑前、中动脉 ,颈内动脉颅内段收缩期速度、平均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有明显改善。结论 :针刺开音穴治疗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较好、刺激了言语功能相关神经 ,改善脑血流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因脑局部组织血管出血阻塞,导致脑部供血障碍,致使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出现损伤或坏死,临床中多表现为失语、口舌歪斜、昏倒、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神经功能缺损,预后较差,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多从脑神经功能保护修复、恢复缺血部位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5.
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偏瘫、半身不遂、语言不清等症状,是由于脑部血管或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患者意识障碍和躯体运动感觉障碍的疾病。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足反射疗法对几位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中风的防治积累了不少经验。现举近期治疗的一例介绍如下: 张××,男,59岁,系市民政局调研员。1995年“中风”失语,1996年脑溢血入武汉同  相似文献   

16.
王子臣 《中国针灸》2000,20(12):746
孟×× ,男 ,60岁 ,干部 ,1 996年 1 1月 2 3日入院。主诉 :四肢瘫痪伴失语、吞咽困难 2天。 2天前下午活动后 ,突然出现不能说话、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急入省爱博医院 ,查CT未见异常 ,MRI示 :双侧桥脑梗塞 ,以左侧为重。查体 :意识清 ,失语 ,瞳孔等大 ,右上肢肌力Ⅲ级 ,右下肢肌力Ⅰ级 ,左侧肌力正常 ,右侧巴氏征阳性。给予脱水降颅压、溶栓治疗 ,无好转。 1天前发现 ,患者双侧瞳孔不等大 ,双侧巴氏征阳性 ,患者四肢肌力0级。遂以脑干大面积梗塞 (闭锁综合征 )转入我院神经内科。来院时查 :BP 2 0 /1 0kPa ,心率 80次 /分 ,律齐 ,…  相似文献   

17.
我所郭效宗教授采用强刺激手法针刺人中、脑桥,扶突、内关、三阴交穴,成功治愈了1例功能性失语。患者王××,男,60岁。因“文革”期间情绪紧张又受到惊吓,昏倒在地,口吐白沫,醒后失语,至今已18年不能讲话,只能通过纸笔来表达意思。曾在各地医院治疗,失语症状依旧。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风府、哑门等穴位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脑卒中后失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治疗失语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失语症是由特定脑损伤(通常是大脑皮质区域损伤,如血管破坏、损伤或肿瘤)所致的语言障碍,常见原因为脑卒中和脑外伤,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语言障碍。因其多难以康复,成为康复界一大难题[1]。2005-01-2008-01,我们采用中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6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观察60例病人均为我科收治入院患者,均有语言障碍和不同程度上下肢体功能障碍,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 I确诊。失语分类:采用高素荣等制订的汉语失语检查法,对全部病例进行系统正规检查,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53岁,平均(38.56±6.24)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5 d;脑梗死10例,脑缺血9例,脑中毒2例,脑出血9例;运动性失语17例,感觉性失语3例,传导性失语4例,丘脑性失语6例;失语症严重程度:0级3例,1级9例,2级8例,3级10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55岁,平均(37.44±5.69)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5 d;脑梗死9例,脑缺血9例,脑中毒1例,脑出...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6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温海  马艳枝 《中医研究》2002,15(4):51-52
中风后失语治疗较困难 ,多依赖自我恢复 ,病程在半年以上者自然恢复率极低。自 1996~ 2 0 0 0年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并与药物治疗者进行比较 ,经12 0例临床观察 ,发现针刺治疗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两组共 12 0例 ,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73例 ,女性 4 7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2 7岁 ;病程 3个月以内 38例 ,3个月~ 1年以内者 5 3例 ;脑出血所致失语 38例 ,其中完全性失语 36例 ,不完全性失语 84例。运动性失语 78例 ,混合性失语 38例 ,感觉性失语 6例。按语言功能障碍的重、中、轻程度划分 ,12 0例中属重度障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