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本文对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院的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了240例患者,经诊断这些患者全部符合本次研究的需求,通过随机均分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患者中的人数为120例,而第二组患者采用的是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患者人数同第一组患者相同,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之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统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其对自身的疾病情况以及有关的饮食习惯等不太了解,导致患者疾病反复发作,而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之后,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136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性方法分为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均痊愈出院,其痊愈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有3例死亡,其死亡率为4.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2.3%,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在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命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患者为22例,治疗有效患者为14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4例,治疗有效率为72%,病情复发患者为6例,观察组治愈患者为29例,治疗有效患者16例,治疗无效患者为5例,治疗有效率为90%,病情复发患者为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红业 《现代保健》2010,(4):115-116
护患沟通的目的是帮助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收集相关信息,与患者商讨有关健康的问题、护理措施及护理目标,取得患者合作,鼓励患者参与,与患者共同努力达到护理目标,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咨询及心理支持,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陶文庄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83-6183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5例患者死亡,其中有2例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患者死于心衰合并室颤,1例患者死于房室传导阻滞,1例患者死于急性泵衰竭,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此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情况,提高患者在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日前,为了遏制“倒号”行为,帮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山西省人民医院将实行实名制挂号,携带二代身份证的就诊患者可直接挂号。实名制挂号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倒号”行为,从而使患者挂号就医得以有序进行。同时,帮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使患者历次就诊信息连贯,方便患者信息的管理、查询及统计,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有利于保存和查询患者以往的就医信息,非常有益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病发群体多集中在高血压患者身上,在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在长时间的高压影响下,患者的脑小动脉和微小动脉会发生机械性的扩张反应,这会明显导致纤维性的血管壁坏死,血管弹性失衡,如果此时患者再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或者剧烈运动,这都很容易导致脑血管的破裂,进而引发脑出血,此时血液极易进入患者脑实质,诱发一系列的临床突发病症,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严重者会出现意识模糊以及休克等。患者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尤其是在患者进入深度昏迷,失去意识,此时极易诱发中枢性高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必需及时到位,防止患者二次出血,保持呼吸顺畅,从而全面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病患者发生猝死时的抢救和护理。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间12月间收治的40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抢救和护理。结果:通过心肺复苏治疗抢救成功,并给予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18d,患者逐渐好转、出院。结论:及时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设备,对患者心搏骤停进行判断,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并做好相应的专科护理,能够较好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猝死率,促进患者的复苏,从而更好维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所选研究对象为5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6%,7例护理有效患者,17例护理显效患者,1例护理无效患者,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5.71%,10例护理有效患者,14例护理显效患者,4例护理无效患者,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使护理有效率获得提高,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韩亚力 《工企医刊》2013,26(2):119-120
目的探讨患有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共70例,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一2010年1月患有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依照AO分类,有28例患者为A型,有24例患者为B型,有18例患者为C型。有22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剩余的48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这些患者使用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结果本组70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通过为期1—3年的随访,所有的患者均骨性愈合,依照Mazur制定的评分系统,有48例患者疗效为优,有12例患者疗效为良,有8例患者疗效为较差,有2例患者疗效为差。其优良率为85.7%。这里有关关节面的B、C型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其疗效优良率为76.2%。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使用钢板固定的方法来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其疗效良好,非常有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慢性终生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运用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糖尿病患者知识的教育,让患者认清糖尿病危害,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诊治的正确认识,引导患者养成合理进食习惯,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提高其自我控制血糖和防范常见并发症的能力,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宫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61+163-161,163
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后的随机6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取得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之后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60例的帕金森病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16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1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0.0%;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0.0%。结论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应用普拉克索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的提高具有显著性的作用,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针刀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问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以针刀为主,配合手法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功能基本恢复,49例患者治愈,27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未愈,总有效率达95%。结论针刀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院前急救的意义在于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发病初期就给予及时有效的现场抢救,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患者的再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快速安全地护送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工作,掌握该项病症的病理诊断要点。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2月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病理诊断观察,总结诊断结果。结果 1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中,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135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15例,其中同时伴有非典型性增生患者5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症患者内膜呈增生性改变,虽然腺体和间质也随之出现增生情况,但腺体并不拥挤,同时,患者腺体数量和弯曲度会明显增加,大小会出现变化,腺腔也会随之扩大。结论 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病理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且患者具体的增生程度也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在后续阶段,诊断人员在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进行病理诊断时,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表现,科学判断患者疾病类型,进而为后期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最大程度的推进患者康复周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疗效实施评定,并采用X线来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检查,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12个月的随访,Dienst功能评定结果显示,37例患者疗效为优,6例患者疗效为良,1例患者疗效为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案,可有效强化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后续综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华 《现代保健》2012,(26):119-120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缺血性中风进行l晦床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缺血性中风治疗的患者600例,其中200例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作为中医组,200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作为西医组,20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作为结合组。统计三组患者的l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48例患者显效,63例患者有效,89例患者无效;西医组94例患者显效,5l例患者有效,55例患者无效;结合组129例患者显效,58例患者有效,13例患者无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对缺血性中风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索静脉曲张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的6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需要的费用、护理费用和抗生素费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各项费用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患者恢复的速度更快,护理效果更加明显,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索静脉曲张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患者各方面的费用,真正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这一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云丽 《药物与人》2014,(5):201-20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8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中患者的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率为95.2%,对照组中患者的满意率为71.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在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对于社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的健康管理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13日-2014年12月28日在社区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健康管理,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健康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病率,对糖尿病的了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餐前、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的了解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有效的控制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更深层次的了解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全科医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