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肠病所致门静脉和肠壁积气CT表现特点,总结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缺血性肠病所致门静脉和肠壁积气患者CT检查资料,使用德国西门子 Emotion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20例患者中,缺血性肠病的病变部位在小肠者9例(空肠5例、回肠4例),回盲部3例(累及回肠末端和升结肠),结肠8例(横结肠3例、结肠肝曲2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所有患者均显示有门静脉积气,其中13例门静脉和肝静脉呈现广泛的积气,表现为树枝状气体影,另7例CT显示肝缘下肝静脉远端有气体影;所有患者CT均显示肠壁有积气,病变部位可见气泡状低密度影,10例为单气泡影、7例为多气泡影、3例为带状泡影;14例CT显示肠壁增厚和水肿,6例肠管扩张、肠壁变薄,4例腹腔积液;行增强CT检查10例,显示病变肠段的肠壁和肠系膜强化程度减弱,分层强化后显示为环形靶征和晕征;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后1~2 d进行CT复查,显示门静脉和肠壁积气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门静脉积气完全吸收4例、明显吸收9例、少量吸收4例、无显著变化3例。肠壁积气完全吸收5例、明显吸收7例、少量吸收6例、无显著变化2例。结论 门静脉和肠壁积气的CT表现有特征性,使用 CT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肠缺血坏死的特征性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3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肠缺血坏死的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出现肠壁强化减弱或肠壁不强化征;28例(93%,28/30)患者出现肠壁内或肠壁下小气泡征;13例(43%,13/30)患者出现高密度肠液征或高密度腹腔积液征;8例(27%,8/30)患者出现肠系膜血管栓塞征,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3例;8例(27%,8/30)患者出现门静脉积气征或气腹征。结论肠系膜血管栓塞和肠壁强化减弱或肠壁不强化征是肠缺血坏死的直接CT征象。肠壁内或肠壁下小气泡征、高密度肠液征或高密度腹腔积液征和门静脉积气征或气腹征是肠缺血坏死的间接CT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就诊且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2例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病患,组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患者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 42例病患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腹主动脉瘤6例、肝动脉瘤3例、肾动脉瘤5例、脾动脉瘤7例、肠系膜动脉栓塞5例、急性门静脉炎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6例、髂动脉瘤合并出血5例,恶性肿瘤侵犯血管2例,经病理诊断证实漏诊1例肾动脉瘤、1例脾动脉瘤、1例急性门静脉炎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其余均与病理结果相符,即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其CT影像学表现均存在差异:腹主动脉瘤呈不规则扩张,管壁增厚,注射造影剂后血管呈梭形扩张;肝动脉瘤接近肝实质可见多发囊性密度影,病变多呈囊状;肾动脉瘤多呈囊状或呈梭形膨大;脾动脉瘤见脾动脉局部膨大呈球状;肠系膜动脉栓塞影像学见肠系膜上动脉或分支中断,呈半月征、充盈亏损及肠壁强化减弱;急性门静脉炎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CT影像见肠系膜静脉梗死伴广泛性小肠肠壁增厚,肠系膜脂肪水肿;髂动脉瘤合并出血见髂总动脉管腔呈囊状,腹膜后间隙见不规则高密度阴影;恶性肿瘤侵犯血管动脉边界对比剂渗漏呈现云絮状,瘤体与周边组织无明显分界,可见肠扭转、肠套叠及血管扭转影像。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诊断中诊断准确率高,同时可见不同影像学表现,可为血源性急腹症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55例肠系膜病变血管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方法选取2010—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55例,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1)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30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血栓形成。(2)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综合征患者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部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患者6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3)5例患者CT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结构异常。(4)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性充盈缺损。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可作为诊断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X线钡剂透视检查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肠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观察40例经肠镜、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小肠克罗恩病的X线钡剂透视检查和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 40例小肠Crohn病的X线表现为:多节段病变70.0%(28/40),裂隙状、尖刺状溃疡60.0%(24/40),卵石征67.5%(27/40),肠腔狭窄57.5%(23/40),假憩室样改变40.0%(16/40),窦道或瘘管37.5%(15/40).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肠壁增厚97.5%(39/40),肠腔狭窄47.5%(19/40),肠壁强化95.0%(38/40),肠系膜血管增多呈"梳状征"55.0%(22/40)、窦道或瘘管17.5%(7/40),肠外脓肿和炎性肿块12.5%(5/40).X线钡剂透视有助于全面显示肠管内病变,CT更多的显示了肠壁病变及肠腔外并发症.结论 X线钡剂透视和多层螺旋CT对于显示小肠Crohn病的肠内、肠外病变各有优势,结合两者各自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更有助于提高临床及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GE的64排128层Lightspeed VCT对临床怀疑肝脏肿瘤的120例病人(225个病灶)进行了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扫描,分析比较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肝脏血管增强后与增强前的密度差在91.9Hu以上,三期综合显示全部病灶(100%)。100%显示肝动脉(120/120),门静脉显示为97.5%(117/120),肝静脉显示95.8%(115/120)。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明显优于单期和双期扫描,多期相设置及血管成像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4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血管成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等方法显示病变.结果 40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主动脉夹层28例,1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3例伴有穿透性溃疡).主要CT表现,主动脉夹层可见内膜片和双腔征;主动脉壁内血肿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5 mm,平扫时呈高密度,增强后无强化;穿透性溃疡增强扫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块)内有造影剂充盈的龛影.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成像技术中40例均清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及并发症.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重组技术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CT检查发现的CTPV患者22例,采用MPR、MIP、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侧支血管情况。结果 22例CTPV在CT平扫上显示门静脉结构不清,肝门区可见多发的结节状、条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显示6例动脉期肝实质灌注异常;门静脉期11例患者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增粗,内可见充盈缺损,4例门静脉显示不清;2例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在正常范围内;4例门静脉主干变细;1例门静脉主干受侵致管腔狭窄。胆管周围静脉丛(86.36%)、胆囊静脉(77.27%)及食管胃底静脉(77.27%)呈点状、细网状、簇状扩张。结论 64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CTPV的部位、范围,立体地显示各曲张血管的走行及曲张程度,是检查CTPV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门静脉重建技术多层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projection,MIP)、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的联合应用在门静脉癌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行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扫描.扫描参数:层厚2.5 mm,重建间距:0.625 mm,注射速率为3.5-4 mL/s,对比剂注入:80-100 mL,扫描时间为25-30 s,45-60 s和120 s.影像重建技术包括:VR、MPR和MIP,图像重建由1名诊断医生完成,另由2名诊断医生评价门静脉癌栓的范围、形态以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动脉期癌栓呈不均匀强化35例(67.3%);47例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90.4%),门静脉管壁强化19例(36.5%),侧支循环形成13例(25%),门静脉受压13例(25%),门静脉海绵样变4例(7.7%),动-静脉瘘4例(7.7%).门静脉重建技术对门静脉癌栓的显示:MPR显示52例(100%),MIP显示43例(82.7%),VR显示39例(75%).结论:CT增强结合门静脉重建技术对门静脉癌栓显示更加全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克罗恩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24例经临床、影像和病理3方面综合诊断为克罗恩病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24例患者均表现为多节段肠壁增厚,其中直乙结肠受累2例,系膜缘增厚明显有13节段,肠壁均有不同程度强化.肠壁溃疡4例,瘘管2例,肠内瘘1例,肠梗阻8例,肠旁蜂窝织炎6例,炎性包块或腹腔脓肿6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3例,系膜密度增高12例,继发肠间距增宽8例,系膜血管增粗、密集12例,梳子征8例.结论 MSCT对克罗恩病肠壁的病变、肠外并发症及肠系膜、血管、淋巴结异常均有良好显示,并能判断病程,指导临床治疗,不失为一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14.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