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颂华  石凤群  黄雪飞 《护理研究》2007,21(17):1553-155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应用循证护理,9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采用传统方法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护理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玉红 《全科护理》2016,(20):2093-209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给予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从合理饮食、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心理状态良好、病人满意度方面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合理饮食、坚持用药及定期复查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良好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颜鑫  谭海燕 《全科护理》2011,(14):1269-1270
[目的]观察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手术室护士根据病人不同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由病房护士完成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术中心率及血压变化、情绪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减轻甲亢手术病人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率、血压稳定,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治愈,未发生并发症,无一例复发.[结论]加强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循证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单盲法将30例脑梗死偏瘫病人分为循证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循证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后,循证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下肢功能的改善最为明显。对照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也有一定提高,但改善的程度不如循证组。两组病人康复训练4周后的FMA和功能独立性简测量表(FIM)评分的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槌死偏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及实验组(48例),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实施功能锻炼,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病人功能锻炼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减轻肢体肿胀程度、减轻病人功能锻炼疼痛程度及提高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提高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韩杰 《全科护理》2013,11(5):394-395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神经内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分别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压疮)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手术室护士根据病人不同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由病房护士完成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术中心率及血压变化、情绪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减轻甲亢手术病人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率、血压稳定,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及实验组(48例),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实施功能锻炼,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病人功能锻炼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减轻肢体肿胀程度、减轻病人功能锻炼疼痛程度及提高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提高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潘新荣 《全科护理》2013,(36):3372-3373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周期性麻痹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周期性麻痹病人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经补钾治疗,并给予相关护理干预,均治愈归转,顺利出院.[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周期性麻痹病人加强临床护理干预,针对性防范,可有效控制血钾浓度,降低周期性麻痹发作率,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12.
王美瑛  徐梅英  张晶  李清华  姚菁波 《护理研究》2008,22(36):3362-3362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也是确定护理服务的收费标准,是检验护理工作能否诚信服务于病人的试金石.规范落实分级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3.
郑敏 《护理研究》2004,18(16):1479-1480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病历书写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交班报告。由于护理工作忙碌而琐碎,尤其在综合病区,病人多、病种多、病情错综复杂,护理人员相对缺编,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更应该从细微之处入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不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下,随时根据病人需要调整和安排工作,体现人性化的护理观,我科自2 0 0 2年12月份开始使用护理备忘录代替传统的交班报告,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表格设计  护理人员依据简单、实用、便于记录的原则,采用16开纸,绘制成表格,格式如下:日期时间床号姓名交班或备忘内容(要…  相似文献   

14.
15.
16.
整体护理病区直接、间接护理时间的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整体护理病区护理人员工时的测定,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时间消耗情况.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内科、外科、干部病区及其他科中抽取30例病人,用单盲法对其每日的护理干预及各班次内容在调查表中予以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位病人白斑平均的直接护理时间为88.4min,占58.08%.结论护理部有效的管理、相关部门及时的协调,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从效益角度出发寻求管理途径,以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间接护理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时间,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护理查房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评价责任护士汇报病历、患者评估、措施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组织讨论问题、效果评价、终末质量监控的过程,量化评定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程度、能否正确确立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是否到位等评价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查房后对病情掌握程度、护理诊断的准确率、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实效性明显优于查房前(P〈0.001)。查房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查房前(P〈0.05)。结论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组织查房,提高了护士分析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3例实施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血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血压以及心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其满意度93.01%(133/143)明显优于对照组40.00%(40/100)(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