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对垂体瘤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8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以经颅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肿瘤切除率(92.7%)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复发率(2.4%)低于对照组(17.1%),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切除术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肿瘤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秦丽平  韦颖  梁自贞  赖海燕 《河北医药》2023,(14):2157-2160
目的 探讨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对比2组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视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平均缺损、模式标准差及视野指数等视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随访时,脑损伤后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可促进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其视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收治的40例垂体瘤患者,经神经内镜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共5例,其余均恢复良好。随访12~24个月,原垂体瘤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痊愈。结论: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后患者强化护理,尤其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术后早日康复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术中术前应用腰大池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5例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大腺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9例,术前均行腰大池引流术;对照组56例,术前未行腰大池引流术。统计并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完全切除、出现脑脊液漏及发生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内镜及术后增强核磁检查中观察组的肿瘤全切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释放脑脊液40.7 ml;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引流管断裂、神经根性疼痛、穿刺点感染等腰大池引流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的患者行术前腰大池引流术,能够通过术中可控性的脑脊液释放以充分显露肿瘤病灶,增加操作的精确性,提高肿瘤全切率,同时降低了脑脊液压力,减少术中及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风险,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经鼻扩大入路(EEA)与显微经鼻入路在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56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EEA垂体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行显微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2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垂体瘤切除情况,于术前(T1)、术后第2天(T2)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激素[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术中鞍底、鞍膈显露情况,肿瘤显露及切除情况,鞍膈破裂情况,记录脑脊液漏发生、术后肿瘤残留情况。结果 T2时,两组PRL、G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ACTH水平组间及与同组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脑脊液漏发生、术后肿瘤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垂体瘤全切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A垂体瘤切除术对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垂体瘤全切率有一定帮助,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应用人本位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龄妊娠期产妇66例,采用时间分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和试验组(2019年3—10月),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人本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变化、负性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及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高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应用人本位护理干预有助于使心率、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帮助其产后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剂量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几年来经鼻蝶垂体瘤患50例患者,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探讨,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中,切除术中分别进行麻醉维持,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吸入,分别为第1组(16例)、第2组(17例)以及第3组(17例)。结果通过3组患者手术后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显示,经鼻垂体瘤切除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瑞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是0.125μg/(kg·min)。结论由讨论结果显示,经鼻蝶垂体瘤在进行切除的时候,采用瑞芬太尼来进行有效的维持麻醉,使之快速起到麻醉的效果,瑞芬太尼合适的计量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进行有效的快速调节。经分析得出,经鼻垂体瘤切除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瑞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是0.125μg/(kg·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健康宣教,对试验组给予术前访视,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麻醉前、术后3d收缩压、心率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明显缓解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保持患者血压、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56例垂体瘤患者,均应用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者40例,次全部切除者16例,手术均成功,16例泌乳素(PRL)腺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12例生长激素(GH)腺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42例垂体瘤患者均给予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2例垂体瘤患者,手术成功率100%;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4~6 d后消失,平均5.5 d。结论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经研究值得临床肯定,操作简单,术野清晰,可减轻患者损伤,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方法、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熟悉研究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的手术入路局部解剖的基础上,对本组60例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诊断为垂体瘤的患者,行内镜辅助下垂体瘤切除术。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全部切除24例,大部分切除36例,术后尿崩20例,经治疗短期均治愈,术后头痛头昏症状均消失,视力改善18例,视力下降2例,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性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无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结论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创伤,保持鼻腔的完整性,减少手术死角,比较满意的切除垂体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行急诊手术的106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53例)和对照组(n=53例),观察组患者施以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应激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行急诊手术的患者中施以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手术后SAS、SDS评分,入手术室后心理反应情况,术前1d以及入手术室后5min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两组术后SAS评分以及SDS平均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入手术室后心理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手术室后5min,两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术前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缓解术中心理反应,平缓术中心率及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5.
李玮 《河北医药》2016,(1):137-139
目的:探讨图谱式术前访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图谱式术前访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及入室时心理应激反应,干预前及术后3 d 应用焦虑自评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对2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肝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输液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图谱式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程敏 《安徽医药》2011,15(3):389-390
目的介绍垂体腺瘤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垂体腺瘤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鼻腔出血,脑脊液鼻漏、尿量多等相关并发症,并积极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路简捷、损伤较小。术后加强护理,多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463例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脊液漏8例(1.7%),颅内感染1例,垂体功能低下63例(13.6%),尿崩症210例(45.4%,其中微小腺瘤175例).结论 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安全性高.在本组病例中微小腺瘤手术后的部分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大或巨大腺瘤,特别是术后尿崩症、高血糖及垂体功能低下等,但脑脊液漏发生率大腺瘤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和体会。方法通过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康复。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工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使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顺利的进行并缩短了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2 例垂体瘤患者,显微镜下经鼻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心理护理对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患者术前血压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术前4 h、术前1 h的焦虑状态以及术前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P=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比较,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4 h及术前1 h,观察组S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