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35例新生儿HI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然后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6%(P<0.05)。结论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巴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5.45%,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6.36%,总有效率为72.33%。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68例HIE患儿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连用2~3d,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4%,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中重度HIE疗效显著,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进口脑活素注射液(施普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6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100mg/(kg.1d),治疗组用施普善2ml,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用静脉点滴,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3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82.76%;对照组显效39例,有效16总有效率65.8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用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在总有效率、临床神经症状、体征恢复时间、NBNA评分等方面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胞二磷胆碱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0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于生后12~14 d接受NBNA评估.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佐治新生儿HIE能提高治愈率,减轻伤残.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6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纳洛酮0.05~0.1mg/(kg.次),连用4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HIE疗效肯定,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脉注射液 ,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总结 2 0 0 0年至今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12 6例随机分为二组 ,治疗组 6 0例 ,对照组 6 6例。对照组均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脉注射液与脑活素。 结果  对照组 :显效 14例 ,有效 2 2例 ,无效 30例 ,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2 1%和 5 5 %。治疗组 :显效 32例 ,有效 16例 ,无效 12例。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5 3%和80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结论 参脉注射液与脑活素联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协同作用 ,可加强脑神经细胞抗缺氧能力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66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15 d和纳洛酮3~7 d静滴治疗,并与60例常规治疗的患儿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纳洛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d),连用3 ̄5d,随访两组预后。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1.7%,低于对照组4.4%;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7.0%。结论: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0年1月~2002年9月收治的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及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5例为治疗组 ,将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同种患儿96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儿均采用吸氧纠正酸中毒、止惊、抗感染、脱水降颅压、抗氧化剂、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辅以高压氧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 ,剂量0 2mg加入10 %葡萄糖30ml,以10ml/h的滴速静滴 ,每日1次 ,连用5日。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 ,有效24例 ,无效11例。对照组显效31例 ,有效33例 ,无效30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u=2.205 ,P<0 05)。结论 :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疗效显著 ,无毒副作用之优点 ,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7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早期症状,缩短治疗周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培娟  王德中 《齐鲁药事》2005,24(4):246-247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5 2例HIE患儿应用纳洛酮0 . 1~0 .2mg加入到10 %葡萄糖溶液30~5 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共用3d。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有效率(92 . 3% )较对照组(75 %)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患儿满30天查脑电图(EEG)及头颅CT复查,治疗组异常率分别为2 0 %和12 %,对照组分别为4 0 %和2 5 %,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纳洛酮能显著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脑电图及头颅CT的恢复,改善预后、养活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051-105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及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5例为治疗组,将2000年4月~2002年4月收治的同种患儿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吸氧、纠正酸中毒、止惊、抗感染、降颅压、抗氧化剂、脑细胞营养和保护、能量合剂并辅以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剂量0.2mg加入10%葡萄糖30ml,以10ml/h的滴速静滴,每日1次,连用5日)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作用,可常规用于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镇静、控制惊厥和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1mg,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5d。治疗期间每天监测体温、呼吸、心率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四肢肌张力及原始反射。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神经系统损害,疗效显著,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社金 《安徽医药》2002,6(4):26-27
目的观察伍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3例加用纳络酮3~7 d,并与对照组11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5%(8/13),总有效率84.6%(11/13);对照组显效率18.2%(2/11),总有效率36.4%(4/11).P<0.05.结论伍用纳络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两组治疗7d后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均可提高患儿NBNA的评分(P<0.01),并且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HIE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镇静、控制惊厥和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1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5d。治疗期间每天监测体温、呼吸、心率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四肢肌张力及原始反射。结果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神经系统损害,疗效显著,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2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将HIE患儿分成苯巴比妥组、东莨菪碱组、神经节苷脂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比较四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四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神经节苷脂组中显效24例(80.0%),有效6例(20.0%),总有效率100.0%。苯巴比妥显效15例(50.0%),有效4例(13.33%),总有效率63.33%。东莨菪碱显效20例(66.67%),有效3例(10.0%),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显效19例(60.0%),有效3例(10.0%),总有效率70.0%。神经节苷脂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另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较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纳洛酮和脑蛋白水解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4 mg/d,加入10%葡萄糖液30 ml持续静脉点滴,维持4~6 h,疗程5~7 d。脑蛋白水解物15 mg qd,10~15 d。结果:治疗组用药5 d后,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用药5 d后,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资料均值比较用χ2检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加脑蛋白水解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逆转脑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阻断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在对症状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能有效阻断病情发展,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