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剖宫产社会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跟全国一样,我院的剖宫产率从1980年的7.94%上升到1999年的45.55%。本研究的宗旨在通过对产科指征与社会指征的剖宫产结局,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产后出血发病率、术时出血量及术后恶露持续时间的调查比较,分析社会指征剖宫产的利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的选择 1998-06~2000-05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741例,剖宫产793例,其中产科指征剖宫产611例、社会指征剖宫产182例,将剖宫产的793例产妇除去严重内科并发症(共11例)后分2组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研究方法:将两年间所有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解芹 《中国实用医药》2013,(26):130-13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指征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9月到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50例第一产程剖宫产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及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产褥病及腹部切口感染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中手术指征前2位均为胎儿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产褥病及腹部切口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具有高并发症的缺点,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尽量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沈阳市和平区新华社区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剖宫产率变化情况。方法统计52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构成比及5年来剖宫产率变化。结果总剖宫产率为41.5%,年剖宫产率逐年增长,主要指征为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等。结论由于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增加,加上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指征、社会因素的共同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剖宫产指征也在不断变化。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助产技术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围生期的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剖宫产是产科最广泛使用的手术之一,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剖宫产手术的普及,并发症似有增加。术后观察细致,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我院自2007年1~12月共对1763名产妇行剖宫产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剖宫产安全性的提高及社会因素,使指征相对放宽,但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引起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近、远期并发症,给日后可能再次分娩或妇科手术带来不良影响,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不合理的剖宫产术,才能降低剖宫产率。本文对我院261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婷婷  杨海澜  韩方 《中国医药》2014,(7):1048-1050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的变化,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6 402例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每年剖宫产率及各项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结果2006—2008年剖宫产率从71.7%(703/980)下降到61.1%(860/1407),2009年剖宫产率略上升为63.6%(963/1514),2010—2012年剖宫产率从58.3%(1047/1797)下降到45.9%(999/2176)。2006、2007、2009、2010年剖宫产指征构成情况居前3位的为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胎儿窘迫,2008年居前3位的为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难产,2011、2012年居前3位的为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瘢痕子宫。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疾病构成中,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结论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社会因素、胎儿窘迫成为剖宫产指征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检查及保健意识可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率。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及2456例剖宫产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39-1340
目的 探讨近年来妇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手术的指征的变化。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5年来2456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头位难产、臀位、胎儿窘迫、脐带绕颈、妊娠合并(并发)症、相对性头盆不称为主要指征。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与难产妇和母婴并发症上升有一定的关系,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在产科的发生率及手术指征,用以分析剖宫产指征是否合理,及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857例产科患者剖宫产术发生率及手术指征,统计各项指征的构成比。结果目前剖宫产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高危妊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高龄初产、社会因素、臀位、疤痕子宫及珍贵儿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尤以社会因素增加最为明显。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产程观察,防治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学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剖宫产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情况,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扶绥县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5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为26.48%(1500/5665),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5.00%,新生儿窒息率为3.11%。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对产科并发症的预防,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指征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其难度不大,应用较为普及,确实在挽救母儿生命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近几年我院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发现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有所放宽。剖宫产指征的放宽造成剖宫产率增高,但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反而增加了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和分娩费用。本文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迁情况,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期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刘瑞芳 《北方药学》2014,(7):135-136
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13年1~12月份600例住院剖宫产分娩的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25.94%,主要手术指征是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瘢痕子宫,社会因素。结论:加强产前宣教,提高产科质量,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高欣 《哈尔滨医药》2007,27(5):26-28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1年至2005年在我院分娩的共7277例病例的分娩情况,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剖宫产率的情况。结果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其中相对头盆不称和胎儿宫内窘迫为主要指征。随着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使难产的因素比例下降,而以胎儿利益为指征的选择性剖宫产的指征逐步放宽。同时,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手术正在逐年升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结论剖宫产率正在逐年上升不单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剖宫产手术并非是一个绝对安全的手术,同样也有许多的并发症发生。在手术指征的掌握上仍应严格,并应做好生育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的宣传及临产后心理准备的健康教育,提高医生对剖宫产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指征18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手术的技术和方式不断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增加,加之麻醉、抗感染等技术的提高,术后止痛泵的应用等,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25日间住院剖宫产的1845例患者,对其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目的是总结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充分试产,破除迷信,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近3年来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探讨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237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间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2011年剖宫产率(59.3%)较2009年(66.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位难产、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胎儿窘迫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给予产妇充分的阴道试产机会、重视产程观察,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加强胎儿监护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环节。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对1011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占我院总分娩率的38.05%,其中,头盆不称(271/1011)、胎儿窘迫(212/1011)、瘢痕子宫(158/1011)是剖宫产主要适应症,分别占26.81%、20.97%、15.63%;另社会因素(131/1011)12.96%的比例也不能忽视。结论本组孕产妇行剖宫产术的比例较高,临床应严格指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63例剖宫产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及探讨。结果 剖宫产的指征有所变化。头位难产及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升高。结论 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意味着社会保健水平的提高。但为了孕产妇及围征产儿的健康,仍需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官产率。②剖宫产的升高给广大妇女及产科工作者带来了许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尽量使妊娠分娩回归于自然。因此。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并使母婴健康。对我院1年来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损伤、感染等显著减少,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国内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约为45%,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日益受到产科专家的重视。笔者对2011年剖宫产指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1临床资料2011年1~12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3020例,其中剖宫产1000例(33.11%)。对所有剖宫产产妇,统计其手术指征。2讨论2.1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研究表明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妊  相似文献   

18.
王秀芝 《华夏医药》2005,9(5):397-398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指征的分析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的1428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中位于前8位的是胎儿宫内窘迫228例,脐带绕颈174例,臀位165例,社会因素130例,二次剖宫产107例,羊水过少97例,胎膜早破8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4例,占剖宫产总数的75.3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改变人们的观念,加强产时胎儿监护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1 296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剖宫产儿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比阴道产儿多,剖宫产产妇还容易引起术中术后并发症,故应该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本文分析近十年我科1296例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以求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再次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对98例再次行剖宫产的孕妇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首次行剖宫产的孕妇作比较。结果 产妇的术后病率、出血贫血、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尿路感染及围产儿死亡与同期首次剖宫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再次剖宫产对母婴健康和安全影响不大,但仍应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