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健康教育问题及门诊护士在健康教育工作中不重视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门诊526例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诊护士和病房护士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结论:这次调查使我们了解了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实比病房更简单,但是门诊健康教育也有它的特点,我们吸收了住院患者好的健康教育方法,结合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门诊病人与住院病人静脉输液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桂安 《护理学报》2003,10(3):19-20
目的 为输液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方法 对门诊60例输液病人及住院病房60例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病人在静脉注射时需求和担心的9个问题。结果 门诊病人输液期间最迫切的需求是看书看报、提供全天候输液服务、与住院病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病人迫切需求是了解药物名称、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担心液体走空、穿刺失败、液体渗漏,与门诊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士应根据门诊和住院病人在输液期间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病人在输液期间对健康教育知识、方法的需求.方法 用自制问卷,采用访谈法对28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法以选择输液室护士个别指导(71.79%)占主流;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具有倾向性和规律性,但也存在一些误区,有待于护士的正确引导.结论 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注重人文气氛,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应用到健康教育中.重视人的因素,研究人的个性化需要,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林小玲  冯桂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10-1411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3月1日-6月3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常规组(500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全程组(500例),实施病人选护士并运用护理程序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程护理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技术操作、耐心宣教及综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宣教的常规组。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能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黄燕玲 《全科护理》2012,(4):317-3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 2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输液病人调查问卷,输液结束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护士的技术操作、病情观察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规范培训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2月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规范培训前住院的84例输液港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主管护士向新护士培训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操作;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规范培训后)120例输液港病人为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理论培训→观看输液港的安装操作录像及操作示范→(术者、手术室和送港科室)统一了术前的准备→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操作→术后健康宣教→带港出院注意事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培训前后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两组病人对护士在输液港健康教育满意度,并对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后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程度及两组病人对护士在输液港健康教育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进行规范培训,可提高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程度和病人对护士在输液港健康教育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使输液港的使用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住院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随机调查住院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及外科护士健康教育情况,探索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进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结果 住院病人均有强烈的健康知识要求,在入院健康教育时机73%的病人认为在病情稳定后,82%的病人需要疾病知识介绍,72%的病人要求护士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结论 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成立健康教育质控组;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回访服务中心;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可满足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增强健康教育效果,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吸氧提示等健康教育卡在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以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方法 将120例住院病人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在实施静脉输液、吸氧等治疗护理操作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口头教育方式并辅以相应的健康教育提示卡,对病人提供全面的指导.观察两组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静脉输液及吸氧等治疗护理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静脉输液及吸氧等治疗护理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用静脉输液、吸氧等健康教育提示卡,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住院病人与护士对护理操作告知内容需求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护士实施护理操作告知提供依据.方法 对272例住院病人和28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及护理操作告知需求(含10个条目).结果 住院病人与护士对护理操作目的和意义,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无疼痛或不适,作用或治疗效果,费用,操作者的职称、工作年限、经验和能力等6个条目的告知需求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护士要关注病人的告知需求,有针对性的为病人提供技术上的建议和专业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汪晖  徐蓉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33-2235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需求,分析原因,提供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法,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方法随机选择内科、外科、妇产科、综合科、高干科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排在前5位的安全需求因素是:担心护士加错药、担心输错药、担心护士配药过程中未严格消毒、担心护士配制药液剂量不准确、担心护士查对药物不准确。且病人的性别和输液天数在静脉输液治疗的部分安全需求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需求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高护士的责任心,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对配药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全程规范优质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林小玲  黄秋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68-1869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通过病人选护士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500例门诊输液的患者为实验组.将门诊输液室的护士根据年龄、工作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职称分成两组,每天让病人从当班护士公示牌中选1名自己认为能信任的护士作为责任护士.并由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需求,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2006年3月1日~6月30日500例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技术操作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陪护人对护士综合满意率.方法 将88名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门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以陪护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陪护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护理路径于门诊输液患儿的健康教育,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感动服务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60例分为满意健康教育护理组(满意组)和感动健康教育服务护理组(感动组),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u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动组总满意率高于满意组(P<0.05),其中护士服务态度、医生耐心解答问题、护士耐心解答问题等具体调查指标满意率于高满意组(均P<0.05).结论在门诊就诊病人中开展感动健康教育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港的防护能力,保证静脉输液港和静脉通道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80例初次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宣教:护士无计划性的到床边进行短暂的口头教育,观察组给予的宣教:集中病人到健康宣教室,由指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专题式的讲座数次,讲座后每日对病人进行知识评估,个案病人有针对性的指导.结果 病人出院时,两组进行防护知识的测试,观察组的合格率达98%,对照组的合格率为62%.两组防护能力合格率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个案指导,能够有效的让病人掌握静脉输液港应用的防护知识,保证病人静脉通道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15.
陈丽娥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207-1208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健康教育对静脉输液的影响。研究选取200例住院病人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目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所在病房的常规护理,输液1~4 d对病人进针、拔针的疼痛分级进行评估,在病人出院前对病人舒适满意率情况进行调查。实验结果表明两组病人疼痛分级、舒适、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时应用健康教育是一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A组为4个优质服务试点病区病人,B组为任意4个非试点病区病人,通过对两组住院病人或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A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7.7%以上,明显高于B组(P<0.05).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后,护士的病房管理、服务态度、主动服务、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而病人对操作技能提高的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 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指导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疾病早日恢复.方法 选择住院烧伤病人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应用烧伤病人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调查两组病人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能正确指导病区护士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及时落实,提高教育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对静脉输液病人需求的调查及住院病人用药时差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季良  谢晓芳 《护理研究》2004,18(11):966-967
[目的 ]了解静脉输液病人的需求与住院用药时差效果。 [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静脉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其对静脉输液的需求、担心、不适和护士巡视观察等 4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观察住院静脉用药时差的效果。 [结果 ]门诊与住院病人均担心药物过敏 ,需要护士多巡视。住院病人更注重了解药物名称、作用、副反应、全天液量 ,担心液体走空、穿刺失败、液体渗漏。住院病人静脉常规用药 0 8:3 0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 10 :3 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结论 ]护士应了解病人在输液期间的不同需求 ,加强责任心 ,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常规静脉用药要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9.
手术病人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住院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随机调查住院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及外科护士健康教育情况,探索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进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结果住院病人均有强烈的健康知识要求,在入院健康教育时机73%的病人认为在病情稳定后,82%的病人需要疾病知识介绍,72%的病人要求护士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结论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成立健康教育质控组;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回访服务中心;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可满足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增强健康教育效果,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对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和责任制护理病房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笔者调查了178例住院病人.方法问卷调查,整体护理模式病房85例(实验组),责任制护理病房93例(对照组).结果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6%,责任制病房病人满意度为77.6%,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实施较为科学的整体护理模式,能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护士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最终满足病人身心及健康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