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联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83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龙虎交战针法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ADL评分以及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联合艾灸治疗肩周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治疗中晚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中晚期肩周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好的参考方案。方法:对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本院JDPN-VC型系列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本院JDPN-VC型系列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单一治疗。以肩部疼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作为指标,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肩部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治疗中晚期肩周炎,疗程短,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治疗中晚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中晚期肩周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好的参考方案。方法:对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本院JDPN-VC型系列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本院JDPN-VC型系列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单一治疗。以肩部疼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作为指标,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肩部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治疗中晚期肩周炎,疗程短,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对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65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其中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评分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评分系统、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进行生活质量评定,进行活动度(体侧外旋、前屈)评定,使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SE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评分、EQ-5D评分、体侧外旋、前屈度数均明显升高(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 <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再撕裂率(3.03%)...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两种缝合方案在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36例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单排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修复,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和Constant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内旋、外旋、前屈和外展情况、静息VAS、活动VAS评分、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内旋、外旋、前屈和外展情况、静息VAS、活动VAS评分、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冈上肌腱损伤患者经单排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修复及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且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间8月期间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按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肩周炎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的改变情况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的差异,对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肩功能,减小患者疼痛感,是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跟痛症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60例跟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联合口服桃红四物汤,观察并比较2组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Maryland足功能评分(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跟痛症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辅助体外冲击波对减轻肩袖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及CM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8周及随访3个月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MS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辅助体外冲击波可显著缓解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采用保守疗法治疗44例FAI患者,其中23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21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程及治疗前VAS评分、HH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H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2~16周,平均(13.96±1.58)周;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15周,平均(13.29±1.15)周。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和HH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H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髋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FAI能够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但无法提高髋关节活动度,在缓解疼痛方面不如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萘丁美酮联合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鄢陵县中心医院2018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85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萘丁美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联合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后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CM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MS评分比治疗前高,VAS评分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周炎患者经萘丁美酮联合冲击波治疗可缓解肩部疼痛程度,提高肩关节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罗卫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2):140-141,149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改善脑血管微循环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物理或药物止痛,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及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康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04—2011-04于本院就诊的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SET技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治疗结合磁振热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ROM测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肩部活动度(屈、伸、外展、内旋、外旋)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ET对肩关节周围炎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加用肌内效贴治疗。分别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测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3、5次后,2组VA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治疗1次和3次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第5次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肩关节各方向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可改善肩关节周围炎症状,肌内效贴在疗程初、中期可缓解患者疼痛不适,但其提高治疗有效率的长期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中小型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158例中小型肩袖损伤,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ROM)、肩关节恢复情况、肩关节疼痛程度与肩关节功能。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0%高于对照组的86.08%(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ROM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量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1)。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1)。治疗后,2组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1)。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中小型肩袖损伤效果确切,并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肩关节疼痛程度,促进肩关节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治疗偏瘫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4例HSP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痛点治疗,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U-FMA),肩关节屈曲、外展和外旋无痛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3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U-FMA评分和屈曲、外展和外旋无痛PROM均较前治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的屈曲无痛PROM和观察B组的屈曲、外展无痛PROM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观察A组(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U-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屈曲、外展无痛PROM高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16.
张怡  邢军 《中国康复》2023,38(9):543-547
目的: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效果分析。方法:于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中抽取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对比2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SS)评分和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情况(VAS)、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2组CMS评分、UCLASS评分及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MS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LASS中疼痛、功能、肩关节屈曲角度以及满意度等评分均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OM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及治疗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在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方案实施8周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肩部疼痛情况(VAS)、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方案实施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肩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外旋)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脑卒中患者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降低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5例跖腱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及封闭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足部疼痛及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其足部疼痛及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足部疼痛及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发现治疗组足部疼痛及功能继续改善,2组间疗效差异进一步扩大(均P<0.01);另外治疗组优良率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按摩配合封闭治疗,能迅速缓解患部疼痛并改善足部功能,且疗效稳定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冲击波疗法治疗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4例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浮针配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冲击波疗法能有效缓解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症状,改善颈肩部的活动功能,治疗安全简便,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温冲击疗法联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患者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CSR患者68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角度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温镇痛仪进行治疗,单个疗程10d,比较3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神经功能、颈椎活动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统计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85.29%(P0.05),显效率分别为70.59%和49.06%(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角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QOLI-74量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镇痛联合推拿和牵引治疗CSR有利于缓解颈肩部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