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心血管病是老年的常见多发病.据统计,老年心血管病约占心血管病的30%,治老年心血管病已成为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药物做为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的主要手段,近十年来有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老年人生理,生化机制的老年化及药代动力学.药教学的改变,使得老年人对药物的处置能力及药物反应性降低,药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病是老年的常见多发病,据统计,老年心血管病约占心血管病的30%,防治老年心血管病已成为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药物做为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的主要手段,近十年来有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老年人生理,生化机制的老年化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改变,使得老年人对药物的处置能力及药物反应性降低,药源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目前,临床对老年人的用药特殊性缺乏了解,本文对已应用于临床的老年心皿管用药作以阐述和评价。1.老年高血压美国有学者统计,60岁一65岁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0%,65岁以上为4O%,70岁以上为50%。其特…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重要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心脏科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时.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药就是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全面考虑。本文综述了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进展,各种降压治疗措施对血糖、血脂、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性、胰岛素敏感性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的影响,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阳痿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万艾可(伟哥)是口服治疗阳痿的高效药,在接受硝酸酯类的患者绝对禁止合用万艾可。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点评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心血管病药物治疗上是一迟后领域,自CAST试验公布以来,一直在调整治疗观点,具体地说就是权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20余年来没有新的突破,即使有几个新的药物(如 ibutide、dofetilide、azimilide等)问世,也没有改观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7.
罗彤 《糖尿病之友》2008,(11):70-70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重要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心脏科大夫在给患者开药时,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药就是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8.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总被引:486,自引:5,他引:481  
199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制订了心律失常的临床对策 ,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3年第 1期[1] ,至今历时 8年。在此期间 ,心律失常治疗取得明显进展。不少新药面世 ,并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重新评价了原有药物。结果表明 ,有无器质性疾病、心脏病的性质和心功能状态等 ,都能影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迅速发展 ,室上性和一些室性心律失常可被射频消融治愈。近年来 ,国内有关的专业学会制订了起搏治疗、消融治疗等指南或建议 ,至今仍有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反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9.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1):970-972
李拥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降压治疗的目标就是在有效达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护靶器官.单药治疗只能使少部分高血压患者达标,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达标.2005年心血管病转归试验(ASCOT)研究结果肯定了氨氯地平加培哚普利比阿替洛尔加苄氟噻嗪的药物组合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4、如何进行降压治疗? 1)非药物治疗 目的: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它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在任何时候对任何病人(包括血压为正常高值和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都是一种合理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和并存临床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认识到心血管总负荷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以及控制高血压同时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绝对益处,提出应视高血压病为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一个组成成分。现着重复习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中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益处。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治疗原则,降压目的,目标血压,药物选择。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及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病时的药物选择,包括脑血管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损害及相关危险因素,伴随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关于心律失常治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同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现就临床中遇到的关于心律失常治疗的几个问题请教蒋平教授。我们都知道利多卡因属于Ⅰb类药物。贵刊2001年第6期刊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指出:Ⅰb类药物不能用于明显心肌缺血和心功能障碍。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建议”和《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都将利多卡因作为首选,且《内科学》的心肌梗死部分中根本没有提胺碘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拥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降压治疗的目标就是在有效达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护靶器官。单药治疗只能使少部分高血压患者达标,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达标。2005年心血管病转归试验(ASCOT)研究结果肯定了氨氯地平加培哚普利比阿  相似文献   

14.
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相互作用陈灏珠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在体内发生作用的相互干扰,或在体外给药的容器内就已发生质的改变,从而使药物疗效产生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药效的增强或减弱、作用的增快或减慢、维持时间的延长或缩短;质变就...  相似文献   

15.
安全合理地治疗心律失常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在 2 0 0 1年第 2 9卷第 6期刊登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同年 11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心律失常治疗专题学术研讨会” ,目的在于提高心律失常治疗水平 ,正确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 ,以求达到最大疗效 ,把不良反应限制到最低程度。心律失常治疗在基本治疗原则指导下应个体化。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良好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耐受好者 ,治疗选择余地大 ,药物耐受好 ,对Ⅰc类药物有良好的疗效 ;有器质性心脏病、在心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发生快速心律失常、血流…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肝病临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31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掌握。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1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判断,部分患者结合肝活检组织学检查可使诊断更为明确。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抗菌素类药占22.6%(7/31),中药占19.3(6/31),抗结核类药占12.9%(4/31),抗肿瘤类药占9.6%(3/31),解热镇痛类药9.6%(3/31),抗甲状腺类药6.4%(2/31)、其他药物占6.4%(2/31),另有4例(12.9%)用药不详。临床分型:急性药物性肝病26例,慢性药物性肝病5例。临床表现根据药物不同作用机制而有所不同,住院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经停药并给予保肝解毒治疗,30例预后良好,有1例用抗结核药物患者致肝硬化。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血压这一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治,可以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然而,中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控制率极低,心血管病防治面临巨大挑战和困境。为进一步探索高血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治疗依从性,本团队在高血压治疗性疫苗领域多年耕耘,使本研究团队对这一治疗手段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血压生物靶向治疗领域尤其是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希望以此推动生物靶向治疗高血压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18.
<正> 生物技术已率先进入心脏病的高血压药物的研制领域,原因是心脏病危及了大约6千5百万美国人,为此美国每年损失700多亿美元。事实上,目前美国制药工业投资和发展费用的25%以上已被应用于心血管病药物的研制。市场:Genentech’s Activase TissuePlasminogen Actiavtor(TPA)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出现在市场上的第一种采用生物技术获得的治疗心脏病发作的药物。目前还有一些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包  相似文献   

19.
<正>心脏医生治疗心血管病可以用药物、介入和外科方法,但生活方式的适应亦可能有助于许多病人,而这部分治疗常被忽视。运动是种治疗。头三位报告明确了运动治疗的一些好的指征。运动至少部分地可以控制高血压。这领域最好的专家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概述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定义,流行状况、产生原因、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方法:MDR-TB的药物治疗选择含3种以上敏感药物的治疗方案。结论:依照药物的杀菌活性和交叉耐药情况选择用药,主张每天给药,强化期至少3个月,巩固期至少18个月,总疗程以21个月为宜。结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整个疗程必须实施督导下治疗,甚至全过程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