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患者,术前行CT检查和评估,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23例患者CT均提示蝶窦腔内浑浊影,其中有高密度的钙化斑块或斑点18例(78.3%),窦腔骨壁增厚5例(21.7%),蝶窦前壁破坏3例(13.10),窦腔内有气泡样影2例(8.6%),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和术中术腔情况以及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结论CT对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确诊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孤立性蝶窦炎的神经系统表现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炎的神经系统表现,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6月-2001年1月收治的11例孤立性蝶窦炎和3例蝶窦后组筛窦炎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14例中主诉头痛12例,视力下降和/或复视7例,涕中带血3例,脓涕2例,眼球突出、眼球固定和咽痛各1例。检查6例有Ⅱ和/或Ⅲ、Ⅳ、Ⅵ颅神经损害;1例对侧偏瘫,失语;余未见其他神经系统改变;所有病例的鼻科检查中只有5例的鼻腔所见提示后组鼻窦病变。CT和/或MRI发现13例单侧、1例双侧蝶窦炎,3例同侧后组筛窦炎,14例中并发累及患侧额叶、颞叶、顶叶和脑干的大范围颅内感染,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血管瘤和脑脊液鼻漏各1例;视神经炎4例,其中1例为双眼,眶内蜂窝织炎和眶尖综合征各1例;2例并发外展神经麻痹,全部行鼻内窥镜下蝶窦开放病变切除术,部分病例同时抗感染治疗,除1例广泛颅内感染脑疝死亡外,头痛全部缓解,结论:以孤立性蝶窦炎为主的后组鼻窦炎是一直存在而未被充分认识的一个疾病,它可仅有以头痛为主诉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在头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蝶窦炎是不可忽略的因素。CT和MRI是孤立性蝶窦炎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78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中,蝶窦炎32例,蝶窦真菌24例,蝶窦粘液囊肿18例,蝶窦息肉4例。临床表现为头痛者56例(71.8%)、回缩带涕及涕中带血者26例(33.3%)、视力模糊或下降、眼球运动障碍者14例(17.9%)。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及鼻内窥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及鼻内窥镜检查可提高本病诊断率,内窥镜鼻窦微创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为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所见、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手术疗效。结果:临床症状为头痛10例次(77%),涕中带血2例次(15%)。鼻内镜检查发现蝶窦自然口周黏膜息肉样变6例,蝶窦自然口闭锁1例。鼻窦CT扫描显示全部病例单侧蝶窦腔内混浊影,其中有高密度的钙化斑块或斑点9例,窦腔骨壁增厚6例,蝶窦前壁破坏2例,窦腔内有气泡样影2例。全部患者采用经蝶窦自然口径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术后随访1~4年,临床症状消失,术腔清洁,无一例复发。结论: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头痛最为常见;鼻窦CT扫描显示蝶窦腔内混浊影伴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是本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鼻内镜结合鼻窦CT检查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鼻内镜下经蝶窦自然口径路蝶窦开放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rs tumors,SFT)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孤立性纤维瘤CT表现并复习文献,总结其CT影像特征。结果 MSCT上表现为孤立、边界清楚的单发肿块。CT平扫常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肿块,增强多轻中度强化;肿瘤较大时,常因内部囊变、坏死呈不均匀低密度,强化多呈不均匀地图样强化。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SFT病灶的形态、大小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对SF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炎性病变症状、体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探讨其诊疗措施。方法:分析14例孤立性蝶窦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鼻内窥镜治疗的优势。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临床症状逐步消失,头痛在抽除填塞物后缓解,3~22d逐步消失,平均9.37d;伴随症状术后很快消失;窦口宽畅,引流良好;随访半年无l例复发。结论:CT和MRI是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最佳诊断手段;经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径路安全,视野清楚,痛苦小,疗效肯定,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肾脏等泌尿系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CT认识及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6月间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SFT的CT影像学资料和病理,包括良性6例,恶性1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45.5岁.结果 7例患者中,CT表现良恶性与病理相符为100%,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左肾4例,右肾3例,CT表现良性为病灶边界清楚,内部均匀,膨胀性生长,也可见多发小片状或不规则低密度区,恶性为类圆形囊实性团块状影,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向周围浸润生长.结论 CT表现为单发孤立、类圆形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或欠均匀,不均匀强化,延迟持续强化伴粗大供血血管时,应考虑SFT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孤立性蝶窦炎性疾病过去认为发病率较少 ,且多与其他鼻窦炎同时发生 ,这方面临床报道较少。随着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此病的确诊率有逐渐上升趋势 ,而鼻窦内窥镜手术开展 ,又使蝶窦炎治疗效果较前有了一个新的提高。我院 1997年 2月— 2 0 0 2年 2月诊治 16例 (18侧 )孤立性鼻窦炎性疾病 ,现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 (18侧 )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2~ 5 3岁 ,病程 1~ 18个月。其中单侧 14例 ,双侧 2例 ;蝶窦炎12例 ,粘液囊肿 2例 ,息肉 1例 ,霉菌性蝶… 相似文献
10.
张烨飞 《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5):66-68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1例为纵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7例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增强后呈不均匀、地图样明显强化。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孤立性蝶窦炎症状诊断、影像学检查显示有单纯蝶窦炎性病变的患者50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比较手术前及术后3、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对孤立性蝶窦炎的疗效。结果 50例孤立性蝶窦炎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前的VAS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与术后3、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蝶窦自然开口径路蝶窦开放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炎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手术安全等优点,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CT诊断真菌性鼻窦炎1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晖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940-941
目的回顾性总结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探讨CT检查对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0例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的病人资料并结合临床检查结果,与CT检查进行分析比较。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结果 100例患者均为单侧鼻窦发病,其中真菌球型68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8例。CT扫描影像特点为鼻窦腔散在较均匀毛玻璃特征或极不规则的线状,有星状分布的钙化点;伴不同程度骨质吸收或结构不清;窦壁骨质侵蚀15例。病变延伸到邻近结构3例,其中1例累及眼眶。有2例侧颅底骨质吸收。鼻腔或鼻窦内分布黏蛋白与CT显示毛玻璃样高密度影一致。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鼻窦CT扫描显示与其他鼻窦炎不同。CT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真菌性鼻窦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评价CT扫描在慢性鼻副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慢性鼻副窦炎患者83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全部行冠状位扫描,21例加作轴位扫描,对疑有窦壁骨质破坏的2例加作高分辨率CT(HRCT),分析对照慢性副鼻窦疾病病变的类型和范围。结果所有病例均有窦壁粘膜不同程度增厚和窦内积液,窦壁粘膜增厚伴软组织影16例,上颌窦内斑点6例,上颌窦窦壁骨质吸收2例,中、下鼻甲肥大63例,鼻腔内软组织影充塞60例。结论对慢性副鼻窦炎CT扫描能准确描述其病变的类型、范围、程度,清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和比邻关系,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对霉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2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霉菌性上颌窦炎并总结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9例上颌窦内完全充填软组织密度影,17例可见钙化灶,4例可见上颌窦壁骨质吸收破坏。结论霉菌性上颌窦炎有特异性的CT表现,CT应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刘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6):542-544
目的 提高对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症状、体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方法 分析32例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与途径及病人总的治疗与恢复情况。结果 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术,治愈27例,其中17例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0例术后3-5d症状消失;好转5例,仅感轻微头痛和嗅觉失灵,鼻内镜见窦口黏膜肿胀。术后1个月复诊窦口开放率为93.75%(30/32),所有病例均随访6-48个月无病变及症状复发,CT/MRI复查未见窦腔病变。未再次手术。结论 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经CT或MRI等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加之以鼻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且鼻内镜下经蝶筛隐窝入路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对钝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至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并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16例钝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人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侧膈肌破裂13例,左侧膈肌破裂3例,未见双侧膈肌同时破裂病例。结果钝性膈肌破裂的征象包括膈肌不连续6例,部分膈肌不能辨认4例,膈肌增厚4例,腹腔脏器疝入胸腔10例,狭颈征5例,内脏坠落征9例,肋膈窦闭塞征6例,同时出现的胸腹腔积血4例,无上述阳性CT征象2例。结论钝性膈肌损伤临床表现隐匿,除非发生膈疝,影像表现不典型。正确认识膈肌破裂CT征象,是提高膈肌破裂CT诊断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霉性副菌鼻窦炎的CT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 单侧副鼻窦发病18例,双侧副鼻窦发病2例,全部病变均累及上颌窦,累及2个以上副鼻窦腔8例,病变侵犯后鼻孔2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病变窦腔内密度增高,不均匀,病灶内出现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伴破坏,窦腔缩小。结论 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单侧发病为主,窦腔内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伴破坏,窦腔缩小等特征,CT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彭晓容 《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68-7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累及胃肠道的CT表现及探讨及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有完备临床及影像资料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8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118例患者全部接受CT增强检查。影像分析重点在于:胰腺本身病变及胃肠道受累的部位、cT表现及强化模式以及相邻的系膜受累的表现;并且按照Atla11ta临床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结果本组患者按照Atla11ta临床严重程度分级标准,重型患者51例,轻型患者67例。胃肠道受累表现为胃肠道壁增厚水肿,粘膜强化。按照部位分:十二指肠受累44例、胃壁受累41例、小肠受27例,横结肠量累l4例、升结肠受累8例,降结肠受累5例。同时并发小肠系膜及横结肠系膜肿胀、密度增高,分别为35、21例。胃肠到爱累更多见于重症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胃肠道受累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征象,多见于重型胰腺炎患者,其解剖学途径是炎症直接蔓延或者通过相邻的系膜蔓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