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距骨周围脱位是指跟距关节(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同时脱位,但胫骨与距骨关节(髁关节)保持正常关系。距骨周围脱位根据足的方向分为内侧、外侧、前和后脱位四种类型,其中距骨内侧脱位型最常见。作者研究了124例18岁以下青少年的距骨骨折及/或脱位。所有病例均无距骨颈骨折所致距下关节脱位,因距骨颈骨折可造成距下关节分裂,故不应列入距骨周围脱位。共有5例确诊为距骨周围脱位,3例女性,2例男性,平均年龄14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伴有距下关节损伤的陈旧性跟骨骨折,目前主要是采用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和距下关节牵伸骨块植入融合术治疗,在此介绍一种新手术方式,距下关节截骨外固定支架缓慢延长手术,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12例15足(单足9例,双足3例)陈旧性跟距关节骨折脱位,年龄16~53岁,平均33.6岁.闭合性7例(10足),开放型性5例(5足)...  相似文献   

3.
26例距下关节脱位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距下关节脱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6例距下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内侧距下关节脱位22例,外侧距下关节脱位4例。闭合手法牵引复位17例,切开复位9例。结果本组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17.7±3.9)个月。关节功能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标准,术后功能优1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4.62%。结论距骨脱位应早期明确诊断,经过闭合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改进的后路踝关节距下关节融合法,即凿除踝关节距下关节后份1/2相应关节软骨,植入从跟骨上方取下的松质骨,切取胫骨后下端长方形骨片滑行植入跟骨槽内。此系关节内外联合融合法,方法简单,愈合率高,骨性融合时间短,保留了距骨血循环,距骨不致坏死,远较4关节融合法为优。适用于连枷足和踝关节距下关节同时受累的结核或创伤性关节炎。按本法处理14例,13例平均随访11年1个月,全部在3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足踝部稳定,不痛,无畸形。  相似文献   

5.
张天浩  王之江  林涧  黄建宏 《创伤外科杂志》2021,23(8):638-640,封3
距骨全脱位在全身、下肢及足部脱位中所占比例均较少,临床上并不常见,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距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脱位时皮肤受压造成的皮瓣坏死和开放性脱位而导致的感染、慢性骨髓炎等,是距骨脱位后治疗较困难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距骨全脱位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甚至误区.本文拟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为距骨全脱位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下车时右足尖先着地扭伤,右足疼痛1h来诊。查体示:右足屈曲内翻畸形,踝前外侧皮肤张力较大,但未见骨性突起,未见明显皮肤破损。临床拟诊踝关节脱位拍右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见图1),平片发现右踝关节未见异常。遂行右足正斜位片进一步检查。右足平片示(见图2):右距-舟关节丧失部分对合关系,舟骨向内侧移位1.0cm;跟-骰关节间隙增宽,骰骨向内侧移位约0.5cm。根据右足距-舟关节、跟-骰关节半脱位,X线诊断为:右足距骨周围关节半脱位。临床以闭合性足距骨周围关节半脱位收入骨科,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X线平片复查示解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距下关节截骨牵伸融合对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6例(单足5例,双足1例)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年龄17~52岁,平均31岁.6例(7足)均采用距下关节截骨牵伸融合新方法治疗.术中行距下关节截骨、Orthofix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10天开始距下关节缓慢牵伸延长,至距下关节间隙牵开1~2cm结束,距下关节骨性融合后取出外固定支架开始负重行走.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6例距下关节平均在术后9个月得到骨性融合.采用AOFAS后足评分,7足平均评分由术前的26.6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的74.2分.结论 距下关节截骨牵伸融合对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跟骰关节固定对距下关节负重区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跟骰关节固定对距下关节负重区面积的影响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侧新鲜尸体足标本,通过胫骨干轴向动态加载,应用压敏片测量比较跟骰关节固定前后,在大体足中立位、背屈跖屈、内收外展、内翻外翻运动中,距下关节负重区面积。结果跟骰关节固定后,在大体足不同运动状态下距下关节负重区面积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增大(P<0.05),为(32.54±7.45)%。结论跟骰关节固定可增加距下关节负重区面积,从而降低距下关节面单位面积的应力及增加距下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滑膜关节骨突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 解剖学研究——骨突关节一个椎体的上关节突和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被衬着滑膜的关节囊包绕着。这种关节,关节囊附着于相邻的关节突起的骨上。不同的椎体骨突的方向和表现亦不相同。在颈段(颈3—颈7),关节突较大,形成了一个骨的柱状物称做关节块。这些关节突上的扁平的卵圆形的小关节面位于斜冠状面上,在胸椎上关节突凸面向外后且轻微向上,而对面的下关节突则面向相反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距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及功能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12例13足得到随访的距骨骨折的坏死发生率、足踝功能及致残率.按Hawkins分型:Ⅰ型2足,Ⅱ型4足,Ⅲ型5足,Ⅳ型2足.结果 12例随访11~52个月,平均19.6个月.8足出现距骨坏死,3足需处理,其中1足行踝关节融合,1足行距下关节融合,1足行减压植骨;另5足踝关节、距下关节功能良好,无距骨塌陷、骨关节炎表现.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8足,良2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为77%.结论 距骨骨折脱位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与骨折的部位及创伤能量相关,但其功能预后与缺血坏死并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