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Th1/Th2平衡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连云港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存在哮鸣音将其分为喘息组患儿48例、非喘息组患儿41例,选择同期医院儿科健康体检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和对照组体检受试儿童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峰值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血管活性物质血清NO水平以及细胞因子血清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和PEF水平分别为(73.41±7.38)%、(71.46±4.72)%和(74.62±6.30)%均显著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组患儿血清NO水平(87.39±7.01)μmol/L显著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组患儿IFN-γ和IL-4水平为(980.67±125.73)ng/L和(678.49±93.92)ng/L均较非喘息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FN-γ/IL-4较非喘息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NO、IFN-γ、IL-4与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PEF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IFN-γ/IL-4与肺功能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且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衡状态,其中出现喘息症状的患儿上述变化更加明显,血清NO水平以及Th1/Th2免疫平衡状态均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与患儿喘息发生以及疾病进一步诱导哮喘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与肺功能及Th17/Treg。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随机纳入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计算Th17/Tre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STAT3 mRNA的表达;检测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研究组患儿IL-6、PCT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儿Th17及Th17/Treg高于对照组,Treg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儿STAT3 mRNA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PEF、FEV1%以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优于研究组患儿(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2(IL-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58例。另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和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STAT3mRNA和STAT5mRNA表达。结果急性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Treg%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对照组,而Treg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STAT3mRNA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STAT3mRNA高于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Treg及IL-6/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参与了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发展,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体内存在Th17与Treg细胞亚群失衡,存在IL-6/STT3信号通路激活,IL-2/STAT5信号通路活性下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儿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PP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肺部听诊是否存在哮鸣音将其分为MPP喘息组(47例)和MPP非喘息组(55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小儿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间高峰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差异,并分析25%、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V_(25)、V_(50)、V_(75)水平、血清IL-10及IL-17水平的差异。结果 MPP喘息组肺功能指标均低于MPP非喘息组和对照组,MPP非喘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P喘息组IL-10水平低于MPP非喘息组和对照组,MPP非喘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P喘息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MPP非喘息组和对照组,MPP非喘息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P患儿血清IL-10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IL-17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MPP患儿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出现紊乱,表现为外周血IL-10水平下降、IL-17水平升高,且患儿机体IL-10水平与其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IL-17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支原体23S rRNA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病情程度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20例(感染组)和未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支气管哮喘患儿104例(未感染组),将感染组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IL-6、IL-10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肺炎支原体23S rRNA并测序观察突变情况,Spearman分析IL-17、IL-6、IL-10与Th17、Treg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h17、Treg对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鉴别价值。结果 感染组Th17细胞比例、IL-17、IL-6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Treg细胞、IL-10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重症组Th17细胞比例、IL-17、IL-6水平和23S rRNA突变检出率高于轻症组(P<0.05),Treg细胞、IL-10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IL-17、IL-6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IL-10水平与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Th17、Treg细胞比例对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和0.87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加重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h17/Treg细胞失衡,支原体23S rRNA基因突变在重症患儿中的检出率较高,Th17、Treg细胞比例对重症患儿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对支原体肺炎(MP)患儿治疗效果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3(IL-33)和Th17/Treg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MP)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增加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IL-18和IL-33水平和Th17/Treg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65.85%,(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喘息和干湿啰音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咳嗽、喘息和干湿啰音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8、IL-33、Th17和Th17/Treg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18、IL-33、Th17和Th17/Treg水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re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并且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对MP患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并比较血清IL-17浓度及Th17、Treg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17、Th17、Th17/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Tre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17、Th17、Th17/Treg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Treg明显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COPD急性加重期组FEV1、FVC、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COPD急性加重期组FEV1、FVC、FEV1/FVC明显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7、Th17、Th17/Treg比值与FEV1、FVC、FEV1/FVC均呈负相关(均P0.05);Treg细胞与FEV1、FVC、FEV1/FVC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7、Th17/Treg比值与肺功能密切相关,可用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择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发生VAP感染的患者31例为VAP组;选择同期于医院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接受机械通气但未发VAP的患者40例为非VAP组;选择30名于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VAP患者病原分布及三组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Th17、Treg、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22、IL-1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31例VAP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4.1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2.26%)、肺炎克雷伯菌(19.35%)检出较高;VAP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非VAP组及对照组(P0.05),Tre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VAP组Th17、Tre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h17/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VAP组IL-17A、IL-22、IL-10水平高于非VAP组及对照组(均P0.001);非VAP组IL-17A、IL-22、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IL-17A、IL-22与PCT、APACHE II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成人心脏术后VAP伴随着明显的Th17/Treg免疫失衡,但其细胞因子IL-17A、IL-22、IL-10表达变化与其并不同步,可能存在其他分泌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设为肺炎组以及同期收治的70例非感染性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参与者均测定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血清IL-6、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TAT3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炎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Treg细胞、TGF-β1低于对照组(P0.001);IL-6、STAT3 mRNA表达与Th17细胞、Th17/Treg、IL-17A呈正相关(P0.05),与Treg细胞、TGF-β1呈负相关(P0.05);重症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高于轻症组,而Treg细胞、TGF-β1低于轻症组(P0.05);病情严重程度与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16,0.622,0.457,0.722,0.803;P均0.05),与Treg细胞、TGF-β1呈负相关(r=-0.509,-0.683;P均0.05);预后良好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低于预后不良组,而Treg细胞、TGF-β1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IL-6、IL-17A、TGF-β1水平、STAT3 mRNA表达用于预测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778、0.862、0.841、0.836、0.673、0.762。结论感染性肺炎新生儿IL-6/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因其所致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是病情发生、进展的重要原因,用于评估患儿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情监测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280例,根据入院时症状和体征分为急性加重组160例,稳定组120例;另取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BODE指数及PaO_2水平。采集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h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结果急性加重组患者FEV1%Pred值为42.8±7.6,FEV1/FVC值为43.5±8.3,PaO_2为(55.9±8.6)mm Hg,均明显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BODE指数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组FEV1%Pred、FEV1/FVC、P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BODE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加重组、稳定组患者IL-6、IL-8、TNF-α、纤维蛋白原、Th17及Th17/Tre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急性加重期组较稳定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加重组Ⅲ级、Ⅳ级患者IL-6、IL-8、TNF-α、纤维蛋白原、Th17及Th17/Treg水平明显高于Ⅱ级患者,其中Ⅳ级患者较Ⅲ级患者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TNF-α、纤维蛋白原、Th17/Treg与FEV1%Pred、FEV1/FVC、BODE指数、PaO_2明显相关(均P0.05);IL-6与FEV1%Pred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NF-α、纤维蛋白原、Th17/Treg与COPD病情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监测COPD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reg)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 选择KD患儿32例( KD组)及健康幼儿28例(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幼儿和KD组患儿使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前及治疗后热退3天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 IL-15)、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KD组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4.35、-3.98和-4.11,P<0.05);经治疗后,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有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4、2.94和3.06,P<0.05)。 KD组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2.54,P<0.05),经治疗后可基本回升至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13,P<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1.87,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t=2.71,P<0.05)。结论 Treg细胞与Th17细胞之间的失衡可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比例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4例(UCC组)、同期妇科门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8例(CIN组)、HPV感染患者32例(HPV组)以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0例(H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组外周血的Th2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比值明显上升,而Th1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患者外周血的IL-4、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失衡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CD4+T细胞及淋巴亚群在小儿哮喘与肺炎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东营市广饶县中医院儿科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4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33例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另选择同时期的正常体检小儿30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在早晨空腹情况下抽取静脉血5mL,并于3小时内进行标本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T细胞辅助细胞(Th)1、Th2、Th17及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CD4+CD25+FOXP3+、CD4+IL-4+Th1及CD4+IL-17+Th17细胞百分比均增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34、5.89、6.11,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炎组CD4+CD25+FOXP3+细胞百分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56, P<0.05)。与肺炎组相比,哮喘组CD4+CD25+FOXP3+、CD4+IL-4+Th1、CD4+IL-17+Th17细胞百分比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2、6.45、6.39,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4、5.26、5.19,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炎组单核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P<0.05)。与肺炎组相比,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9,P<0.05)。结论 CD4+T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与鉴别小儿哮喘与肺炎疾病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熊燚  王健  魏笛  赵君  叶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5,(23):4287-4289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 细胞17(Th17)细胞水平在儿童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儿36例;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外周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即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 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IL-17及IL-23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儿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高(t=3.68,P<0.05);脓毒症患儿组RORγt mRNA 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8.32,P<0.05);同时脓毒症患儿组细胞因子含量(IL-6,IL-17,IL-2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此外,脓毒症死亡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2.2±0.5)%显著高于存活组(0.8±0.3)%(t=4.67,P<0.05),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患儿死亡率呈正相关(r=0.24,P<0.001)。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检测Th17细胞水平有助于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监测,探讨Th17/Treg免疫失衡与前列腺癌激素抵抗的评价。方法对全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54例发展为抵抗性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一般状况匹配的37例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激素难治组和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0和IL-17,分析Th17与IL-17的相关性和Treg与IL-10的相关性以及Th17/Treg与前列腺癌控制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外周血Th17、IL-10、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经阿比特龙加泼尼松治疗3个月后,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IL-10、IL-17水平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IL-17、IL-10变化与Th17/Treg细胞变化一致且相关。结论Th17/Treg免疫平衡与前列腺癌激素抵抗性相关,Th17/Treg免疫平衡对前列腺癌激素治疗明显影响,Th17/Treg比值变化对前列腺癌激素治疗有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6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流感病毒组和小檗碱组,20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使用流感病毒滴鼻制成流感病毒小鼠模型;使用1 mg/ml小檗碱给小鼠灌胃0.4 ml/d。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采用流式法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Th2及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1(RIG-1)、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及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流感病毒组肺组织炎性细胞增多、肺泡结构被破坏,小檗碱组小鼠炎性细胞数目减少。相比正常对照组,流感病毒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Th1/Th2、Th17/Treg、IL-6、TNF-α、RIG-1蛋白、MAVS蛋白及NF-κB蛋白水平均升高,IL-4水平降低(P<0.05);相比流感病毒组,小檗碱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Th1/Th2、Th17/Treg、IL-6、TNF-α、RIG-1蛋白、MAVS蛋白及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IL-4水平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可以通过影响RLH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同时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Notch1和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河南某医院诊治的4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研究对象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FEV 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75%)、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细胞介素-6(IL-6)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qRT-PCR检测Notch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分别为(1.38±0.65)L,(60.35±10.42)%,(3.15±1.23)L/s,(1.76±0.79)L/s及(0.78±0.54)L/s,均低于对照组的(2.47±0.53)L,(79.46±13.26)%,(4.09±1.57)L/s,(2.57±1.03)L/s及(1.25±0.38)L/s(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eNO为(17.35±11.53)ppb,高于对照组的(10.46±4.25)ppb(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Eos及IL-6分别为(0.36±0.13)×10^9/L及(0.73±0.17)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16±0.11)×10^9/L及(0.38±0.14)ng/mL(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Notch1 mRNA水平为1.52±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7±0.09(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PTEN mRNA水平为0.38±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0.19(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与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等指标呈现负相关(均P<0.05),与FeNO,IL-6和Eos等指标呈正相关(均P<0.05)。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与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等指标呈现正相关(均P<0.05),与FeNO,IL-6和Eos呈负相关(均P<0.05)。且Notch1 mRNA的表达与PTEN mRNA的表达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儿体内Notch1水平上调,Notch1可通过抑制PTEN表达及促进IL-6等炎症分子表达,诱导哮喘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手术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r T cell, Treg)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评价和优化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于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40例HPV阳性早期CC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0例HPV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宫颈HPV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10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25例、20例患者术后宫颈HPV检测由阳性转为阴性,两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前血清TGF-β、IL-6、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下降,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IL-6、IL-23水平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宫颈HPV检测阳性CC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宫颈HPV检测阴性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及癌前病变患者均存在着Th17/Treg细胞功能失衡,且CC患者更加严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纠正此种免疫失衡状态,但术后HPV阳性患者的Th17/Treg细胞功能失衡程度仍高于HPV转阴患者,临床医生应重视复查术后宫颈HPV、充分评价术后免疫炎症状态,从而预测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