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亚君 《医疗装备》2018,(20):18-19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9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根据其静脉给药途径分为试验组(VPA置管)与对照组(PICC置管),各45例。比较两组置管效果及生命质量。结果置管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置管半年后,试验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通过VPA置管方式进行化疗给药,能够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保证置管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遏伟君  陈颖 《现代保健》2011,(10):108-109
目的 合理使用并保护患者静脉,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可行性,保证肿瘤患者化疗准确、及时进行.方法 在行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后,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对导管进行换药、冲管、封管、输液.结果 112例患者成功置管,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完成化疗.结论 PICC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信心,便于护理,适合肿瘤患者,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接化疗泵用于老年晚期肿瘤患者持续化疗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采集120例在我院接受住院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PICC置管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方案,并针对该化疗方式常规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行PICC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患者,均成功穿刺,成功率100%,其中3例导管置入困难,2例穿刺两次。置管时间7~280d,平均(165.4+24.4)d。研究组置管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P0.05),差异显著。结论 (1)PICC置管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操作简单,一次成功率高,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2)相较于浅静脉化疗,强化PICC置管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护理能显著降低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36例,肘部静脉穿刺困难或穿刺失败,经颈外静脉置人PICC,通过分析颈外静脉的走向和分型,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加强对导管的维护,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36例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置管成功,置管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用于老年病人的输液是安全可行的。解决了临床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面的护理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对9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中患者使用PICC,代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注入化疗药物.结论 选用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整理分析PICC置管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得出PICC会引起的并发症.结果 PICC患者会引起多个并发症,分析得出原因并制定护理措施.结论 PICC置管会引起相关并发症,需要根据原因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对PICC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7.
李小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26-3127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科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的PICC管进行置管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显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术可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注,防止化疗药物外渗,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53-1554
目的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儿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IVAP置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管路维护操作时间、置管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管路维护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置管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PICC置管相比,IVAP置管成功率更高,管路维护操作时间更短,且可提高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儿置管后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邹蜜  张敏  王欢  高玫娟 《医疗装备》2022,(2):173-17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15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置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相似文献   

10.
李莹 《药物与人》2014,(1S):135-135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的静脉管理特点。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恶性肿瘤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VP(普通静脉留置针)组、CVC(经颈内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组,各自80例,对比分析三组置管方式下的患者满意度、费用情况及使用价值。结果:三种置管方式下患者满意度、费用情况及使用价值各有特点,其中PICC组满意度最高,VP组化疗总费用与平均留置时间及置管所需时间皆最低,V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采用PICC可以为临床化疗提供最佳的穿刺通路,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