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某金属结构厂车间CO2 气体保护焊工作环境安装了离子荷电局部净化装置后的作业环境进行了粉尘、毒物等测定 ,现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CO2 气体保护焊焊接时 ,用 80 %氩气、 2 0 %CO2 混合气体 ,在规定电压下使焊丝熔化进行焊接。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毒物 (锰、铁等 )、电弧等。粉尘测定采用滤膜计重法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采用焦磷酸法 ;锰及其化合物测定用高碘酸钾比色法 ;一氧化碳测定用一氧化碳测定仪 ;氮氧化物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2 结果与分析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结果为 8 4 % ;含游离二氧化硅 10 %以下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内蒙古火力发电厂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现状.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规范采集或测定工作场所环境粉尘浓度、物理因素与有毒化学物质三类职业危害因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与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内蒙古火力发电厂工作场所环境粉尘浓度、物理因素、有毒化学物质不合格率分别为39.29%、14.71%和1.97%.环境粉尘污染主要存在于除灰、输煤与锅炉系统;噪声污染不合格率为12.17%;照明不合格率为80.77%.结论 内蒙古火力发电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照明不足与噪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原乡镇水泥厂改制后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状况及其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情况。我们对淄博市淄川区15家水泥厂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 1 方法 现场调查:粉尘浓度测定用滤膜称重法;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用焦磷酸重量法;粉尘分散度用滤膜溶解法。噪声  相似文献   

4.
水泥生产行业职业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了解水泥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危害状况,有利于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及健康监护,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我们于1997年4月对安阳市水泥生产行业职业危害进行了调查。1 内容和方法1.1 生产性有害因素测定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对产生有害因素的作业环境进行工生监测,对粉尘浓度、分散度、粉尘中游离SiO_2(二氧化硅)含量及噪声强度等分别进行测定。1.2 健康体检 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工人健康体检,检查项目按职业性体检的有关要求进行。2 结果2.1 生产性有害因素测定结果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分别对各工序作业环境进行了粉尘浓度及噪声强度测定。结果为粉尘浓  相似文献   

5.
环卫工人每日都接触垃圾粉尘、噪声、机动车尾气等有害因素。为了解作业环境中粉尘、噪声的污染情况,我们于1991年3月对大理市环卫站工人劳动现场进行了调查。测定方法监测垃圾粉尘用上海宏伟仪器厂生产的Fc-A-Ⅳ型粉尘采样器滤膜称量法。粉尘分散度用滤膜法;游离SiO_2 用焦磷酸重量法;噪声测定用国产NO10型精密声级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某光伏玻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化学毒物是光伏玻璃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6个粉尘测定点中7个测定点超标;作业人员接触噪声8 h等...  相似文献   

7.
周虹 《职业与健康》1994,(3):59-59,53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生产环境、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评价粉尘对机体的危害程度时,需对粉尘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进行测定。做为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已经得到了统一,即国家已于1985年颁布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此方法未提及粉尘采样标准体积的换算。粉尘测定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市水泥生产行业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确定其危害程度大小,为今后劳动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切实保护接触有害因素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于1999年3月对海阳市水泥厂进行了有害因素的调查与危害程度评估。1 对象与方法1.1 职业危害作业点的划分与统计 选择具有粉尘、化学毒物、物理性有害因素作业的生产车间11个,对室内外固定或流动作业点有害因素进行划分和统计。1.2 职业危害作业点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监测 采用武汉分析仪器厂FC—2B型粉尘采样器,进行粉尘浓度测定;用武汉冶金环保所YA—2型肺通气量仪进行接尘时间肺总气量测定;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浓度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实验过程中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的环节。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Z/T192.1-2007和JJF1059-1999的方法,对某饮料有限公司原料投料岗位总粉尘浓度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U=0.81mg/m3,Veff=100,P=95%;总粉尘浓度测定结果为(1.1±0.81)mg/m3。在粉尘测定过程中样品质量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在各个不确定度分量中贡献最大,是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原料投料岗位总粉尘浓度测定结果符合GBZ2.1-2007的规定;在粉尘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分析方法控制实验条件,减少系统效应特别是电子天平称量和空气湿度影响导致的不确定度,对于保证实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地了解本地区工矿企业职业危害情况,我们于1982年5月至1983年2月对全区全民企业208个厂矿的主要有害因素(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及其接触者78,677名职工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毒物测定354个点,合格率55.6%;粉尘测定742个点,合格率26.3%。生产场所毒物浓度超标较严重的有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粉尘浓度超标较严重的有轻工、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在208个厂矿中共有接尘职工43,486名,历年诊断矽  相似文献   

11.
谢德兴  张莉莉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691-1692
为了解我市某化工厂职业卫生状况,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9月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内容与方法1.1内容调查某化工厂的一般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情况,检测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煤尘、煤渣尘、漂白粉粉尘、AC粉尘)、毒物(Cl2、NH3、CO、HCl、NaOH)浓度、噪声强度及气象条件(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热)。1.2方法一般情况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情况按自拟的调查表进行;粉尘浓度的测定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进行,毒物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了解劳动保护设施使用状况,笔者对某热电厂生产环境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内容与方法 对某电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包括企业概况、主要产品、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及接触人数、防护设施及使用情况。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毒物进行现场监测。噪声的测试按《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各种毒物测定按《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监测方法》第一版的要求执行;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和粉尘分散度的测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灯饰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苯系物、正己烷、铅烟等。测定18个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总尘)浓度超标率为33.3%,测定化学毒物16个作业岗位,苯浓度超标率12.5%,甲苯浓度超标率6.25%,正己烷超标率为43.75%。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中美粉尘监测方法及其测定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中美两国粉尘监测方法及测定结果的比较,寻找不同测尘方法之间的换算系数。[方法]中国测定的是环境瞬时总粉尘浓度(Tchn),美国测定的是整班时间加权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Rus)和总粉尘浓度(Tus)。用美国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级联撞击式采样器和中国总粉尘采样器在同一工作场所进行同步采样,运用滤膜质量法测定粉尘浓度,并用SPSS11.5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Rus与Tchn、Rus与Tus间的换算系数估计值分别为53.64%和39.89%;不同矿厂、不同工种之间的换算系数估计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美国方法测得的总粉尘浓度普遍高于中国方法的总粉尘浓度.两者比值1.3:1(1.1-2.0:1);③广西锡矿和汉阳铸造厂,Rus与Tchn、Rus与Tus、Tchn与Tus间的对数直线趋势和回归系数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系数R2为0.22-0.71,回归系数β为0.31-1.13。而武钢耐火材料厂各采样方法测得的结果之间除Rus与Tus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外(P<0.05),其他相关性不显著;④Rus与Tchn、Rus与Tus及Tchn与Tus的换算系数在锡矿与铸造厂之间不相同,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影响换算系数的因素较多,寻找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间普遍适用的换算系数很困难,但在局部进行可比性分析及寻找换算系数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环境、影响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为掌握我市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一步做好尘肺防治工作,我们对全市12个厂矿企业,698名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和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某铁矿井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了解该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大孔凿岩、中孔凿岩、小孔凿岩、电铲回采、粗破碎(操作室内)、粗破碎(操作室外)6个作业面和餐厅为监测点,测定各作业点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及风速;用长时间采样方法采集粉尘样品,滤膜质量法测定粉尘总浓度;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和个体噪声接触强度,对噪声强度严重超标的作业点进行了噪声频谱分析;测定振动强度及空气中的NO、Cl2、NO2、SO2、HCN、NH3、H2S水平.结果 (1)井下存在湿度高、通风不良的工作环境;(2)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0.54%~16.05%,电铲回采作业面粉尘浓度超出国家标准0.6倍,小孔凿岩和大孔凿岩作业面粉尘浓度处于临界水平;(3)大孔凿岩、中孔凿岩和小孔凿岩作业面噪声强度均超标,8 h等效声级(LAeq)分别为102.2、91.0和97.0 dB(A);(4)小孔凿岩处振动强度超过国家标准5倍;(5)在大孔凿岩、电铲回采、小孔凿岩、餐厅内检出NO2气体,小孔凿岩、餐厅内检出SO2,其余气体均未检出.结论 该铁矿井下作业环境中噪声和粉尘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小孔凿岩处为手工操作,振动强度严重超标.应淘汰小孔凿岩生产工艺,设置移动隔音操作室,实现作业人员室内操作.  相似文献   

17.
王佩强  方正斌  王定芳  黄超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40-2841
目的了解郧县粉尘作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粉尘的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方法依据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的测定》和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进行检测。结果粉尘浓度监测点合格的254个,超标的150个,总合格率62.87%。游离SiO2含量为矽尘最高(93.42%),石灰石最低(1.65%)。结论郧县存在粉尘危害因素的企业中,部分企业的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制定相应的防尘综合措施,有计划、有目标地治理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改善作业条件,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矿山粉尘和铸造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了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焦磷酸重量法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红外法与重量法的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测定值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两法测定值的相关回归方程:(?)=1.0001×-2.0610,r=0.947997。红外法的测定不受灰化的影响,对滤膜采集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测定是一简便、快速的方法,可较好地排除粉尘中难溶或不溶物质和无定形二氧化硅等因素的干扰,克服了重量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炼焦行业产生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焦炭粉尘尤为严重,但是焦炭粉尘性质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炼焦行业产生的焦炭粉尘性质,为炼焦行业焦炭粉尘危害控制与评价提供理论。方法选取3家焦化厂,并且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四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中焦磷酸法对3家焦化厂焦炭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再参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的相关要求,对焦炭粉尘进行定性。结果 3家焦化厂焦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0%。结论焦炭粉尘的性质为其他粉尘,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时,要按照其他粉尘的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20.
<正> 测定厂矿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了解粉尘对机体的危害以及评价防尘技术措施的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测定粉尘浓度时通常采用两种型式的粉尘采样器,当做为卫生管理,了解生产现场粉尘浓度情况以及评价防尘技术措施效果时,常采用定点,短时间的测尘;而当评价工人实际接触的粉尘浓度对健康的危害时,常采用测定一个工作班粉尘浓度的个体粉尘采样器。关于个体粉尘采样器的性能已做过鉴定并由武汉市分析仪器厂生产,本文为了解决短时间粉尘采样器的体积和重量较大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小型粉尘采样器,现将采样器的结构和性能介绍如下: 一粉尘采样器的结构粉尘采样器是由泵体、电机、蓄电池、流量计及采样头几个部分所组成,其外观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