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皮穿刺肾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NT),是一种微创解除上尿路梗阻,拯救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对于肾后性梗阻引起的尿毒症,在逆行性置管失败,而急诊手术风险较大时,通过超声引导的经皮肾穿刺置管引流是最安全、便捷的治疗手段,暂时或永久的引流减压以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超洋  洪剑波  陈臻 《当代医学》2008,(14):151-151
经皮穿刺肾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NT),是一种微创解除上尿路梗阻,拯救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对于肾后性梗阻引起的尿毒症,在逆行性置管失败,而急诊手术风险较大时,通过超声引导的经皮肾穿刺置管引流是最安全、便捷的治疗手段,暂时或永久的引流减压以改善肾功能.我们从2000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16G的深静脉留置导管试行暂时性PNT,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剌造瘘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剌造瘘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30例患者中,共置管59根,其中56根管一次穿刺置管成功,3根进行二次穿刺,置管成功。肾功能、电解质一般3~7d,平均4d恢复正常。结论: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对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故临床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应首选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总结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1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果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4例,72小时内病情明显好转.所有病例治愈,无并发感染及中转手术.结论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上尿路阴性结石梗阻并肾功能衰竭的急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8年以来收治的18例上尿路阴性结石梗阻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 .18例均行经下尿路输尿管逆行置管引流.其中置入双J管引流成功作内引流2例;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10例;置管失败6例,改为经皮肾穿刺造口置管引流2例,急性开放手术4例.结果 本组18例经急诊处理后7~10d,1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肾功能好转,为后期病因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再行二期治疗后,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肾功能有进一步改善.结论 对上尿路阴性结石梗阻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一经确诊,先予以经下尿路输尿管置管引流尿液是急诊处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然后根据置管出现的情况再采取不同的急诊处理方法 救治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肾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肾周脓肿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分析穿刺置管成功率,持续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8例患者中,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4.4%(17/18);持续带管时间为(10.0±5.0)d;并发血尿2例(11.1%),引流管窦道出血1例(5.6%),无功能脓肾1例(5.6%)。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肾周脓肿,具有便捷、微创、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5例肾积水患者,采用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置管引流。结果 35例患者水钠潴留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创伤小,能有效改善肾功能,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盆腔晚期肿瘤浸润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例因晚期盆腔肿瘤浸润导致的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18侧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12例患者共18侧肾脏一次穿刺成功,1例一侧术后引流不畅再穿刺置管成功,所有病例全身状况及尿毒症症状很快好转。经引流后10例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肾功能改善。【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可作为晚期盆腔肿瘤浸润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单房细菌性肝脓肿两种引流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单房细胞性肝脓肿患者,经腹手术置管引流60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40例,结果,经腹手术置管引流与经皮肤穿刺置管引流相比,组织损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优于经腹手术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置管引流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盂积水的临床诊断和置管引流及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0例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抽出液体并化验确诊,确诊后置管引流或注射药物;观察积液的性质,询问随诊患者的感受。结果本组30例中,4例为肾积脓,经消炎、抗感染后痊愈;20例为肾结核,肾盂内积液为脓性干酪样物质,立即给置管引流,从引流管内注射和全身静脉滴注抗结核药物,肾盂积液减少至消失,肾功能逐渐好转;3例左肾盂血性积液,确诊为肾盂癌,中转手术;3例穿刺失败,失败原因为患者不配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置管引流,可避免损伤肾内大血管。实时监测,穿刺准确,简便安全,效果确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已成为超声介入的常规技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蒋红光  黄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5):104-105,108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大型肾积水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5例先天性巨大型肾积水IVU患侧不显影患者采取双J管内引流或经皮肾造瘘外引流,两个月后复查患肾功能,决定是否保肾.结果肾功能改善者29例,无明显改善者16例.前者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后者行肾切除.结论对不能确定是否仍有肾功能的惠肾,先行引流后,视肾功能是否改善再决定是否保肾,是治疗先天性巨大型肾积水的合理选择.可避免不必要的肾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或置管术,如失败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结果: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16例,取坏死组织1例,置管术6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4例,其中2例二期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论:微创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内的多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其中28例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腔置管引流,对9例合并胰腺周围积液并感染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对7例残余后腹膜感染患者共实施22例次的置管冲洗引流.结果 29例患者中28例治愈,1例入院5d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后腹膜感染患者改外科手术治疗.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10d,胰周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4~68d,后腹膜残余感染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7~78 d.结论 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对急性梗阻性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6例急性梗阻性肾病的19个肾脏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6例)。结果:19个肾脏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未见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血肌酐(Scr)在置管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1~8周内下降最快(P<0.01),24~48周内下降缓慢(P>0.05)。随着肾功能的恢复10例良性病变7例择期进行了手术治疗、2例继续引流、1例中止引流;6例恶性病变2例择期进行了手术治疗、3例继续引流姑息治疗、1例于引流置管1年2个月死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安全、微创,可促进梗阻性肾病肾功能的恢复,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也可作为无法手术的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肾病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单房细菌性肝脓肿两种引流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单房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经腹手术置管引流60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40例。结果:经腹手术置管引流与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相比,组织损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优于经腹手术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5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超声科行PTCD治疗的14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胆汁引流情况,有无并发症,以及胆红素降低情况.结果 144例患者中17例行右肝胆管置管引流,18例行左肝胆管置管引流,23例行胆总管置管引流,19例行肝总管置管引流,67例于胆囊内置管引流.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142例患者术后引流通畅,术后3~5 d胆红素明显下降,1周后黄疸明显减退,2例患者引流不畅;144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胆管门静脉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定位准确、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道减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在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做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术。结果55例患者中,50例置管引流成功,成功率为90.9%。1w后50例黄疸明显减退,减退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是对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减轻黄疸及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其操作方法值得深入探讨及掌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pereutaneous nephrostomy,PCN)治疗肾积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肾盂积水的患者在超声介导下,采用Seldinger法行经皮穿刺肾造瘘手术.以引流减压.结论 16例患者共19次置管全部一次性成功,成功率100%.随访至12周,15例患者肾功能在2周内得到改善.有效率93.7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实时超声介导下行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可靠,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梗阻性重度肾盂积水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3例因肿瘤、结石等引起急性重度肾盂积水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3例梗阻性重度肾盂积水,经引流后均快速解除梗阻,迅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衰竭症状.2例膀胱肿瘤肾积水引流术后肿瘤得以手术顺利切除.1例恶性膀胱癌伴多发性脏器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持续留置导管体外引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肾衰竭症状减轻.3例宫颈占位性病变引流术后进行放疗,肿瘤缩小,肾积水减轻.7例因结石梗阻,引流术后经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解除梗阻.有效率达100%.结论 CT引导下穿刺引流梗阻性重度肾盂积水,对部分肿瘤的后续切除赢得充分的术前准备时间,为不能手术者是一种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对结石性梗阻的患者,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轻了肾盂积水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0.
郎耿 《当代医学》2008,2(19):345-346
目的 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方法 2005年以来我们收治肝脓肿5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1~72岁;均进行了CT、B超检查确诊. 结果 成功为5例患者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取得了满意效果.讨论 我们认为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较其他方法更接近理想的引流方式--即要求直接、简便、损伤小和防止不必要的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