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牵引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4例,采用电针、牵引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电针、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83.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牵引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水突穴位注射治疗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水突穴位注射治疗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疗程3周.结果: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水突穴位注射治疗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治愈率为59.4%,总有效率96.9%.结论: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水突穴位注射治疗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牵引并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牵引并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牵引并推拿组(治疗组)68例和单纯牵引组(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牵引加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先牵引再推拿;对照组只行牵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 18例、好转1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4例、好转24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经Riait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5.6118,P<0.01)。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能弥补牵引在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调节上的不足,提高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牵引下手法调整颈椎曲度和单纯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下手法调整颈椎曲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两组均是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都有明显改善,治疗组VAS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下推拿手法调整颈椎曲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牵引配合推拿治疗,1次/d;对照组给予单纯推拿治疗,1次/d,7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5天,休息2天,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用三部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①传统推拿疗法常用(滚、按、揉)三法为主松解颈椎周围肌肉组织;②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③龙氏牵引下正骨推拿疗法。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一个疗程后(10天为一个疗程),临床治愈80例(66.7%),显效20例(16.7%),有效15例(12.5%),无效5例(4.2%),总有效率95.8%。结论:采用三部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中药结合牵引治疗组50例,单纯牵引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于治疗两个疗程(4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78.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合弥可保治疗神经根麻木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78例神经根麻木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针500μg,每日1次。两组均同时行颈椎牵引,1周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复查治疗结果并统计。结果经过2~3个疗程治疗,观察组39例治愈29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4%;治疗组39例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表明补阳还五汤合弥可保治疗神经根麻木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牵引治疗,腹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腹针结束后给予牵引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采取牵引疗法,方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牵引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将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配对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单纯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治疗组中治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到91.07%;对照组中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6.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牵引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73.33%,有显着性差异。结论:采用温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药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用单纯牵引治疗。15天一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例通过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组,得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配合牵引治疗,1日1次,10天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三维B片每次2片,日2次.抗骨增生胶囊每次5粒,1日3次,10天1个疗程.结果:两组经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针刺治疗。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2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1.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对照组则有显著性改善(P〈0.05);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差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结论: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不同牵引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加卧位牵引组、针刺加坐位牵引组各40例;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针刺配合牵引治疗组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且卧位牵引组优于坐位牵引组。提示:针刺配合卧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电针配合颈椎牵引和单纯牵引疗法,治疗10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7.1%,P<0.05。结论:电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单纯牵引为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优化牵引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牵引+干扰电+脉冲微波治疗。治疗组牵引方案为多方位颈椎牵引,对照组为传统枕颌带平行牵引,每天牵引1次,每次20 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肢疼痛缓解、症状改善、局部肌肉压痛及肌肉软组织张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椎体侧弯、棘突偏歪、椎体侧摆、椎体前后滑脱等影像学表现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方位优化牵引方案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从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的角度,观察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CSR的更优方法。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引组(治疗组)48例和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牵引组(对照组) 48例;将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NDI指数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较治疗前VAS评分、NDI指数评定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安全、疗效确切,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颈椎曲度的变化的观察,探讨分析手法作用机理。方法:将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组(53例)和牵引对照组(53例),通过积分量表观察疗效,并测量颈椎X片颈曲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手法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手法治疗组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明显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在颈椎曲度改善程度上,手法治疗组亦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较之牵引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手法获效的可能机理之一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20.
推拿、温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推拿、温针、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温针、牵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2.5%,对照组显效率8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推拿、温针、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