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7~2006年1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10~105天内治愈。结论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探讨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89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经对症处理3-8击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后功能性排空障碍非机械性梗阻。一经诊断明确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5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2001年12月发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中11例因误诊为输出端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残胃和空肠上段的正常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病因,可能与手术造成支配胃和空肠上段的自主神经损伤有关。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早期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首虹  罗力  刘光华 《腹部外科》2001,14(3):180-18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84年 7月~ 2 0 0 0年 9月施行的 5 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 ,发生的 8例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功能性排空障碍均发生在术后 4~ 8d。 6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出院 ,时间 10~ 18d。 2例行 2次手术 ,术中除吻合口水肿外无其它异常发现 ,经 1个月左右的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 ,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 ,非手术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5.
残胃排空延迟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  张亘 《消化外科》2005,4(2):97-9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延迟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例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延迟征均发生于胃术后3~10d。7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4~36d恢复胃动力,1例再手术。3周内治愈4例,4周内治愈6例。结论术后胃肠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延迟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延迟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例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功能性胃排空延迟征均发生于胃术后 3~10 d。7 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 14~36 d恢复胃动力,1例再手术。3周内治愈4例,4周内治愈6例。结论 术后胃肠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延迟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3-1998年施行的256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功能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4.7%,均发生于术后3-12天。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8.33%于1周内治愈,2周内66.67%治愈,3周内91.67%治愈,所有病人均于32天之内治愈。结论术后残胃和锭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选择以及处理措施。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或好转11例,行手术探查7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梗阻因素,1例行输出、入段空肠侧侧吻合,1例仅作探查、空肠造瘘,术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可为功能性因素所致,也可为机械性因素所致。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予以鉴别。如无绞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若无缓解征象,则应考虑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3-1998年我科25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FDGE12例,发生率为4.7%(12/256),均发生于术后3-12天。于1周内治愈1例(8.3%),2周内治愈8例(66.7%),3周内治愈11例(91.7%);所有患者于32天之内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FDGE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相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理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36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2天。35例(97.2%)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3—48天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3周内治愈17例(47.2%),4周内治愈32例(88.9%),1例(2.8%)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