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p16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的E-cd、p16蛋白和Ki-67的表达。结果E-cd和p16在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E-cd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6%、20.0%,各级肿瘤组织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24.0%,肿瘤组织学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E-cd和p16二者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Ki67在不同级别的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细胞为1%-30%,各级肿瘤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ed、p16和Ki-67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对于评估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CM2与P5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37例各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CM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胶质瘤中MCM2和P53的表达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加,Ⅲ级、Ⅳ级显著高于Ⅰ级、Ⅱ级(P〈0.01)。MCM2的标记指数要比P53的标记指数高(r=0.926,P〈0.01)。结论MCM2及P53的异常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ox2和Oct4在不同病理级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组织芯片检测Sox2和Oct4在45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ox2在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61±1.33)%,结果为阴性,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WHOⅠ、Ⅱ、Ⅲ、Ⅳ级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5±3.40)%、(18.22±5.16)%、(20.74±5.14)%、(60.15±7.82)%,Sox2在正常人脑组织中和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9,P<0.01),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t4在正常人脑组织中完全不表达,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WHOⅠ、Ⅱ、Ⅲ、Ⅳ级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3.82)%、(37.20±9.12)%、(51.39±9.72)%、(63.15±9.05)%,Oct4在正常人脑组织中和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7,P<0.01),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x2和Oct4的表达强度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升高,而在正常人脑组织中均未见表达;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Sox2和Oct4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9,P<0.01);不同性别、年龄的人脑胶质瘤组织中Sox2、Oct4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提示Sox2和Oct4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呈侵袭性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在正常人脑组织和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脑组织、不同分化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中PPARγ表达。结果PPARγmRNA和PPARγ蛋白在正常人脑组织、人脑星形细胞瘤中均可表达,且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其中,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Ⅲ~Ⅳ级组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组(P〈0.05)。结论PPARγ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均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有关,可能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RhoC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初步探讨RhoC在胶质瘤的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62例不同病理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11份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RhoC蛋白和RhoCmRNA的检测。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62例胶质瘤组织中RhoC蛋白表达全部呈阳性,对照组正常脑组织存在弱表达或不表达。②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的RhoC阳性细胞率、RhoCmRNA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mRNA灰度比值均存在差异;Ⅰ级、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hoCmRNA表达均高于Ⅰ级、Ⅱ级。③相关性分析:RhoC阳性细胞率和RhoCmRNA表达量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性(r=0.814,r=0.863,P均<0.01)。结论 RhoC可以作为星形细胞瘤Ⅰ~Ⅳ级新的有效的诊断标记物,同时作为常规组织病理学的分级标准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朱晓玲  李蓉  黄裕  叶学正 《重庆医药》2009,38(16):2041-2043
目的探讨p16及Ki67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16及Ki67在12例正常宫颈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及55例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p16及Ki6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3%、70.83%、87.27%和16.67%、87.5%、90.90%。CINⅡ~Ⅲ、子宫颈癌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相比,p16及Ki67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Ⅱ~Ⅲ和子宫颈癌中p16的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p16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p16和Ki67联合检测可能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颈癌。  相似文献   

7.
p14ARF和p5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14^ARF和p53蛋白表达与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中的上述遗传学改变,5例脑挫裂伤脑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p14^ARF和p53蛋白在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30.43%,12.50%和69.57%。两蛋白在低级别和高级别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4^ARF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71,P〈0.01),即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突变型p53蛋白正相反,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r=0.472,P≤0.01),即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高。p14^ARF和p53蛋白之间在肿瘤中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P〈0.05)。结论:p14^ARF和p53蛋白表达异常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和细胞异常增殖,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加速脑胶质瘤恶性演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IWI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具有病理明确分级的WHO Ⅰ、Ⅱ、Ⅲ、Ⅳ级胶质瘤组织各10例,另取12例正常脑组织(来源于脑外伤行内减压术患者)作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IWI在正常脑组织及各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胶质瘤组织中HIWI表达增高,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且在Ⅲ、Ⅳ级胶质瘤中表达水平显著强于Ⅰ、Ⅱ级胶质瘤.结论 HIWI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HOXD10基因在人腩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具有明确病理分级的48例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应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OXD10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HOXD10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了HOXD10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HOXD10在正常脑组织中呈高表达.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HOXD10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Ⅱ级.结论 HOXD10在正常脑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hk1、Chk2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以评价Chk1、Chk2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Chk1、Chk2蛋白在80例胶质瘤和18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Chk1、Chk2蛋白在各类型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均表达,Chk1蛋白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27);Chk2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73)。Chk1、Chk2蛋白表达水平在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和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中无明显差异(P=0.301、0.135)。Chk1和Chk2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5,P<0.001)。结论 Chk1在胶质瘤中高表达,是胶质瘤的特异性表达分子,可以作为胶质瘤治疗的靶点,Chk2与Chk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灭活Chk1、Chk2来增强胶质瘤治疗敏感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14ARF蛋白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试图为脑胶质瘤发病机制的阐明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选取68例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4ARF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p14ARF蛋白缺失率在Ⅰ~Ⅱ级为10.0%,Ⅲ级为25.0%,Ⅳ级为43.3%,p14ARF蛋白缺失率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p14ARF蛋白异常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及细胞增殖活性升高,促进脑胶质瘤的恶性演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A125和Ki67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与血清中CA125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125和Ki6在58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A125的水平.结果 CA125在卵巢浆乳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及内膜样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33.33%、66.67%和71.43%,浆乳癌的阳性表达率最高,黏液性癌的阳性表达率最低,浆乳癌vs黏液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在卵巢上皮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率(80.00%)高于高分化组(53.85%),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Ⅲ~Ⅳ期)的阳性率(85.71%)显著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56.52%)(P<0.05).Ki67在浆乳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及内膜样癌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6.92%、77.78%、100%和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卵巢上皮癌中-低分化组的高表达率(86.67%)显著高于高分化组(46.15%)(P< 0.01);在晚期患者(Ⅲ~Ⅳ期)的高表达率(88.57%)显著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60.87%)(P<0.05).在卵巢浆乳癌患者组织中CA125和Ki67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在卵巢浆乳癌患者血清中的CA125浓度与组织中CA125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A125和Ki67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分化、分级、转移密切相关,卵巢浆乳癌的血清CA125水平与组织的CA125和Ki67表达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浆乳癌组织CA125和Ki67的表达水平及血清CA125的浓度,对评估卵巢浆乳癌患者的恶性程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较单独检测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素洁  邱建敏  商华 《河北医药》2012,34(11):1608-1610
目的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27kip1、P16蛋白表达改变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 P16、P27kip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中分别为88%和35%,75%和22%。两种蛋白在低级别和高级别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呈负相关性(r=-0.483,P<0.01;r=-0.521,P<0.01),即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降低。P27kip1、P16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呈相关(P=0.043)。结论 P27kip1、P16蛋白表达对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并且二者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它们异常表达将引起脑胶质瘤进一步向恶性演进。  相似文献   

15.
刘馨莲  殷舞  李欣 《天津医药》2012,40(5):440-442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和核分裂特异性抗体(PHH3)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在59例脑胶质瘤组织(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15例、Ⅳ级19例)和37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5%、69.5%、62.7%、84.7%。随着胶质瘤级别升高,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的平均标记指数升高,4级脑胶质瘤中Cyclin D1、Cyclin A、Cyclin B1、PHH3的阳性标记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细胞周期的数据,这有利于肿瘤分级,并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血浆中CLDN-7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亚硫酸氢盐测序PCR(BSP)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检测56例脑胶质瘤血清标本中CLDN-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甲基化程度、蛋白表达和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CLDN-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35.3%(18/51),按WHO病理分级,其中低级别(Ⅰ~Ⅱ级)组胶质瘤中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25.0%(9/36)低于高级别(Ⅲ~IV级)组甲基化率60.0%(9/1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甲基化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6%(10/18),未甲基化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8%(28/33)。结论 CLDN-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中存在甲基化现象,与脑胶质瘤发生有关;基因的甲基化率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探讨脑星形细胞瘤近瘤周、远瘤周白质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征。方法 37例脑星形细胞瘤术前行DTI扫描,其中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9例。重建FA图和FA编码彩色图,评价FA图像中近瘤周(IPR)白质、远瘤周(DPR)白质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信号特点,并测定相应平均称散率(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Ⅳ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MD值高于其他三组(P<0.05),Ⅲ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FA值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Ⅳ级星形细胞瘤IPR、DPR的白质FA值低于Ⅰ、Ⅱ、Ⅲ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结论 DTI能够较为直观的、准确地反映IPR及DPR白质区受肿瘤侵犯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