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循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以全身瘙痒伴或不伴黄疸为主要症状,肝酶(主要是ALT)及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是其主要的生化指标变化。ICP对孕妇本人影响较小,但对胎儿,则可能会产生诸多围生期不良结局,如早产、突发胎儿宫内窘迫及死胎、死产等。英国近年研究表明,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中有1/2由ICP引起。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熊去氧胆酸和S-腺苷蛋氨酸对ICP进行治疗。熊去氧胆酸价格较低廉、口服方便、依从性好。但其疗效及安全性尚不确切。因此,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熊去氧胆酸对ICP的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枫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3):397-39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8例ICP患者(ICP组)及68例非ICP孕妇(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t=5.04,P〈0.01),ICP孕妇早产发生率、FGR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3L(x^2≥3.89,P〈0.05)。结论ICP孕妇影响围生儿结局,应加强对其监测管理,早诊断及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孕妇的围生儿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孙晓芳  计霞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62-5263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5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血清肝总胆汁酸水平下降明显,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军  赵树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758-75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特有的并发症 ,以皮肤瘙痒和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表现 ,症状持续至产后消失 ,再次妊娠可能复发。ICP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本文对我院 90例 ICP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近两年来收治的ICP合并GDM孕妇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住院号相近的单纯ICP、单纯GDM患者各1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结果 ICP合并GDM组中有107例(95.54%)经剖宫产分娩,与GDM组、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P0.05)。ICP合并GDM组患者产后出血、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较ICP组、GDM组高,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并发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死胎死产、围产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产后出血、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较大,临床需积极治疗,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及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3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52例ICP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81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IC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P家族史、双胎及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孕激素保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乙肝病毒感染、低硒摄入量、高雌激素水平是影响IC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ICP家族史、双胎及以上、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低硒摄入量、高雌激素水平是影响IC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孕产妇,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产妇,羊水污染、宫内窘迫、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家族史、多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低硒摄入量、高雌激素水平是IC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CP可导致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2007年收住入院的5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中的HELLP综合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视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及产科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围产儿结局.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产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胎儿监护及药物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姜金华  杨朋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419-5420
目的:总结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患者的诊疗体会。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0年8月期间不同孕周的诊断单纯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无其他基础疾病及妊娠期并发症)的130例孕妇进行入院宣教、心理指导、孕期监护、分娩及分娩后的监护,总结ICP的治疗护理时间及严重度的不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该130例ICP孕妇,共分娩胎儿127例,其中早产11例,围生儿死亡1例,胎儿分娩率为97.7%,胎儿存活率为96.9%,产妇术后大出血3例。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的早期诊断、评估及治疗、严密监测及全面护理是孕妇成功分娩、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及降低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围产儿结局。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产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胎儿监护及药物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