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龋病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口腔疾病,从公共卫生角度着手才能较大限度地防治龋病的发生、发展。近几年在卫生部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倡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口腔公共卫生项目,包括:监测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开展全国爱牙日主题活动、探索"健康口腔微笑中国"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等,这些项目的开展将有效促进我国人群的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2.
我国口腔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就诊率低、公共卫生资源耗费大等特征, 缺乏口腔医疗保险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本医疗保险尚不能统筹支付口腔门诊治疗费用, 是否应将口腔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采用范围性综述法对国外不同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口腔医疗服务覆盖范围、保障内容、负担比例、保障效果等进行梳理, 总结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分析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对口腔医疗服务报销范围、覆盖人群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多层次基本口腔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 建议逐步增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口腔门诊高额医疗费用的统筹支付, 增加对儿童预防性口腔医疗服务的支付, 完善商业医疗保险对部分口腔医疗服务的补充作用, 减轻民众的口腔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1.首届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2014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授奖项目共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中华口腔医学会承接政府中西部22省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自2014年起扩展为全国的"中国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3.中华口腔医学会确定"920"爱牙日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日",号召会员单位、地方口腔医学会等相关单位举办活动并为100个会员日项目提供50万元资助。  相似文献   

4.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口腔医学不仅应关注儿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应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不同的全身及口腔生理特点及常见口腔疾病,实施口腔健康管理,可早期识别和去除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使儿童牙、牙合、颜面沿着正常轨迹生长发育,最终达到颅颌面的功能完善与美观协调。  相似文献   

5.
云南蒙自农村口腔健康问卷调查云南省口腔疾病防治研究中心(650000)曹丽华云南省人民医院冯娟昆明市延安医院骈淮鸣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口腔健康教育是牙病防治工作的基本环节,为了解云南省农村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及知识,按照《第二次全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地区六年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起参与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六年级学生4868人,采用《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学生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口腔卫生行为中,刷牙率80.28%,每天2次刷牙率35.70%,含氟牙膏使用率7.13%,每周/天使用牙线率1.71%;项目学校学生一天2次刷牙率(38.50%)、含氟牙膏使用率(10.86%)及每周/天使用牙线率(2.35%)均高于非项目学校(32.94%,3.43%, 1.06%)(P<0.05)。饮食行为中,每天均摄入甜点及糖果率24.61%,项目学校(22.51%)低于非项目学校(26.69%)(P<0.05)。就医行为中,有就医经历的人占71.08%,项目学校(76.79%)高于非项目学校(65.43%)(P<0.05),就医原因主要为治疗(38.72%)。项目学校和非项目学校学生中,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得分均为郊县高于城市(P<0.05),刷牙率、一天2次刷牙率均为女生高于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分层、随机抽验,调查口腔综合干预前、口腔综合干预12个月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窝沟封闭分2种组织形式,即城区家长带领学生到医院封闭与口腔医院组织医疗队到农村学校封闭,比较两组封闭率及窝沟封闭12个月后封闭剂保留率的影响;窝沟封闭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封闭剂保留率。结果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前、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8%、96%,儿童正确刷牙率分别为64%、92%,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家长带领学生到医院封闭和口腔医院组织医疗队到农村学校为学生封闭,封闭率分别为84.02%、97.98%,12个月后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86.75%、85.29%,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6个月92.01%,12个月86.02%,24个月82.14%,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和窝沟封闭综合干预儿童口腔疾病的效果明显,干预后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以及窝沟封闭剂保留率达到口腔综合干预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3岁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终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岁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纳入孕妇100名为试验组,从孕期开始实施口腔健康教育,孩子出生后定期口腔检查并进行母亲个体化健康教育,采取局部涂氟、窝沟封闭等干预措施;随机设置对照组。试验组儿童分别于1、2、3岁进行口腔检查,与对照组儿童患龋率、龋均、牙面软垢指数、咬合关系相比较,并评估2组3岁幼儿的母亲问卷调查结果。数据采用EpiData 3.0录入,应用SPSS 12.0完成数据分析。结果:2组幼儿口腔检查结果比较:1岁年龄段儿童2组牙面软垢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岁年龄段儿童患龋率、牙面软垢指数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岁年龄段儿童患龋率、牙面软垢指数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个年龄段试验组儿童的龋均较对照组均降低;而3个年龄段咬合关系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3岁幼儿母亲口腔保健知晓情况比较,试验组正确率达66.3%,对照组为48.9%,13项指标中有9项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项目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对幼儿防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各级口腔病防治机构及社区卫生中心内从事口腔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其与儿童患龋率的相关性,为制定上海市口腔公共卫生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对上海市及16个区级口腔病防治机构及社区卫生中心从事口腔公共卫生工作的兼专职人员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分层整群法于2014年在上海市16个区抽取544名5岁及316名12岁儿童,2016年各区抽取3086名5岁及2015名12岁儿童,按照WHO口腔健康检查标准进行患龋情况检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比较2014年和2016年人力资源构成比,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各区人力资源状况与儿童患龋率的关系。结果 2016年上海市口腔公共卫生人员共887人,数量比2014年增加了15.34%,但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减少了72.58%,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减少了66%,专职人员减少了53.35%。口腔公共卫生人员与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数比为1∶1984。5岁和12岁儿童患龋率分别为55.4%和 28.9%,龋均分别为 2.69 和 0.57,较 2014 年均有下降,2016年各区口腔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构成与专职人员比例与儿童龋病健康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本科及以上人员比例越大,5 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越低;专职人员比例越大,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越低。结论 增加口腔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做好口腔疾病的分级诊疗,是促进上海市口腔公共卫生工作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口腔卫生师(hygienist)是口腔医疗卫生保健的特殊职业,是口腔卫生保健的专业人才,是口腔疾病预防的主力,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了口腔医疗的基本结构单元。口腔卫生师有明确的职业特征和社会属性,在大众的口腔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口腔卫生师通过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大众的口腔健康素质和修养;通过口腔照护,改善提高大众的口腔卫生水平;通过采取口腔预防措施,预防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从而保证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国际口腔卫生师的职业是成熟的社会职业,我国尚未设立专门的口腔卫生师职业,但其确实是我国口腔公共卫生急需的具有社会公共价值的口腔医疗职业。目前国内关于口腔卫生师的专门论述和讨论较少,本文对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做一探讨,建议我国尽快建立口腔卫生师职业,为保证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充市参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3岁儿童3年内的患龋状况,监测龋病的发展趋势,评估“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效果,为南充市儿童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将2567名南充市参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其的患龋状况在干预前后连续调查3年(2012年~2014年),并与南充市1583名未参与项目的3岁儿童作对比。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充市参与项目的3岁儿童2012~2014年的患龋率分别为68.5%,70.4%,73.7%,未参与项目的儿童分别为69.7%,76.7%,85.1%,两组患龋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P<0.05),参与项目的儿童的龋病发生率低于同龄未参与项目的儿童(P<0.05)。结论:南充市3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较高,“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对幼儿的防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施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儿童龋病分级管理的防龋效果,为制定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分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采用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闵行区抽取512名3岁幼儿园儿童和502名6岁小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按照龋病风险评估标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人群。以学校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龋病风险等级进行分级管理,低危试验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中危试验组半年涂1次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高危试验组3个月涂1次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上海市政府为儿童提供的基本口腔公共卫生服务常规管理。12个月后开展口腔检查,评估防龋效果。结果患龋高危儿童中,3岁对照组龋病发病率为51.22%,试验组为34.17%;6岁对照组为51.27%,试验组为33.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儿童中,3岁对照组龋病发病率为38.71%,试验组为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岁儿童低风险组、6岁儿童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的两组龋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岁、6岁儿童试验组干预1年后患龋风险等级升高比例低于对照组儿童。结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儿童龋病分级管理在患龋高危儿童中防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龋均为3.50,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也不理想,迫切需要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口腔健康项目。本研究旨在调查湖北省3~6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以及母亲的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为制定口腔健康教育项目提供基线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家庭人口口腔医疗需要情况,探索口腔疾病发病规律和口腔医疗保健现状。方法将口腔医疗需要情况按需要医疗的程度分为四类,分别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填写记录。结果调查6个样本县和(或)区共587户1 558人,其中共有48.62%需要按期口腔医疗,有45.63%需要及早口腔医疗,有2.13%需要紧急口腔医疗,有28.61%不需要任何口腔医疗。结论我国家庭人口的口腔医疗需要十分普遍,口腔医疗任务也十分的艰巨,加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建立口腔疾病防治程序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武汉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现状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于2023年3月选取武汉市中心城区及远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657名,通过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的基本资料,统计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结果:657名儿童患龋率为86.3%,龋均为(5.5±4.0),1年内牙科就诊的儿童人均看牙费用为488.5元,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在患龋状况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心城区儿童的口腔就诊率显著高于远城区儿童(P<0.001)。中心城区儿童刷牙频率及含氟牙膏使用率均显著高于远城区儿童(P<0.05)。结论:本市学龄儿童龋病患病率高而治疗率低,刷牙及甜食摄入等口腔健康行为欠佳,儿童口腔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是反映口腔疾病及其防治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影响的综合评估。OHRQOL的洲评为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了全面的信息,为口腔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提供了较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对养老院老年人牙周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武汉市2个城区的5所养老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整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内容包括面对面口腔健康教育和发放牙具等。采用SPSS 21.0软件包,利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的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和临床检查指标的变化,包括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和牙周袋深度(PD)。结果: 共322人完成随访,其中干预组144人,对照组178人。干预前,2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GOHAI总分和临床检查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GOHAI总分,OHI-S、GI、BOP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健康促进项目能够改善养老院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牙周健康状况,是养老机构改善老年人牙周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成都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险的购买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成都市562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采用多元回归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儿童年龄(非标准化系数B=-1.741,P=0.004)、家长年龄(B=2.031,P=0.003)、口腔疾病困扰程度(B=0.569,P=0.000)、1年内有无口腔花费(B=1.897,P=0.014)、家长上次洁牙时间(B=0.777,P=0.006)以及有无其他的商业保险(B=1.632,P=0.031)对家长购买儿童口腔健康保险意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意识和保险意识等因素均对家长购买儿童口腔健康保险意向存在影响,在儿童口腔健康保险的制定过程中应关注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显著的提高,但该病及其治疗措施可导致多种口腔并发症,影响进一步治疗,对患儿影响大,不利于疾病的控制。为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文围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管理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文献回顾表明,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口腔健康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口腔健康教育;肿瘤治疗开始前及时治疗口腔疾病,消除潜在感染源,但应注意对患儿进行血液检查并评估风险;治疗期间针对患儿口腔黏膜问题对症处理;治疗期间如出现口腔急症,应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护理。目前仍缺乏针对口腔黏膜炎的有效防治措施,口腔黏膜炎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常见口腔疾病,其预防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居民口腔保健意识薄弱,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不良.口腔健康教育是预防口腔疾病,改善口腔健康状况最有效的途径.常规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只是简单的将信息交代给目标人群,对口腔疾病的预防效果较局限.很多学者对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其中,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