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7岁以下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并计算脂肪重聚发生年龄。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6月抽取乌鲁木齐市7个区、1个县7岁以下9682名维汉(维吾尔族)儿童(男童5139人,女童4543人,汉族6152人,维族3530人),测量其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比较维汉民族男女童身高别体重(weight for height Z-score,WHZ)的差异,绘制维汉男女童WHZ曲线并通过双变量随机模型和自然增长模型推算维汉男女童脂肪重聚年龄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组的维汉男女童比较发现,低年龄组体格发育差异较为显著,并且在婴幼儿期各项体格发育指标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在维、汉男童WHZ比较中,0月~(t=4.277,P<0.001)、6月~(t=2.133,P=0.033)、5岁~(t=2.278,P=0.023)、6~7岁(t=2.503,P=0.013)及各段合计组(t=5.2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汉女童WHZ比较中,0月~(t=2.533,P=0.011)和1岁~组(t=-2.141,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岁以下维、汉男童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高于女童(超重率:维族男童7.97%,女童5.46%,汉族男童12.55%,女童5.90%;肥胖率:维族男童5.58%,女童3.48%,汉族男童7.73%,女童3.92%),而维族女童超重-肥胖比(OOR=1.57)高于男童(OOR=1.43),汉族女童超重-肥胖比(OOR=1.50)低于男童(OOR=1.62)。经数学模型计算汉族男童脂肪重聚发生最早[3.94(95%CI 3.54~4.33)岁],其次为维族男童[4.17(95%CI 2.70~5.72)岁]和汉族女童[4.56(95%CI 4.14~4.99)岁],维族女童脂肪重聚发生最迟[5.57(95%CI 4.00~7.13)岁]。结论 2015年乌鲁木齐市7岁以下汉族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均高于维族儿童,且汉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早于维吾尔族儿童。  相似文献   

2.
北京房山区3~6岁儿童1 056名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房山区3-6岁儿童生长发育与体质测试情况。方法:按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定标准,对本区3-6岁儿童进行测定,对身高标准体重异常的儿童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身高标准体重异常(偏轻、偏重、肥胖)的儿童190名体质测试结果,优秀率明显低于身高标准体重正常的儿童。结论:儿童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维汉0~6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规律,提供乌鲁木齐市维汉儿童BMI人群参照值. [方法]根据2005年乌鲁木齐市维汉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该次调查维汉0~6岁健康儿童9 684人身高、体重测量值,分维、汉、男、女各22个年龄组,分别计算出各自的BMI百分位数值并绘制曲线. [结果]分别按年龄、性别、民族计算出了0~6岁儿童BMI的P3、P10、P25、P50、P85、P90、P95、P97数值;通过比较分析证实乌鲁木齐市0~6岁儿童的BMI存在性别、民族差异. [结论]乌鲁木齐市维汉0~6岁儿童BMI人群参照值,可为研究和制定乌鲁木齐地区城市儿童儿童营养不良及肥胖的判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浙西南山区畲族青少年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为建立浙西南山区畲族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8年浙西南山区丽水市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数据,选取7~19岁畲族、汉族学生2 614名。采用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公式,利用身高、体重指标计算畲族、汉族青少年学生的体表面积,对其变化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浙西南山区畲族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等3项指标的年平均值明显低于当地居住的汉族学生;畲族、汉族男女学生7~19岁年龄段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的年平均值变化不一致,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男女学生之间真正的差异是在15岁以后。结论在实际应用中,不宜采用同一个体表面积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标准对畲族和汉族学生进行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四川宜宾市翠屏区7~15岁学生1989~2004年的体质现况和生长长期趋势,为制定宏观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宜宾市翠屏区1989年和2004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获取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全区7~15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生长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5年来,宜宾市翠屏区7~15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增长水平均有明显的提高,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长1cm,体重增加0.5kg"的世界平均增长水平,表明该区7~15岁汉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同时应看到该趋势对提高该区儿童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并应高度关注该趋势对终身健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8年高邮市托幼机构3~6岁儿童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邮市3~6岁儿童体质状况,分析测试结果,查找存在问题,更好地指导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发展。【方法】按照高邮市地理分布,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农村幼儿园4所,城区幼儿园1所,儿童1769名。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结果】高邮市3~6岁儿童体重、身高形态指标符合生长发育规律,素质指标落后,农村儿童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儿童。【结论】高邮市3~6岁儿童素质指标落后,家长和托幼机构应重视儿童的体质锻炼,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自1957年以来分别对汉族、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进行多次调查。按随机抽样原则,抽查市区7~17岁中小学生,每次测试样本最少为1048人,最多为16888人,多数样本在5000人左右,每性别年龄组人数多数存100人以上,个别组在30人以上,最多者达400余人。样本有一定代表性。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胸围,1982年又增加了坐高项目。测试时间均为5~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查五指山、白沙、陵水、乐东、昌江5个市县3 023名7~19岁黎族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测定和结果分析.结果 海南省黎族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在7~17岁呈逐年增长趋势,黎族男生13~14岁年龄段身高、体重、胸围增长最快,黎族女生9~10岁年龄段身高、胸围增长最快;海南黎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生长水平明显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汉族乡村学生;其中13岁组黎族男生身高、体重、胸围与汉族乡村男生差距最大,分别相差12.08 cm、10.67 kg、6.38 cm;13岁组黎族女生身高、体重与汉族乡村女生差距最大,分别相差10.83 cm、11.21kg,14岁组黎族女生胸围与汉族乡村女生差距最大,相差6.40 cm.结论 海南黎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低,加强黎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知识教育宣传和生长发育期的营养干预,以达到提高黎族儿童青少年整体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分析辅食添加早晚与婴儿相关疾病发病情况的关系,为开展儿童保健及婴儿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08年1~12月期间来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0岁维吾尔族婴儿598人,汉族婴儿2869人,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维族婴儿0月~首次添加辅食率为57.19%,汉族为31.20%,0~2个月的维族婴儿添加辅食率大于同龄汉族婴儿(χ2=18.26,P<0.05);维汉族婴儿首次添加辅食均以水和乳类为主,且维族婴儿首次添加淀粉类食物早于汉族;0~6个月和10~12个月的维族婴儿人均发病次数均高于汉族婴儿,7~9个月的汉族婴儿人均发病次数略高于维族婴儿,1岁之内的总人均发病次数维族婴儿高于汉族婴儿(T=2.134,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维汉族父母都存在添加辅食过早的现象,1岁内婴儿人均发病次数维族高于汉族,应对婴儿父母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尤其对维族父母加强添加辅食知识的宣传,纠正辅食添加中的一些误区,促进婴儿健康。  相似文献   

10.
广西12县壮、汉族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广西12个县0~6岁壮、汉族儿童生长发育现状,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西12个县23826名0~6岁壮、汉族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发育情况;用Z评分法评价0~6岁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结果]0~6岁壮、汉族儿童各项生长指标随年龄而增长,以小年龄组生长最快;同年龄的男童体重、身高均值大于女童(t均>2.000,P均<0.05),同年龄、同性别壮、汉族0~6岁儿童生长发育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6个月内男、女婴儿WAZ、HAZ均值接近WHO标准的中位数,8月~6岁的男、女童的WAZ、HAZ均值均明显低于WHO标准均值.0~6岁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为6.82%,其中3岁以下的高达8.17%.[结论]广西壮、汉族儿童生长发育存在性别差异,不存在民族差异.而在农村进行婴幼儿科学喂养的指导、促进看护人健康行为的形成、保障婴幼儿营养摄入充足、降低营养不良发病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是今后农村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体质干预训练10年前、后学龄前儿童体质指标,观察训练效果,探索有效的训练模式,促进儿童体质发育。方法: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比较10年前后学龄前儿童体质指标。结果:形态指标:6岁组儿童身高、体重2018年均优于200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年龄组均无差异。素质指标:2018年各项素质指标均优于2008年,3岁组6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岁~6岁组,除3.5岁、4岁组走平衡木无差异外,其余年龄组各项素质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能够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为提高汉族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乌鲁木齐市4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4所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4 982名汉族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体质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 与普通学校相比,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18岁儿童青少年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指标均优于普通学校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男女生分别平均优于0.39 s和0.23 s、3.38 cm和3.02 cm、1.87次/min和2.53次/min、2.86 s和3.39 s、0.40 cm和0.34 cm。且在多数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校园足球活动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新疆各地区中小学应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3~6岁维、汉族儿童感统失调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级整群抽样方法,以"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自拟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城区2 231例3~6岁智力正常的维、汉族儿童。结果:乌鲁木齐市幼儿的轻、重度感统失调率分别为22.5%和6.8%,总发生率为23.4%,维、汉族幼儿感统失调率轻度和重度分别为21.87%、6.4%和23.15%、7.2%;年龄与民族分布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听觉识别和触觉差异显著(P<0.05);喂养方式、养育态度和母亲文化程度方面维、汉族有显著差异。结论:感统失调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乌鲁木齐市3~6岁维、汉族儿童感统失调率在国内报道中属于中等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儿童龋齿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索龋齿的病因并为制定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年3~5月对乌鲁木齐市2099名7~12岁维汉族儿童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的调查。l对象与方法1.l对象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2所维汉族小学(维汉族小学各1所对~12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本次共调查2099人,其中维族儿童10(人,汉族儿童1098人。1.2方法检查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出版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1982年(全国学生龋齿、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方案)的标准诊断,以口腔镜和牙科探钉作常规检查,分别统计恒牙龋与乳牙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当前乌鲁木齐市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状况,为集体儿童膳食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5年5-6月对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的半托儿童进行了营养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红旗幼儿园的199名汉族半托儿童,年龄为3—6岁。1.2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对幼儿园膳食进行为期5天调查,并对园外加食进行了登记调查。调查结果采用电脑处理,计算每人每天从膳食中摄取各种营养素含量。1.3体格检查:对199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检查结果以WHO推荐的儿童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定标准。2结果2.1膳食调查:各年龄组儿童营养素摄入量与我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肃省7~18岁汉族城乡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及原因。方法应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6次调研中有关甘肃省7-18岁每个年龄段汉族城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数据进行差值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甘肃省7~18岁汉族城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速度素质及男生爆发力和女生肌力方面优于乡村学生.而城市学生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及女生爆发力和男生肌力方面差于乡村学生。结论7~12岁城市学生耐力有超越乡村学生的趋势;13.18岁城乡中学生身高、体重及7~18岁城乡学生胸围、身体机能、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爆发力差异有缩小趋势:而7~12岁城乡小学生身高、体重及7~18岁城乡学生肌力差异有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居民问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2007年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乌鲁木齐市维汉族4 329人进行血压测量、体格检查,检测血脂、血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汉族TC、HDL-C高于维族,维族TG、LDL-C高于汉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维汉族居民血脂的主要危险因素均包括体质指数、年龄、空腹血糖,合并人群的OR值和95%CI分别为1.56,1.386~1.756;1.377,1.144~1.659;1.386,1.15~1.67.汉族居民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舒张压(OR=I.604,95%CI为1.268~2.028).结论 维、汉两民族人群血脂水平有差异,且与年龄、体质指数、血糖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民族差异对中专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对黑龙江省卫生学校92、93届藏、汉族女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血压,肺活量6项指标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根据199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的规则,对两届藏族70名女学生和汉族96名女学生进行体检,并对检测的体质健康发育状况指标作了比较分析。测试前对测试者进行了培训、并对所有仪器进行矫正。 二、结果及分析 1.身高、体重、胸围指标:藏、汉族新生身高、体重,胸围指标测得结果均值见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汉、维吾尔(维)族3~9岁儿童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WHtR)分布特征,探讨其作为儿童肥胖筛查指标的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月抽取新疆四地区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汉、维族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及WC;以WC的性别年龄别第80百分位值(P80)以及WHtR≥0.48为参考值,在BMI正常儿童中筛查可能患有腹型肥胖的儿童。结果 共测量3~9岁儿童4 024名,其中汉族2 461名,维族1 563名;汉、维族儿童WC、WHtR P50P80数值相近,P95相差明显;BMI正常的汉、维族儿童中存在WC≥P80或WHtR≥0.48的儿童:BMI正常的4~岁汉族男童中,WC≥P80的比例为8.0%,4~岁维族女童中该比例为16.3%; <7岁儿童中WHtR≥0.48的比例在10%以上,随着年龄段增长该比例逐渐下降。结论 新疆汉、维族儿童WC和WHtR分布特征相似,WC和WHtR可用于从BMI正常儿童中筛查超重/肥胖儿童,建议在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时与BMI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3~6岁儿童5 813例。测试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持续跳跃。结果各项形态指标存在性别差异,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男童均大于女童,皮褶厚度除6岁组之外女童大于男童。5年间,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体重平均增加0.49 kg,身高、胸围、坐高分别平均增长1.00 cm、1.16 cm和0.31 cm。儿童安静心率男童为88.36~94.31次/min,女童为90.44~95.86次/min,均低于全国水平。男童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连续跳优于女童,女童坐位体前屈优于男童,存在性别差异。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成绩大都有提高;男童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6岁组10米折返跑、网球掷远成绩下降;3岁组网球掷远成绩有提高,但仍低于全国水平。结论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增长符合3~6岁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心脏功能发育良好;素质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部分指标尚有待提高;应结合体质监测的结果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加强对大班儿童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