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潘勤  冯根宝 《武警医学》1998,9(6):317-319
采用激光免疫比浊法测定7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尿转铁蛋白排泄率(UTER)。结果表明:临床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UTER升高率分别为100%、962%,而在尿白蛋白正常组,UTER升高率仍可达250%,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71,P<001)。提示尿UTER确为更敏感的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尿白蛋白排出率 (UAER)的升高。近年来有研究支持降低UAER是保护肾脏的有效治疗手段〔1〕。动物实验表明 ,给链脲佑酶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补充维生素C和E ,可以降低尿白蛋白排出率和肾小球肿大〔2〕,本研究通过对 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维生素C和E ,以观察其对 2 4hUAER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 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无急、慢性肾炎 ,感染 ,发热及近期应用肾毒性药物史 ,UAER介于 (30~ 30 0 )mg/ 2 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水平及年龄与早期肾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97例初诊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水平及年龄分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 UmAlb)浓度,分析高血压水平及年龄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尿微量白蛋白随血压升高及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3,P=0.001 4;F=9.12,P=<0.001);高血压水平及年龄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收缩压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404 41,P=0.001),舒张压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不相关(r=-0.161 41,P=0.114 2),年龄与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564 96,P=0.001).排除年龄因素后收缩压与尿微量白蛋白仍然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随血压升高及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收缩压水平是更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494例新诊断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患 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表明其MAU患病率,尿白蛋白排泄率,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高于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吴志妹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405-140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155例尿常规蛋白均为阴性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与尿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5例尿常规蛋白为阴性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有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80例。其中101例糖尿病患者中55例异常[mAlb=(56.2±32.5)mg/L],为54.5%。54例高血压患者中25例异常[mAlb=(51.3±33.4)mg/L],为46.5%。明显高于其正常范围(mAlb<20 mg/L)。而同时检测的血肌酐与尿素,101例糖尿病患者中12例异常,为11.9%;54例高血压患者中3例异常,为5.6%。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及高血压的诊治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槲皮酮 (QU)是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抑制非酶糖化、可能有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前期研究发现 ,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能够刺激体外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 (MEC)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表达增强[1] 。本研究观察QU对AGEs刺激的MECVCAM 1及相关细胞因子TNF α、ET表达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新生BALB/C小鼠 (第二军医大学动物中心 ) ,人血清白蛋白 (V部分 ) (HSA) (Sigma,USA) ,Fitcanti mouseVCAM 1(Pharminger,USA) ,Anti rabbi…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咪达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选择34例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人,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咪达普利,对照组17人,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钙离子拮抗剂,两组治疗前后均监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UAE。结果治疗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UAE有显著差异P<0.01,其他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咪达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延缓肾病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跟踪分析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7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3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32例,病程均在10年以上,健康对照组10(3例,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及首次晨尿微量白蛋白、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并用干化学方法测定首次晨尿蛋白,之后每1年左右对患者随访检测一次,随访时间截止至2013年7月。结果:随访期间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颗粒管型及透明管型、千化学尿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颗粒管型检出率高于微量白蛋白、透明管型以及干化学尿蛋白;各组患者中干化学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尿颗粒管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各组患者肌酐、血尿素氮均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多数仍在正常范围内,部分病例发展为肾病。结论:颗粒管型、尿微量白蛋白、尿透明管型比血肌酐、尿素氮和干化学尿蛋白更敏感,定期检查有助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尿蛋白阴性并不能认为没有肾脏损伤,仍需要重点观察尿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病程5 ̄20年的8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直接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与24小时尿白蛋白排出置放射免疫法检测对照。结果表明直接检眼镜和FFA检查均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而FFA对早期DR发现率更高,随DR的发生和病变程度的加重,24小时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肾病变程度与OR程度有十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收治的17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亚甲状腺功能减退将患者分为亚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71)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06)。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亚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糖尿病病程长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体质量指数、冠心病比例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服用双胍类药物比例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服用双胍类药物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糖尿病病程长、体质量指数值高、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较高,且与冠心病合并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肾脏大小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8例糖尿病(DM)患者超声测量肾脏大小及最大切面面积,与24例非DM,亦无任何肾脏器质性病变正常人的肾脏大小进行对照,并分析DM肾脏大小与24h尿微量蛋白排泄量(RAE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结果:早期(DN)患者肾脏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且肾脏面积增大先于UAER。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早期无创诊断DN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相关技术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燕飞  王焱  赵昕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1):732-735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和限度,并推广应用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行MRU检查的技术方法。方法18例尿路梗阻、8例非尿路梗阻性疾患及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FASE技术行MRU检查。无尿路梗阻者13例检查前口服速尿20mg。所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结果尿路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和程度,诊断敏感率达100%,诊断正确率为83%(15/18)。口服速尿增强MRU提供了良好的肾脏形态和尿路解剖结构。结论MRU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技术,可提供高分辨尿路图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4例,根据有无DPN将患者分为DPN组(n=196)和无DPN组(n=148),再根据ba PWV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n=86),进行组间各指标差异比较及DPN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与无DPN组相比,DPN组患者ba PWV更高(P<0.01)。以ba PWV四分位数分组,ba PWV由Q1组的1023cm/s上升到Q4组的3279cm/s时,出现中/重度神经病变体征的患者比例由27.9%增加到68.2%(P<0.05)。DPN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SBP≥140mm Hg、ba PWV≥1600m/s、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与DPN密切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SBP及尿白蛋白/肌酐对ba PWV的影响后,糖尿病病程、DR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升高的ba PWV与DPN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骨髓红系组细胞增殖状况。方法:HAPC患者25例,正常对照22例身体健康者,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了解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CFU-E)增殖能力,BFU-E及CFU-E对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反应能力,结果:HAPC患者骨髓BFU-E,CFU-E集落数分别高于正常对照。Epo对HAPC患者骨髓BFU-E集落数差异显著(P〈0.01)。结论:HAPC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55例DM患者检测尿微量蛋白,旨在为DN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DM组55例,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男25例,女30例,年龄35~76岁,平均(553±106)岁。糖尿病病程1~18a,平均(526±486)a。分别按尿常规蛋白质定性及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测定值不同分成3组:无蛋白尿组25例,蛋白尿组17例,肾功能不全组13例。正常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23~62岁,平均(485±88)岁,无心、肝、肾疾患及高血压、DM…  相似文献   

16.
痛风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酸结石患者尿液微量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RF)、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和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变化与早期痛风肾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89例尿酸结石患者尿液ALB ,TRF ,RBP含量 ,同时测定尿NAG浓度 ,并对伴发因素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尿酸结石组尿ALB ,TRF ,RBP ,NAG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且与病人年龄、病程、血尿酸水平及伴发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 尿酸结石患者临床尿蛋白阴性和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正常时 ,肾功能已有损伤 ,尿ALB ,TRF ,RBP ,NAG检测可作为痛风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ELISA法检测微量尿白蛋白(Alb)、IgG、IgA、IgM,用酶标抗体染色作尿管型蛋白成份分析,对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尿Al1b、IgG、IgA、IgM显著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血压高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治疗后可降至正常。患者管型中不含IgG、IgA、IgM与Alb。两法联合应用,有助于区别肾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肾功能改变进行早期预测与监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收治了60例糖尿病(DM)患者,通过对尿微量白蛋白正常与异常的对比观察,发现与肾功异常明显相关,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DN0组、DN组、DN1组、DN2组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DN组患者女性的比例、SBP和HOMA-IR较DN0组高,DN2组患者中糖尿病病程、HbA1c、SBP、DBP和HOMA-IR等指标均高于DN0和DN1组(P〈0.05);②TG和LDL-C与DN正相关(P〈0.05);③女性、TC、HOMA-IR、UA与DN正相关(P〈0.01),HDL-C与DN负相关(P〈0.01)。结论5年以上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女性可能是T2DM患者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较全面地检测了59例严重烧伤病人反映肾单位不同部位功能变化指标:肾小球滤过功能包括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Alb),近曲小管功能(尿β2-MG),髓襻、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功能(自由水清除率)等。结果表明:严重烧伤后肾单位不同部位均受损,动态观察其变化可了解烧伤后肾功能损害程度、转归及影响因素。本组肾功能衰竭以非少尿型为主,常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