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持续惊厥往往引起严重的器质性脑损伤,常规应用鲁米那,安定,复冬等对顽固性惊厥效果欠佳,且往往不宜短期应用。一年来我们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小儿顽固性惊厥获得满意性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天~14岁,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破伤风1例,病毒性脑炎6例,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1例。惊厥表现:全身强直──阵挛性惊厥10例,局限性惊厥5例,全身阵挛性惊厥5例。伴随症状:昏迷7例,嗜睡6例,呼吸不规则8例。脑电图检查15例,轻度异常2例,中度…  相似文献   

2.
氯硝基安定治疗小儿惊厥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开 《江苏医药》2003,29(2):154-154
1996年以来 ,我们对应用安定、鲁米那不能满意控制的小儿惊厥 40例 ,选择氯硝基安定静脉注射 ,效果明显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40例中男 2 4例 ,女 1 6例。年龄 1天~1 3岁。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5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 2例 ,化脓性脑膜炎 5例 ,病毒性脑炎 7例 ,中毒性菌痢 4例 ,灭鼠药中毒 4例 ,热性惊厥 7例 ,癫痫持续状态 6例。反复或持续发作 2小时以上。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惊厥 1 3例 ,全身阵挛性惊厥 1 9例 ,局限性惊厥 8例。二、方法 在吸氧、吸痰、降颅压、抗感染及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基础上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疗效。方法 :选择 3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对照组各18例 ,治疗组首次用利多卡因 2mg/kg静脉注射 ,2 0~ 30min后如无效 ,可重复上述剂量 ,缓解后用 4~ 6mg/kg·h维持。对照组用鲁米那 ,首次 10mg/kg以 0 .5mg/k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 ,12h后改用维持量 5mg/kg静脉给药。结果 :治疗组止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治疗组止惊时间 6 .7± 1.1min ,对照组 15 .2± 2 .4min。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起效快 ,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电解质紊乱并不少见 ,临床上往往被原发病危重掩盖其症状 ,易被忽视 ,如不及时处理 ,会导致原发病恶化 ,甚至死亡。现将我院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并电解质紊乱 4 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1]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2 ] 。本组 4 8例均属重症。男 2 5例 ,女 2 3例 ,年龄 <1月 3例 ,~ 1岁 2 3例 ,~ 3岁 18例 ,>3岁 4例。合并有肠炎 15例 ,先天性心脏病 4例 ,呼吸衰竭 5例 ,心力衰竭 5例 ,中毒性脑病4例 ,佝偻病 3例 ,营养不良 5例 ,贫血 2例 ,新生儿硬肿症 2…  相似文献   

5.
钮建华  王军 《淮海医药》2002,20(2):172-17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小儿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的疗效。方法:选择2例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患儿,均先用鲁米那或/和安定静注,惊厥不能满意控制,采用利多卡因,前剂2mg/kg静注,继以4-6mg/kg^-1.h^-1持续静滴维持。结果:惊厥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利多卡因对治疗应用鲁米那,安定,不能满意控制的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能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随着痢疾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给小儿急性菌莉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1 ] 。笔者对我科自 2 0 0 0年以来收治的伴有惊厥症状的急性菌痢患儿 36例进行临床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0月共收治临床诊断为急性菌痢患儿 99例 ,其中合并惊厥 36例 (占 36.4%) ,男 2 4例 ,女 1 2例 ;年龄 1 0月~ 1 2岁 ,<1岁 1例 (占 2 .8%) ,~ 3岁 1 0例 (占2 7.8%) ,~ 6岁 1 5例 (占 41 .7%) ,>6岁 1 0例 (占2 7.8%) ;患儿病前均无外伤、中毒及癫痫史。过去有热性惊厥史 7例 ,有惊厥家族…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是儿科常见急症 ,尤其是新生儿呼吸竭更常见 ,且症状急而重。现将我科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10月以纳络酮为主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患儿均为新生儿 ,日龄为 1~ 7天。原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2例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6例。入院后在治疗原发病过程中出现急性呼吸衰竭 16例 ,入院时已有急性呼吸衰竭 2例。均符合 1982年 8月雁北会议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临床出现呼吸节律异常伴有给氧情况下面色苍灰、苍白或发绀、烦躁、嗜睡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者 ,即测血气分析 …  相似文献   

8.
惊厥持续状态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症之一 ,持续 30min以上的惊厥可造成大脑的损伤 ,一线止惊药物安定、鲁米那大都能及时控制惊厥 ,也有少部分病人无效 ,我们用利多卡因治疗、护理 8例小儿惊厥持续状态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人均符合惊厥持续状态的诊断标准[1] ,8例病人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岁 3例 ,6岁 5例。原发病 :颅内出血 1例 ,脑病 2例 ,癫痫 3例 ,鼠药中毒 2例。入院时发病时间长者 2 0h ,短者 2h。1 2 用药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给吸氧、降颅压、维持水电平衡、病因治疗等综合…  相似文献   

9.
22例小儿烧伤惊厥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自飞  曹文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19-1419
为了提高小儿烧伤惊厥的诊疗水平 ,现将我科自1992年10月~2003年2月共收治的22例小儿烧伤惊厥进行临床分析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 ,男14例 ,女8例 ,年龄3月~6岁 ,其中3月~3岁18例 (81 8 % ) ,3岁以上4例 (18 2% ) ,烧伤总面积介于6 %~40% (Ⅱ度6%~35 %、Ⅲ度0~10% )。入院时间为烧伤后1小时~5天 ,惊厥全身性发作16例 ,局限性发作6例。1 2惊厥分类及临床表现 :本组高热惊厥型14例 (63 6 % )、水电解质紊乱型5例 (22 7 % )、中毒性脑病型2例 (9 1% )、脑缺氧脑水肿型1例 (4 5 % )。从临床上可将其分为全身性发作…  相似文献   

10.
云南白药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胃出血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新生儿胃出血患儿给予云南白药、思密达局部止血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将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住院的72例新生儿胃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6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 0例。足月儿 2 4例 ,早产儿 8例 ,过期产儿4例。日龄 1~ 3d 30例 ,3~ 6d 4例 ,>6d 2例。其中新生儿重度窒息 1 1例 ,轻度窒息 5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 1 2例 ,吸入性肺炎 3例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例 ,新生儿败血症 2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 2例。对照组 36例 ,两组患…  相似文献   

11.
蔺春红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2):925-92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1994年以来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 5例 ,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999年收治 4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均符合 1989年 8月济南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1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例 ,男 2 0例 ,女 5例 ;足月儿 2 3例 ,早产儿 2例 ;出生体重2 50 0 g~ 40 0 0 g 2 3例 ,>40 0 0 g 2例 ;入院日龄 <2 4h 2 2例 ,2 4h~ 2 8h 3例 ;重度 HIE5例 ,中度 14例 ,轻度 6…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中毒性脑病(简称脑病)是小儿感染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特点为发热、惊厥、昏迷、颅压增高等。1981~1984年共收治2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1岁15例(75%),~3岁4例(20%)~7岁1例(5%)。20例均有高热、中毒症状及颅压增高表现。原发感染情况为:肺炎15例,急性扁桃腺炎2例,小儿腹泻2例,  相似文献   

13.
刘凌  杨鲜玲 《河北医药》2000,22(7):530-530
小儿重症肺炎为小儿科多发病 ,病死率占儿科疾病的 2 3.9% ,目前采取综合性治疗 ,但少数病例疗效仍不理想。我科于 1997年 9月~ 1998年 12月间采用硝苯啶佐治小儿重症肺炎 10 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住院患儿 ,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均参照儿科急诊医学[1 ]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10 2例 ,男 5 8例 ,女 44例 ,其中合并呼吸衰竭 6 8例 ,电解质紊乱 40例 ,中毒性脑病 2例 ,对照组 10 2例 ,男 5 4例 ,女 48例 ,其中合并呼吸衰竭 6 0例 ,电解质紊乱 35例 ,中毒性脑病 2例。 2组患儿从发病到…  相似文献   

14.
董金丽 《贵州医药》2001,25(10):915-915
本文对我院 1996~ 1999年收治的 2 0例小儿鼠药急性中毒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儿童鼠药中毒的原因 ,总结临床特点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6~ 1999年共收治鼠药急性中毒小儿 2 0例 ,门诊 5例 ,住院 15例。其中男16例 ,女 4例 ;1~ 3岁 12例 ,4~ 5岁 6例 ,6~ 7岁 2例。城市儿童 4例 ,占 2 0 % ;农村儿童 16例 ,占80 %。鼠药来源 :家中 17例 ,室外 3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 2 0例均有呕吐、腹痛、腹泻及惊厥 ;14例出现全身抽搐 ,抽搐发作均为阵发性四肢抽动 ,伴意识丧失 ,其中 5例还伴有…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4年1月至1997年5月,对20例采用苯巴比妥、安定等治疗效果差或无效的小儿惊厥,改用利多卡因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8天3例,~1岁5例,~3岁4例,~7岁6例,>7岁2例。诊断:...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采用西米替丁、凝血酶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4 2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7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2例 ,男 2 2例 ,女 2 0例 ;日龄 1~ 6天 39例 ,≥ 7天 3例 ;新生儿窒息 2 2例 ,其中重度窒息 18例 ,轻度窒息 4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 11例 ,颅内出血 6例 ,吸入性肺炎 3例。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日龄 1~ 6天 2 8例 ,≥ 7天 2例 ,新生儿窒息 16例 ,重度窒息 14例 ,轻度窒息 2例 ,缺氧缺血性…  相似文献   

17.
物理降温辅助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物理降温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辅助治疗疗效 ,我科于 2 0 0 3年 1月至 1 2月应用温水擦浴加口服退热药与单用口服退热药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5 0例患儿均为我科 2 0 0 3年 1月至 1 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儿 ,全部患儿均发热 ,体温均 >39℃ (腋下 ) ,其中 >4 0℃ 2 1例 ,年龄 6个月~ 3岁 ,~ 0 .5岁 1 2例 ,~ 1岁 2 1例 ,~ 2岁 1 5例 ,~ 3岁 2例 ,其中呼吸道疾病 32例 ,消化道疾病 1 6例 ,传染病 2例 ,合并高热、惊厥 5例 ,治疗组 2 8例 ,对照组 2 2例。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口服“幼儿泰诺”,…  相似文献   

18.
李桂英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2):1145-1146
199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共发生小儿医源性腹泻 86例。现将临床观察、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86例中 ,男 5 3例 ,女 33例 ;年龄 4d至 5岁 ,平均12 8个月。入院诊断 :支气管肺炎 16例 ,病毒性脑炎 7例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6例 ,低钙惊厥 4例 ,癫痫 2例 ,急性胃炎 4例 ,急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各 1例。1 2 以上患儿入院时均无腹泻 ,也不处于腹泻潜伏期 ,均在原发病好转即将出院之际 ,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大便每日 4~ 7次 ,重者 10次以上 ,呈水样便、粘液便、脓液便或多样化大便。小儿伴有…  相似文献   

19.
王艳玲 《江苏医药》2000,26(7):565-566
1996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应用胞二磷胆碱和山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6例、女14例;足月儿24例,占80%,早产儿6例,占20%;年龄为出生后2小时~5天,其中24小时以内26例,占87%,1~5天4例,占13%。2.诊断依据和临床分析:HIE的临床诊断及分类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惊厥座谈会纪要所定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本文30例一般均有严重的宫内窘迫史或出生时窘迫史,其中轻度16例,中度10例,重度4例。本组嗜睡16例,浅昏迷4例,凝视6例,惊厥16例,有呼吸暂停21例。3.辅助检查:30…  相似文献   

20.
李杨方  陈东等 《云南医药》2002,23(2):164-165
Rh溶血病在新生儿时期来势凶猛 ,易造成胆红素脑病 ,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过去常采用换血疗法治疗 ,但换血疗法的技术要求高 ,难以普及 ,近年来由于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 )的应用 ,使新生儿Rh溶血病有了快捷有效的治疗措施 ,现将我们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的经验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7月符合诊断标准[1] 的住院新生儿 10例 ,男 7例 ,女 3例。足月儿 8例 ,早产儿 2例。均为第 2或第 3胎。入院日龄 :生后 2 4小时内 8例 ,1~ 3天 2例。 10例均在生后 2 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疸及贫血并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