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和挤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信息支持,包括为产妇及时提供新生儿的病情、治疗进展和照片,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等措施。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乳汁分泌量及产妇出院后回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为母婴分离的产妇提供信息支持,能有效促进产妇泌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结合手法乳房护理的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催乳的疗效.方法:将出生后即母婴分离的产妇4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结合手法进行乳房护理催乳,对照组采用手法护理、热敷、食物等进行乳房护理催乳.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乳汁分泌时间快、乳量增加.结论:低频脉冲治疗在母婴分离产妇中催乳效果显著,促进乳汁分泌,产妇容易接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阶段联合吸奶法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在不同泌乳阶段联合吸奶器、手挤奶及乳房挤压、按摩以维持乳汁分泌。结果干预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产后第1、2、3、4、5天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分阶段联合吸奶法使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乳汁产量增加,其对改善后续母乳喂养的作用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联合穴位刺激对母婴分离的早产儿母亲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将母婴分离的160例早产儿母亲随机分为乳房按摩、穴位刺激、乳房按摩联合穴位刺激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分娩后24 h内根据分组给予母亲相应指导,直至婴儿回归母亲身边。比较四组母亲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7 d内乳汁分泌量和30 d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四组母亲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7 d乳汁分泌量和30 d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其中联合组最优,对照组最差。结论 乳房按摩和穴位刺激,无论是单独还是联合使用均可以提早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增加产后初期乳汁分泌,提升产后1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其中联合使用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率。方法:将我院2010年剖宫产的产妇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由责任护士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喂养技巧的指导,饮食、乳房护理等,观察两组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干预组乳汁充足率86.7%,纯母乳喂养率91.1%,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汪婕  李霖  王思思 《护理学杂志》2021,36(23):35-37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叙事组、按摩组、联合组三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予以产后常规护理,叙事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叙事护理,按摩组加以六步法乳房按摩,联合组实施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三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产后疲乏程度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三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量、开始泌乳时间、产后疲乏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可缩短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提高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后疲劳和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对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潘颖丽  代丽  孙秀君 《护理学杂志》2000,15(12):721-722
为探讨剖宫产术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选择40例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观察组,40例足月妊娠自然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早期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措施,临测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较长,泌乳量欠充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剖宫产是影响产妇泌乳的重要因素,提示降低剖宫产有利于提高毒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按摩产妇肩背部对乳汁分泌和排出的影响。方法将71例产妇按分娩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肩背部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96 h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按摩产妇肩背部可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吸乳器替代婴儿吸吮乳房护理用于母婴分离刺激泌乳、减轻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分娩后其新生儿因各种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母婴分离应用吸乳器组(干预组)及母婴分离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产后除进行产后常规护理外,应用吸乳器进行泌乳排乳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前3天每天泌乳量、产后4天内乳房肿胀及产后42天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时间早,泌乳量多,比较有差异性,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产后42天母乳喂养比例较对照组高,两组两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应用吸乳器替代婴儿吸吮,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乳房肿痛减轻,有利于母乳喂养,减轻产妇不适,在临床和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5例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12例)和对照组(213例),观察组实施产后延续护理,采用产后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相结合的方式,指导产妇产后自我护理和护理婴儿及协助解决产褥期并发症,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等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随访。结果出院后第30天,观察组负性心境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正性心境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大部分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产后延续护理有利于产妇产褥期心境的改善,有效提升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水平,减少产褥期并发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程中的产妇心理支持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30例无合并症的足月临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和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和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剖宫产31例,自然产89例.对照组剖宫产51例,自然产59例.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产时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实验组225.6±63.8ml,对照组299.8±108.6ml,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程中产妇实行心理支持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减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保证母婴健康、安全,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实施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50例第二产程实施剖宫产产妇做为观察组,与随机抽取同期50例在第一产程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实施剖宫产明显增加母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合理掌握剖宫产时机,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率,以降低母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产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产后的一种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婴儿的成长和家庭生活。国外发病率高达30%[1],且多发生在初产妇。我们对2007-12~2008-12在我院分娩的246例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减少了该病的发生,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分娩的246例初产妇作为入选对象(观察组),入选条件:单胎、无精神障碍、无内科并发症。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24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2方法对照组246例,采取常规护理,进行一般的健康指导。观察组24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信息支持服务。1.2.1心理护理内容:在进行环境介绍和心理卫生指导的同时,提供分娩相关知识和信息服务。产前向产妇讲解产时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整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会产妇放松技术。产时责任护士全程陪伴,随产程进展适时鼓励产妇积极配合。如第一产程,若产妇于宫缩时喊叫不安,应指导做深呼吸动作。第二产程要指导产妇正确屏气运用腹压的方法。产后要注意引导产妇角色的转变,让其承担做母亲的责任。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分娩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42例为观察组,同期分娩未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褥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24h者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24h者(P〈0.05)。结论胎膜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有重要影响,临床对于胎膜早破者要及时发现处理以改善分娩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修订安全分娩核查清单,确保母婴安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分娩的852例产妇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围生期护理。2018年10月分娩的886例产妇为观察组,在常规围生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修订的安全分娩核查清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感染、阴道助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修订的安全分娩核查清单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阴道助产及母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前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前情绪、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过产前心理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8例(20.00%),对照组剖宫产17例(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支持、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母婴产时产后并发症.方法 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2 253例住院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1 107例)与观察组(1 1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时服务模式,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产时服务新模式.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的产时服务模式可减轻孕产妇的负性心理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率及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措施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产后三天泌乳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产后三天泌乳量对比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循证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掌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1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助产方式助产,观察组运用阴道助产掌助产,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软产道损伤情况和新生儿损伤、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软产道损伤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损伤和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在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可明显减少母婴损伤,增加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因素,其包括分娩方式、新生儿吸吮、产妇心理因素、产后疼痛等;干预措施包括中医治疗、婴儿抚触、吸乳器的使用、心理干预等。提出乳汁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产妇提供有效的泌乳知识可促进乳汁分泌,可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