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栋发  黄窕姮  庄梁 《医药导报》2003,22(3):161-162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粉针剂0.8 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0~14 d,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分别由用药前的(6.68±0.56),(13.76±2.01),(1.87±0.11) mPa•s和(22.15±0.56) s,降至用药后的(6.18±0.43),(12.23±1.86),(1.64±0.09) mPa•s和(20.18±0.36) s(均P<0.05),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为88.2%.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使用丹参粉针剂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粉针剂是一种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的制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50 mL,两药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对低切全血黏度的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地降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梅建华  胡昌盛 《医药导报》2007,26(4):375-377
目的比较葛根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缓释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及硝苯地平。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10 mL,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连续应用14 d。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及81.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低切全血黏度的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观察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4d,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4d,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查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分显著下降(P<0.05),显效率观察组(67.5%)显著高于对照组(40%)(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改善脑血液流变学及脑梗死症状,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光量子血疗对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结果光量子血疗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与丹参组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光量子血疗较丹参组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光量子血疗较丹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更佳,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前列腺素E1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入前列腺素E1 100μ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d一疗程,复方丹参组加入复方丹参16ml,静脉滴注,疗程同前,结果:前列腺素E1组总有效率94.33%,复方丹参组86.96%,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治疗后与复方丹参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在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均优于复方丹参。  相似文献   

7.
王娟  徐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5):1024-102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持续24 h,治疗2 d后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均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I指数、m RS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08%和94.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肽素(CPP)、亲环素A(Cy PA)、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显著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显著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压积(HCT)、全血粘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 d,并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8%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低切全血黏度的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疏血通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朱欢丽 《医药导报》2004,23(11):0823-082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的血糖控制于理想水平后,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疏血通10 mL静脉滴注,qd,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组(联合组),结合肌电图、血液流变学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加快(P<0.01);血液黏度明显下降(P<0.01);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糖尿病足,有助于糖尿病足获取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 8例病人分为红花组 36例和丹参组 32例 ,分别予红花注射液 4 0mL ,复方丹参注射液 16mL ,iv ,gtt,qd ,共治疗 4wk。结果 :2组均能提高疗效 ,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总有效率红花组为 95% ,丹参组为84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红花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丹参组明显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微循环 ,疗效、血脂变化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爱维治(Actovegin)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方法:78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脑动脉硬化病人,其中40例用爱维治注射液20mL(含800mg)与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qd,2wk为一个疗程。另38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qd,2wk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61%(P<0.05)。结论:联用爱维治与复方丹参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单用丹参。  相似文献   

13.
比较蚓激酶胶囊与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蚓激酶胶囊与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疗效。方法:蚓激酶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6a±s8a)用蚓激酶胶囊400mg,po,tid,ac;丹参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8a±10a)用丹参片3片,po,tid;2组疗程均为8wk。结果:蚓激酶组对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98%,心电图ST_T波改善总有效率70%,丹参组依次为50%及37%,组间经Ridit分析,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蚓激酶组并能有效地降低血粘度。结论:蚓激酶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较丹参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眭脑病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9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原始反射、肌张力、惊厥、脑水肿等恢复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陛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46例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予丹参冻干粉针0.8 g,iv,gtt,qod,口服青霉胺0.375 g,qd,沙利度胺100 mg,qd,积雪苷72 mg,qd,泼尼松10 mg,qd;对照组予前列地尔100μg,iv,gtt,qod,其他治疗同治疗组,连续治疗3 mo,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损害的Rodnan修定评分、Furst’s内脏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对黏度、聚集指数、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治疗组皮肤损害的Rodnan修定评分、Furst’s内脏评分(3.5±2.2、4.8±6.4)显著低于对照组(6.8±6.3、6.7±3.8)(P<0.01,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0.05);LPO明显降低,SOD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参冻干粉针能显著改善皮肤损害和减轻内脏受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液流变学的显著改善、LPO降低、SOD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将 6 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随机分 2组。红花组 30例给予红花注射液2 0mL +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iv ,gtt ,qd× 10d。丹参组 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 16mL +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iv ,gtt ,qd。结果 :对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红花组为 90 % ,丹参组为 87% (P >0 .0 5 )。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红花组为 6 3% ,丹参组为 37% (P <0 .0 5 )。红花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丹参组 (P <0 .0 5 )。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17.
醋柳黄酮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醋柳黄酮与丹参治疗高脂、高粘血症病人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全部男性,年龄52±s8a)用醋柳黄酮20mg,po,tid。对照组34例(全部男性,年龄51±9a)用丹参10mL,po,bid。疗程均为6wk。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100(ApoB100)、血浆凝血因子I、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对照组在10·s-1血液粘度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在100·s-1血液粘度和血栓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醋柳黄酮治疗后,大部分指标(除10·s-1血液粘度指标外)下降,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18.
地尔硫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优于丹参注射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地尔硫与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静滴)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冠心病86例分为2组,地尔硫组46例(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62a±s9a)用地尔硫注射液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10d;丹参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58a±8a)用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10d。结果:地尔硫组与丹参组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61%与38%(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1%与28%(P<0.01)。地尔硫组对表示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的NST,ΣST及左室功能的SV,CO,EF改善均有显著意义(P<0.05),丹参组则无。结论:地尔硫治疗冠心病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肱动脉介导血流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WBC、hs-CRP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周后ET-1较低,NO、FMD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21,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能够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尼麦角林加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尼麦角林加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脑血流量、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病人 10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50例 ,以尼麦角林 2mg ,im ,bid ,丹参注射液 2 0mL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0mL ,iv ,drip ,qd。对照组 50例予以丹参注射液 2 0mL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0mL ,iv ,drip ,qd。 2组疗程均 15d。治疗前后检测脑血流量和脑功能。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4 % ;对照组 72 % ,P <0 .0 5;治疗组的脑血流量和脑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或P <0 .0 1) ,而对照组虽有改善但不明显。结论 :尼麦角林加丹参能有效治疗脑梗死和改善脑血流量、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