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湿疹喷雾剂联合湿疹纳米乳膏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局限性湿疹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与湿疹喷雾剂联合湿疹纳米乳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卤米松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2周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三周后进行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58%,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喷雾剂联合湿疹纳米乳膏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深受患者青睐,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彭光辉  张尚军  王京生  王海英 《河北医药》2011,33(20):3178-3179
掌跖角化性湿疹是发生于手足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我们于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应用青鹏软膏(原名青鹏膏剂,西藏林芝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派瑞松乳膏治疗44例掌跖角化性湿疹患者,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肛门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病变局限于肛门周围的皮肤炎症和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剧痒,有分泌物渗出,皮疹呈多形性,易复发。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我们采用自拟湿疹油浸剂外部涂抹治疗慢性肛门湿疹112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湿疹患者应用中药桂枝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湿疹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选中药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选西药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佳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疗效佳、安全性高,可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唐明珍 《河北医药》2012,34(19):2914-291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的9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对照组(n=35)。对照组单纯采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试验组则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评分)、湿疹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SCORA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4、8、12周以及停药12周后的湿疹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湿疹患者,对照组用复方乳酸软膏治疗,观察组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有效率为76.47%,且治疗前后积分无明显下降,两组在总有效率和症状积分比较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在治疗皮炎湿疹方面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严仲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87-1088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10年7月就诊的90例慢性湿疹患者从慢性湿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中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63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迁延难愈,中药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湿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在急性阶段以丘疱疹为主、慢性阶段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瘙痒性皮肤病。湿疹治疗方法很多,但无特效疗法。自2008年1月至今,我科采用西替利嗪加西咪替丁  相似文献   

9.
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引发慢性湿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名55岁男性,7年前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20mg,1次/d,15天后患者左小腿内侧皮肤出现湿疹,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在以后的7年中,患者每次服用该药后湿疹即复发并转为慢性。因湿疹加重而停药,改用快胃片治疗球部溃疡,湿疹经对症治疗痊愈,2年来未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的效果。方法 对275例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进行体内抗原皮试并应用相应的变应原作特异性免疫治疗。结果 经4年临床观察显示,275例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最为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窄谱UVB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确诊的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患者共85例为研究对象,对窄谱UVB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5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窄谱UVB治疗;另随机选取85例确诊为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患者为对照组,仅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于治疗40 d后对疗效进行判定,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UVB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曼里 《江苏医药》1996,22(3):192-192
我科于1991年4~7月采用随机双盲法对21例慢性湿疹及70例神经性皮炎用01%丁酸氢化考的松乳膏和0.1%醋酸去炎松乳育分别进行治疗.于1993年1月~1994年2月对44例病人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年龄15~60岁,病程初发或半年内。皮疹无感染,一月内未用过同类外用药。治疗部位湿疹选面部和四肢,神经性皮炎选肘部和颈部。每片面积不大于10cm,总数不超过两片。二、一般资料:慢性湿疹21例,治疗组9例,男3例,女6钓;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神经性皮炎70例,治疗组36例,男13例,女23例;对照组34例,男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100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选择100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是8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很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瘙痒严重,治疗比较困难。我们采用派瑞松霜(peversen)外用,配合去炎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复方氟米松软膏应用于慢性单纯性苔藓和肥厚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单纯性苔藓和肥厚性湿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7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病症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皮肤瘙痒、损伤面积、肥厚和鳞屑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7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肥厚性湿疹疾病上,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效果优于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病症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现将2007年3月-2008年3月门诊治疗的58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 ,皮疹多形性 ,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 ,瘙痒剧烈 ,易复发。我科自 1 998年至1 999年应用倍他米松磷酸钠复方制剂治疗慢性湿疹皮炎 8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1 998年 2月~ 1 999年 1月我科收治的慢性湿疹皮炎病患者 82例 (男 61 ,女 2 1 ) ,年龄1 8~ 62 ( 32± 1 3) y,病程最长 2 0 a,最短 1 .2 mo。其中慢性局限性湿疹 2 8例 ,湿疹样皮炎 54例。1 .2药品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得宝松 ,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 ,( 96)卫药准字 J- 96,批号9…  相似文献   

18.
本院于2006年元月至2008年元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婴儿湿疹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许多痛苦。笔者自2011年1月以来,根据中医理论,运用加味导赤散治疗婴儿湿疹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0-1998年间,采用自拟中药祛风除湿汤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40例,疗效满意,并与采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两组7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治疗组40例中,急性肛门湿疹8例,亚急性肛门湿疹27例,慢性肛门湿疹5例。对照组30例中,急性肛门湿疹5例,亚急性肛门湿疹21例,慢性肛门湿疹4例。两组病人年龄均在24-51岁间,以30-40岁为多,达53例。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祛风除湿汤:荆芥15g、防风15g、苦参70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五倍子1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