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 氏首先于1921年叙述本病为家族性疾病,1944年 Jeghers 氏观察到若干病例并进一步获得证实,故称为 Peutz—Jeghers 氏综合征。该病特点有:①局限性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主要表现在口唇及颊部粘膜,少数见于其它处皮肤;②除小肠多发性息肉外,其  相似文献   

2.
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临床X线表现(附8例分析)李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宁530021)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以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有口唇、颊粘膜、手指、足趾色素沉着及有遗传性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少见,迄今国内有1...  相似文献   

3.
P—J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垦  王婉梅 《广东医学》1993,14(1):12-13
Peutz-Jeghers综合征(简称P-J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皮肤粘膜斑点状色素沉着和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临床特征,又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较为罕见。本征易出现合  相似文献   

4.
<正> 黑色素斑点—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即peutz—Jegher's Syndome,又称Hutchison—Weber—peutz氏综合征。本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色素沉着,胃肠多发性息肉和阳性家族史。在儿童中较为少见,现将收治二例报告如下。例一,男,7岁,当涂县人。因腹痛伴频繁呕吐2天于1976年11月6日入院。腹痛发作时持续10分钟至1小时左右,不能进食,喝水即吐,大便两天未解,有低热。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口唇周围及手掌、足底有散在黑色素斑点,平时经常腹痛,有时大便带  相似文献   

5.
Peutz—Jeghers综合征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类少见的胃肠错构瘤性多发性息肉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口周皮肤、颊黏膜和指趾末端黑色素沉着和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特征。我院2003--2008年收治黑斑息肉病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伴有口腔周围及手足皮肤色素沉着屑罕见病例,有家族病史者更为释少;此种综合征于1921年首先为Peutz氏报导,称为Peutz氏综合征。以后陆续有个案报导。1949年Jegher氏复习文献及报导了他自己的10例,又称为Peutz-Jegher氏综合征,并对此病作了更详细的描述。(1)色素沉着主要表现在口唇及口颊粘膜,亦见于手足指趾皮肤;(2)主要为胃及小肠多发性息肉,结肠、十二指肠亦可受累,(3)患者易产生胃肠息肉之并发症如阻塞出血,个别病例亦有恶性变者;(4)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7.
口周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特点,呈家族性发病,并有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及胃肠道多发性息肉。1921年由 Peutz 氏首先报告。查手头国内资料仅有数例报告。我院也发现一例,特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斑息肉综合征全称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又称Peutz-Jeghers综合征(P-J综合征)。临床上此病罕见,收集本院1990—2010年共诊治的10例P-J综合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Peutz—Jeghers综合征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Peutz -Jeghers综合征 (黑色素斑 -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曾称为黑斑性息肉 ,简称PJS) ,于 186 3年由Hutchinson首先报道 ,是一种家族性非肿瘤性胃肠息肉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表现为伴有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疾病。我院自1992年 5月~ 2 0 0 0年 3月对 8例患者采用内镜下息肉电切术 ,治疗效果满意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9~ 32岁 ,平均 15岁 ,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口唇、口腔粘膜和手足掌侧等处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间歇性腹痛 4例 ,肠梗阻 2例 ,有明…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大肠腺瘤病又称大肠息肉病,分为①肠息肉—黑色素班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②家族性大肠息肉病,③肠息肉症合并为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骨组织瘤(Gardner综合征)。本文介绍家族性大肠瘤病两个家族共7例。例1:祁海,男,36岁,蒙族,腹泻,粘液血便反复发作已4年,便频,每年发作3~4次。近3个月来症状加剧入院。检查;贫血貌,不对称型腹胀,左上  相似文献   

11.
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首先由Peutz于1921年详细记述了这一病症,继之由Jeghers于1949年叙述,故又称Peutz-Jeghers综合征(P-J氏综合征)。我院今年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住院号160588。因接触性出血两年于1986年9月13日入院。患者曾先后两次在当地医院宫颈取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息肉。该患者自幼出现口唇黑色素  相似文献   

12.
皮肤粘膜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以下简称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Hutcnhinson(1896)首次报告一对双生姐妹唇、口周围及口腔粘膜等处均有色素斑点,但未注意到胃肠道息肉。Peutz(1921)报导一家三代人中有七人发病,除色素斑点外并伴有胃肠多发性息肉。Jeghers等(1949)收集了10例典型病例,加以系统描述,故称Peutz  相似文献   

13.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即黑色素斑一肠息肉综合征,是一类少见的胃肠道错构瘤性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我科从2008~2009年共收治患者2例,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主要累及小肠、结肠的多发性息肉病,大部分与遗传相关,并有肠道外表现。病理类型可为腺瘤、错构瘤、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幼年性息肉,以错构瘤性、腺瘤性息肉综合症最为常见,分别以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milial adefloma-tous polyposis,FAP)最为典型,现就PJS、FAP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Tu cot 等于1959年把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和结肠多发性息肉病首次称为一种遗传综合征。我们发现在11篇报告中描述的与此有关的18个例子。尽管对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和 Gardner 综合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已被确定,但对 Turcot 综合  相似文献   

16.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以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和胃肠多发性息肉为特征^[1],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曾收治2例.现予报告。  相似文献   

17.
Peutz-Jeghers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一医院胃镜室(118200)于晓斌Peutz-Jeghers综合征又名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伴有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是消化内科的少见病。我院纤维胃镜...  相似文献   

18.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易被误诊为普通胃肠息肉而延误治疗,本文就其诊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Peutz-Jeghters综合征(PJS)即皮肤粘膜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亦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为少见疾病,现将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4例PJS病人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6岁。反复发作性腹痛伴黑便2年。自幼口唇、指趾末端有黑斑。查...  相似文献   

20.
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 syndrome)为一少见疾病。其主要特点:1.皮肤帖膜异常的色素沉着(特别是唇、指、趾),2.胃肠道多发性息肉,3.常并发肠套叠及肠道出血,4.有明显家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