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蒙医黄水病是蒙医学"六基症"之一,热性黄水病多见于年轻人、希拉本性者;寒性黄水病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巴达干或赫依本性者.本文浅谈对蒙医黄水病病因,病程,类型,症状以及治疗药物.总结蒙医预防黄水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蒙医对关节协日乌素病的蒙医特色治疗及辨证施护体会,认为关节协日乌素病除蒙医药特色治疗外,还应加强治疗后和日常的护理。蒙医药特色疗法、蒙医辩证施护对本病具有毒副作用小、起效快、价格低廉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蒙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9例关节黄水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并对其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总结。结果:治疗组共入组120例,临床控制4例,显效44例,有效6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5.0%,显效率40%;对照组共入组109例,临床控制1例,显效14例,有效69例,无效25例,总效率达77.1%,显效率13.8%。结论: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4.
肩周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俗称“五十肩”、“凝肩”,高发年龄在40~60岁,据统计,临床发病率可达到20.6%。肩周炎属于黄水病范畴,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是有机结合拔罐疗法与放血疗法的一种蒙医传统外治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该疗法具有消肿化瘀、止痛、调理气血运行、有燥黄水等作用。主要通过机械力、针刺和热因子等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使气血通畅、散瘀消肿、祛除病邪,达到止痛并治疗疾病和健身目的。尤其对肩周炎疗效显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蒙药熏蒸治疗关节寒性黄水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关节寒性黄水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接受蒙药口服治疗,研究组接受蒙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3.02%比对照组79.0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关节肌肉疼痛、压痛、喜暖畏寒评分状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寒性黄水病可考虑采用蒙药熏蒸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疗效明显,且可靠、稳定,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年的常见外科疾病 ,其以颈部淋巴结肿大 ,逐渐形成不规则结节性肿块 ,晚期形成脓肿 ,治疗比较困难为临床特点 ,给病人酿成较大痛苦。蒙医将本病汉译为颈部串珠疮 ,中医则称之为瘰疬 ,蒙医中医对该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从多角度对蒙医中医关于本病的治疗作一分析比较。蒙医[1,2 ] 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以杀粘、清热、燥黄水为大法 ,药用十五味云鹏散 (又名宝宜春十五味散 ,由白云香、诃子、水菖蒲、木香、苘麻子、川楝子、决明子、制草乌、麝香、苦参、黑云香、五灵脂、栀子、瞿麦、儿茶组成 ) ,用文冠木…  相似文献   

7.
前言;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常见,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该病发生率较高,该病严重损害人体关节部位引起关节疼痛并影响关节正常活动的疾病之一。蒙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清热利湿,解毒凉血等。在蒙医临床对风湿性关节炎大概分为:风热性关节病,风寒性关节病等两个阶段。风热性关节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周围红肿,灼热样疼痛,并引起其它关节疼痛较为明显,脉象:细而数。风寒性关节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不明显,但四肢关节有麻木感,受累关节隐痛或发僵,脉象:浮而虚。蒙医诊治疾病时主要根据《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来分辨病性后对症下疗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蒙医针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风湿性关节患者分组研究,乙组使用蒙药进行治疗,甲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蒙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乙组77.55%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蒙医针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和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观察对比。运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优势,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搜集2006年12月一2008年12月之间在本院蒙医骨科住院的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时照组。试验组应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对照组:四肢骨折手术治疗。阐述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差异。结果:(1)治疗组四肢骨折患者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蒙医症候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对骨痂形成、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上述结果分析:蒙医传统整骨与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结论:经系统临床研究,在临床上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关节炎及其合并症属于蒙医学“六基症”中黄水病范畴。临床由于内、外因素影响人体中存在的黄水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黄水偏盛或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关节及其周围骨骼、肌筋受累出现肿胀、疼痛、渗出积液,随病情的发展将发生关节运动障碍及畸形。我们经临床研究发现“十五味云风丸”可有效的治疗由关节炎引起的合并症,特别对关节炎合并积液有特殊疗效,现就近年来应用该药治疗关节炎及合并积液的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水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是一种以疼痛为主症的慢性疾病。内蒙古蒙医学院的满柱同志及巴·纳日斯同志,在临床中应用蒙医传统疗法——刺血拔罐疗法治黄水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蒙医手法复位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从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期间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45例,经手法复位治疗后,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临床症状、关节功能、不良反应等,并评价疗效。结果 34例痊愈,9例显效,2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达100.00%。结论蒙医手法复位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应用蒙医药浴浴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协日乌素病)的疗效观察研究。方法以蒙医药浴治疗1-3疗程,一个疗程为7-21天。随症配合内服蒙药文冠木-9味汤,乌兰13味汤,云香-15味丸,驴血-25味丸等药物辨证调理。结果 38例患者中治愈30例、治愈率79%,显效8例、治愈率21%,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随访至今复发5例。结论蒙医药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非常显著疗效,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应用蒙医阿日善药浴浴疗风湿性多肌痛(关节协日乌素病)的疗效观察研究。方法:以蒙医阿日善药浴治疗1-3疗程,一个疗程为7-21天。随症配合内服蒙药文冠木-9味汤,乌兰13味汤,云香-15味丸,驴血-25味丸等药物辨证调理。结果:76例患者中治愈60例、治愈率79%,显效16例、治愈率21%,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随访至今复发5例。结论:蒙医阿日善药浴治疗风湿性多肌痛,有非常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7,(2):168-171
目的观察采用四黄水蜜外敷+秋水仙碱内服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四黄水蜜外敷+秋水仙碱内服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观察24小时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和治疗3天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生存质量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24小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两组秋水仙碱口服用药量及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黄水蜜外敷+内服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明显缩短患者发作期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减少吃药止痛剂量及毒副作用,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木香-2味散是由木香、诃子两味药材组成,具有燥黄水及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耳部化脓、中耳炎等[1],是蒙医五官科较常用的制剂之一.笔者对近几年来蒙药木香-2味散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木香-2味散是由木香、诃子两味药材组成,具有燥黄水及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耳部化脓、中耳炎等,是蒙医五官科较常用的制剂之一。笔者对近几年来蒙药木香-2味散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四黄水蜜热敷,对照组予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结论 四黄水蜜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蒙医秘诀方海》中治疗“痞病”方剂配伍规律。方法 通过整理《蒙医秘诀方海》中所记载的治疗“痞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 Python语言进行数据挖掘并对其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8首治疗“痞病”的方剂中,共涉及169味蒙药,使用频率排在前10位的蒙药为荜茇、诃子、豆蔻、红花、獐牙菜、五灵脂、姜、石榴、硝、光明盐、乌头。药味以辛(15 次;28.30 %)、苦(14 次;26.41%)居多,药性以温(13 次;43.33%)、为主,药物17效能以燥(14 次;15.22%)、糙(13次;14.13%)、为主。药物功效以助胃火药(15 次;14.70%),祛“巴达干”药(14 次;13.72%),燥“协日乌素”药(黄水)(13 次;12.74%),调理体素药(8 次;7.84%),破痞药(7次;6.86%)为主,常用药物配对为荜茇配伍姜和荜茇配伍光明盐。结论 《蒙医秘诀方海》中治疗“痞病”方剂主要以助胃火药、祛“巴达干”药、燥“协日乌素”药(黄水)、镇赫依、开胃消食、调理体素为主的药物进行配伍,这也充分体现了“祛除病因,辨证施治”为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推拿结合铜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46例腰肌劳损患者,分为治疗组(蒙医传统推拿结合铜罐疗法)和对照组(蒙医传统推拿疗法)。结果蒙医传统推拿结合铜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后2个星期、3个月疗效优于蒙医推拿疗法。结论蒙医铜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后愈合疗效可靠,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